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和《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這意味著又會有一批“新”專業與學子“相逢”。此次專業調整,受到了廣大考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這些“新”專業“新”在何處、有何“新”特點、有哪些“新”學習內容、就業前景如何呢?
區別:此“新”非彼“新”
在此次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中,全國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2046個,新增審批專業177個。
新增備案專業,對于某一高校而言,屬于新增專業,但此前已有其他高校開設,并不屬于新專業。例如,2020年度新增備案本科專業包括北京大學新增意大利語專業、清華大學新增統計學專業。而新增審批專業既包括此前已有高校開設的專業,也包括此前尚未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以下簡稱《專業目錄》)的新專業。例如,新增審批專業中包括廈門大學新增基礎醫學專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增網絡空間安全專業,這2個專業是此前已有高校開設的專業;還包括北京郵電大學新增智能交互設計專業、南開大學新增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這2個專業是此前尚未列入《專業目錄》的新專業。
為了便于表述,本文將此次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中涉及的專業分為三類;新增備案專業、新增審批專業和新列入目錄專業(即《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的專業)。
新增備案專業:人工智能最“熱”
在2020年新增備案的2046個本科專業名單中,人工智能專業成為最“熱門”的專業,共有清華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在內的130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熱”與國家戰略有關。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定義為“重大戰略機遇”,要“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此后的2018年和2019年,全國分別有35所和179所高校開設了人工智能專業。
除了人工智能專業,新增備案專業數量前10的專業還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機器人工程、網絡與新媒體、跨境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數字媒體藝術、儲能科學與工程。
新增審批專業:醫學類為主
在2020年新增審批的177個本科專業名單中,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新增最多,有29所高校新增。但從專業所屬科類來看,新增審批專業則以醫學相關專業為主,包括臨床醫學、中醫骨傷科學、眼視光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康復學、精神醫學、臨床藥學、醫學影像學等。
新列入目錄專業:智能化升級和傳承傳統并行
根據《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2021年共有37個本科專業成為新專業。這些新專業共涉及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等9個門類。
縱觀此次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中涉及的三類新專業不難發現,新增專業中,工科門類最多。例如,在新增備案的高校數量在50所以上的本科專業中,只有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屬于管理學,其余四個專業: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均屬于工學。而從總量上來說,2020 年工學類專業新增數量占據了12個專業門類新增數量的42%,這與近年來的新設專業所屬學科門類結構基本一致,比較穩定。
三類新專業還表現出更多跨學科專業涌現,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成為專業建設方向的特點。例如,天津大學新增備案的儲能科學與工程、精細化工兩個專業,都是按照新工科建設的要求和趨勢,培養多學科交叉融合人才的專業;哈爾濱工業大學新增備案的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培養在醫學與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西南財經大學新增備案的計算金融專業,培養數學、計算機技術和金融學交叉的復合型人才;華中師范大學新增審批的融合教育專業以“新文科、新師范、新教師”為建設目標,培養能勝任教育教學、巡回指導、管理與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教師。
除此之外,如果單看37個新列入目錄的專業會發現,這些新專業表現出高校專業智能化升級的特點。當前全球正處于由信息化時代向智能時代轉變,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不斷催生和迭代的時期,針對我國各領域的新形勢、新需求,高校專業也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例如,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新增的智能采礦工程專業,是為順應國家能源工業“少人、安全、增效”的生產模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增的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目的是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需求。
對于部分在國家發展中具有不可或缺地位的所謂“冷門專業”,如考古等相關的專業,出于人才戰略與學科發展的需要,有關高校也新開設了相關專業。如,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追尋和守護歷史根脈,吉林大學新設立了古文字學專業,并將其納入到本科“強基計劃”招生試點。這一專業將為考古學科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打破古文字學人才培養只在研究生階段的局面。
判斷:“新”專業實力如何,值得選嗎
專業的調整體現了高校主動適應知識創新、科技進步及學科發展需要來優化專業結構。而從考生的角度來說,高校新增設的專業,其學科實力、專業特色如何,就業前景如何,是考生非常關注的。
總體來說,高校新增專業是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而設置的,尤其是經過審批、進入《專業目錄》的專業,更是如此。因此,對于學校的辦學實力,考生毋庸置疑。以新列入《專業目錄》的幾個專業為例:吉林大學新開設的古文字學專業是我國首個獲批的古文字學本科專業,依托的是學校考古學、中國史、漢語言文字學的學科優勢;西北工業大學新開設的柔性電子學專業,擁有該專業全國首個博、碩士點,依托的是學校柔性電子研究院(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華中師范大學開設的融合教育專業,屬于全國首個且唯一的教育部批準的融合教育專業,這個專業依托的是學校教育學的學科優勢。
所以,對于考生來說,可能更需要關注的是新增專業在不同學校的不同特色。因為即使是有著相同的專業名稱,某個專業在不同院校也會呈現出獨特的誕生背景和研究優勢。以新列入本科專業目錄的專業——密碼科學與技術為例,這個專業是面向建設密碼強國的戰略需求,為了保障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加快密碼高層次人才培養而設立的戰略性新興專業。開設這個新專業的高校有七所,包括南開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北京理工大學、海南大學,而這七所院校開設的特色各不同。值得說明的是,由于是新設專業,部分專業迄今為止只在一所高校開設,所以比較這些專業在不同高校專業特色還有待時日。
至于就業前景,由于新專業均為了適應國家戰略、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而設置,因此社會需求是非常大的,這些專業的就業前景值得期待。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F3x_x3CWpsphFTKnRqae8g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