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以下簡稱“研招網”)將于4月6日開通調劑系統。待調劑系統正式開通后,我校接收調劑考生的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將在“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公布并以調劑系統最終公布為準。為做好我校調劑工作,現將調劑相關事項公布如下。
一、調劑系統時間設定
1.調劑志愿填報分為多個批次,具體如下:
4月6日(根據“研招網”具體開通時間確定)。
4月10日0時至12時,應用經濟學部分專業、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學接收調劑。
4月12日0時至12時,中國古典文獻學、美術學部分方向、美術部分方向、社會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教育管理(非全日制)、學科教學部分領域接收調劑。
遴選考生期間將關閉調劑志愿填報。
2.每次開放調劑系統持續時間不低于12個小時?忌{劑志愿鎖定時間設定為36個小時。
3.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調劑開放視考生接受志愿具體情況實行動態管理。
二、調劑考生基本要求
1.調劑考生要符合教育部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以及我校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報考條件。
2.調劑考生初試成績(單科與總成績)符合第一志愿報考專業在調入地區的進入復試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和我校劃定的部分學科(類別)、專業(領域)成績要求。
3.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范圍內。
4.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
5.第一志愿報考照顧專業(指體育學及體育碩士,工學照顧專業,下同)的考生若調劑出本類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達到調入地區該照顧專業所在學科門類(類別)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第一志愿報考非照顧專業的考生若調入照顧專業,其初試成績必須符合調入地區對應的非照顧專業學科門類(類別)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體育學與體育碩士,工學照顧專業之間調劑按照顧專業內部調劑政策執行。
6.第一志愿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專業學位碩士的考生,在滿足調入專業報考條件、且初試成績同時符合調出專業和調入專業在調入地區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可申請相互調劑,但不得調入其他專業;其他專業考生也不得調入以上專業。
7.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申請調劑到普通計劃錄取,其初試成績須達到調入地區相關專業所在學科門類(專業學位類別)的全國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
報考普通計劃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報考條件的,可申請調劑到該專項計劃錄取,其初試成績須符合相關招生單位確定的接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調劑的初試成績要求。調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
三、相關工作說明
1.我校研究生院未開通任何用于預調劑的QQ群、微信群等。請考生調劑前仔細閱讀我校研究生院主頁招生章程、復試工作方案、考生須知、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復試時間等信息。
擬調劑考生需待研招網的調劑服務系統正式開通后,按照我校公布的調劑要求,在規定時間內用任一調劑志愿填報我校,考生調劑信息以研招網上考生填報內容為準。
我校部分學科(類別)、專業(領域)調劑要求會在調劑系統中公布,請考生認真閱讀,確認符合條件后再填報。
2.我校部分學科、專業按照研究方向進行調劑、復試、錄取,考生選報調劑志愿時,不僅要選擇學科、專業,同時要選擇研究方向,缺一不可。考生填報調劑志愿后,我校主要依據調劑考生提交調劑志愿的初試成績(單科、總分)、本科畢業專業及第一志愿報考學科(類別)、專業(領域)等條件進行綜合遴選,并通過研招網向考生發送復試通知。
3.考生接到復試通知后要盡快在調劑系統點擊確認接受“復試通知”,否則無法進入下一階段復試流程。
4.考生點擊接受“復試通知”后,我校將名單上傳至學信網“招生遠程面試系統”?忌璞M快登錄“招生遠程面試系統”進行信息確認、信息填報、繳費、上傳復試材料等操作。待資格審核通過后,按照我校研究生院主頁《2022年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復試時間(持續更新中)》公布的復試時間等待考試。
5.根據教育部文件,我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只接收在職定向就業考生。
6.未盡事宜由研招辦負責解釋。
研招辦咨詢電話:0351-2051078。
附件:各學科、專業調劑最低分匯總(調劑日期截止4月12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