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招生計劃
2022年我校計劃從香港、澳門、臺灣地區人士中招收研究生150名(以下簡稱面向港澳臺研究生招生),其中博士研究生50名、碩士研究生100名。
二、招生專業
我校共有32個博士專業、54個碩士專業面向港澳臺地區招收研究生,具體招生專業詳見《中國政法大學2022年面向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招收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附件1,含博士、碩士)。
三、報考條件
1.考生所持身份證件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香港、澳門地區考生,持①香港或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②《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
(2)臺灣地區考生,持①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②《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臺灣居民居住證》。
2.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學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博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碩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
3.熱愛祖國、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
4.有兩名與報考專業相關的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的學者書面推薦。
四、報名流程
港澳臺研究生招生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港澳臺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網上(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繳費。考生完成網上報名、網上(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繳費后,需向我校提交紙質材料。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2月10日—2月25日(請關注“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信息網”)。
2.考生應在規定報名時間登錄“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信息網”(網址為http://www.gatzs.com.cn/)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報考點以及我校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并上傳電子照片。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逾期不再補報。
3.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
4.考生應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現場)確認
1.所有考生均應按報考點要求對報名信息進行網上(現場)確認,具體事宜由各報考點自行確認和公布,逾期不再補辦。
2.考生網上(現場)確認時應按規定提交本人網上報名編號、有效身份證件、學士學位證書或碩士學位證書(應屆畢業生可于錄取前補交,但須提交應屆在讀證明原件)或同等學歷文憑。
3.考生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和電子照片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按報考點要求繳納報考費。
5.報考點打印《考生報名信息確認表》,考生簽字確認后交報考點留存。
6.考生應按報考點要求提交相關報名材料副本。
(三)報考點
考生可根據相關規定及個人情況選擇以下考點之一: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聯系人:秦彥超
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郵政編碼:100081
電話:(010)68945819,圖文傳真:(010)68945112
上海:
同濟大學(研究生院) 聯系人:黃建業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郵政編碼:200092
電話:(021)65982683,圖文傳真:(021)65988292
廣州: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聯系人:陳瑤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69號,郵政編碼:510631
電話:(020)38627813,圖文傳真:(020)38627826
香港: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聯系人:呂少群、李丹華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4樓1404室
電話:(00852)28936355,圖文傳真:(00852)28345519
澳門:
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 聯系人:鄺子欣
地址:澳門約翰四世大馬路7-9號一樓
電話:(00853)28555533, 圖文傳真:(00853)28355427
(四)郵寄材料
考生需向我校提交以下材料(以下材料除推薦信須提交原件,其他材料提交復印件即可):
1.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
(1)香港、澳門地區考生,①香港或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和②《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復印件或《港澳居民居住證》復印件;
(2)臺灣地區考生,①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復印件和②《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復印件或《臺灣居民居住證》復印件。
2.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
(1)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的考生:已獲碩士學位者,提交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提交學生證復印件或應屆在讀證明原件,以及由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出具的可以按時畢業的證明原件;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獲得學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復印件;
(2)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的考生:已獲學士學位者,提交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本科畢業生提交學生證復印件或應屆在讀證明原件,以及由學校本科生管理部門出具的可以按時畢業的證明原件;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獲得學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復印件。
3.有兩名與報考專業相關的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的學者書面推薦信。
4.畢業院校的正式成績單。
5.個人陳述(含研究計劃),碩士800字左右,博士1500字左右,用中文或英文撰寫。
6.個人研究成果,已發表的學術文章目錄及摘要,其他原創性研究成果。
考生務必于2022年3月26日前(以寄出地郵戳為準)將上述紙質材料通過中國郵政EMS郵寄至我校。材料一經寄出概不退還。
郵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教學圖書綜合樓810室
郵政編碼:100088
聯系電話:(010)58908070
五、考試
港澳臺研究生招生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個階段。初試考核由我校統一組織,考核方式采用網絡筆試,考核內容為外國語;復試考核由我校各招生學院組織,考核方式采用網絡面試,考核內容為專業課。考試時間暫定于2022年4月中旬。具體安排詳見我校官網通知。
六、錄取
學校將根據考生的報名資料、考試成績,綜合審查后擇優確定錄取名單。外國語筆試成績、綜合面試成績中任意一項成績未達到 60 分者,不予錄取。體檢不合格者,取消錄取資格。
錄取通知書由我校國際教育學院負責寄發。
七、學習方式及學制
港澳臺博士、碩士研究生學習方式均為全日制,學制一般為3年。
八、學費、獎學金
以下學費標準均為人民幣。如遇國家或學校相關政策調整,按照新收費標準執行。
1.學術型研究生:碩士研究生:0.8萬元/年;博士研究生:1.0萬元/年。
2.專業學位研究生: 金融專業學位:6.9 萬元/年;
國際商務專業學位: 5.4 萬元/年。
3.中歐法學院各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5萬元/年;研究生招生詳情,詳詢中歐法學院或見學院網站說明:http://www.cesl.edu.cn/info/1104/5415.htm。
4.獎學金評定相關事宜請咨詢我校國際教育學院。
九、信息公開、招生監督
1.信息公開
我校發布港澳臺研究生招生信息、相關通知,公示考生成績、復試名單、錄取名單的網站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主頁(網址:yjsy.cupl.edu.cn),請考生及時登陸查詢相關事項,我校不再向考生寄發初試成績單、復試通知書、復試成績單等書面通知。
2.招生監督
對招生錄取過程中出現的異議,考生可向報考學院提出申訴;若仍有異議,可向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提出申訴。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督察組將對港澳臺研究生招生的復試、錄取工作進行全程監督檢查。
十、聯系方式
1.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辦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教學圖書綜合樓810室
郵政編碼:100088
聯系電話:(010)58908070/71
網 址:http://yjsy.cupl.edu.cn
微信公眾號:zgzfdx_yjszs
2.國際教育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辦公室:(010)58908240
網址:http://sis.cupl.edu.cn/
3.各招生學院
法 學 院:(010)58908382
民商經濟法學院:(010)58908189
刑事司法 學 院:(010)58908203
國 際 法 學 院:(010)58908361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010)58908207
商 學 院:(010)58908347
人 文 學 院:(010)58908216
比較法學研究院:(010)58908242
馬克思主義學院:(010)58908219
中 歐 法 學 院:(010) 59915792
光明新聞傳播學院:(010)58908474
國 際 儒 學 院:(010)58908001
人 權 研 究 院:(010)58902813
4.相關網站網址
學校主頁:http://www.cupl.edu.cn/
各招生學院網站:見學校主頁上“教學機構”和“科學研究”欄目
十一、本章程的最終解釋權歸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所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