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給大家解析一下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題,那么我剛剛拿到這份完整的真題,應該說很多同學拿到這份真題是比較愉悅的,因為里面相當多的題目都是我們在講課的時候講過的,那么大題有一些直接就是原題原答案。這套題目我先說一些它的總體感覺,對它的一個總體評價,這套題目和往年的試題相比,應該是說比較穩定和平穩的,各個科目的考查和以往的考查沒有明顯的變化。馬原、毛中特、史綱還是延續以前考查的風格,整張試卷的難度比較適中,也沒有出現特別難的題,也沒有出現特別偏和特別怪的題。應該說經過了2010年2012年2013年這幾年考查的話,政治的考查已經基本上穩定了,風格非常穩定,命題方式和命題風格相對趨于穩定。
那么接下來我想重點講一下我主講的史綱這門課程。史綱這門課程,大家可以看到36題,36題是典型的史綱的考法。第一問實際上考查的是一個宏觀的,毛澤東本人的功績和毛澤東思想的功績,為什么不能否定毛澤東思想,主要是因為兩項,一項是毛澤東本人的功績,還有一項是毛澤東思想的功績。那么考查的其實就是這兩個點,毛澤東的功績那么大家一定要理解清楚,一個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改變了中國的性質,完成了第一項歷史任務,這是必須要答上的。第二項是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從而為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么第二問其實就是我沖刺班講義第4頁第一個專題的第二問,一模一樣的答案,一模一樣的題。第二問我以前講過,是一個典型的線索性考查,絕對不可能只考當代,也不可能只考當下,它必定要把當下和以往的歷史線索結合起來。那么今天考的呢,果然第一它是和當代的一個熱點結合起來,就是改革,深化改革。同時它也不單單是考十八屆三中全會,不單單是考現在的全面深化改革,它要把改革這條線索理析清楚。
那么在答這套題的時候,第一個一定要有一個基本判斷,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先得把改革、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特色的這個道路,還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理析清楚。接下來才能按階段來理析,那么它把它實際上它分成了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改革開放前主要應該答的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就已經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果。雖然這個探索最后并沒有取得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沒有取得一個正確的道路,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但是不能否定這個探索的意義。這我在課堂上是反復強調過的。第二個才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實行改革開放,找到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道路,這個正確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然后是改革開放35年來,中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我當時跟大家講過,一方面是綜合國力的增強,一方面是國際地位的提高,還有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接下來是十八大以后,我當時跟他說,我說改革開放以后,今年最好把它分為兩段來,一段是十八大之前,一段是十八大以后。十八大制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從面對具體的經濟問題轉向面對相互交織的經濟社會矛盾,改革正從經濟體制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全面發展。那么接下來理析十八大以來我們建設的功績,所以諸位只要按照我講義第4頁給出的答案作答的話,這道題目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史綱的考查一定是一個線索性的考查,一定不是只考當下,這條線索一定是和我黨高度相關,一定是跨時段,一定是各個時段波瀾起伏,不相同的。那么今年還有一個題目,我的講義上面的題目,就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但是在考查的時候,它并沒有在史綱這個專題考查,它是換了一個科目,它是在毛中特的第二問考查,大家在作答的時候,也是可以按照我的答案,因為它本身問的時候就是問的社會基本矛盾,你就從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來回答為什么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為什么要進行改革開放,不斷地進行深化改革。
那么史綱的選擇題今年是有一點點變化的,今年史綱的選擇題總的來說,還是一個知識再現型的考查。什么叫知識再現,就是你一定要獲得這個信息,獲得這個知識。不能僅憑推理、邏輯判斷來作出答案,這樣的考查叫知識再現性考查,所以你的認知是要看書的,總的來看還是延續了這個風格。那么這里面有一些題目是我們在課堂上講過的,比如說這里面單選題的第10題,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做出了新的解釋,新三民主義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義的綱領,那么主要是同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基本一致,這個是我暑期班講義第39頁第3題,一模一樣的題,就是與中共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一致,基本一致。
那么今年的新的變化出現在哪兒?新的變化是有一些題目不再是直接的告訴你,我考的是你哪一章哪一節哪一點的知識了,它里面出現了一點點的變化。比如說單選題的第9題,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在該刊發刊詞中聲稱,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為本志之天職,批評時政非其旨也,它問陳獨秀把主要的注意力傾注于思想變革的原因是,那么實際上我們在講新文化運動、在講新青年的時候,是沒有直接講過陳獨秀專注于思想變革的原因,你在書上找不到一個直接的答案,它做了一個變換,它其實考的是什么呢?它其實考的是整個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考的新文化運動的宗旨。那么所以它實際上是認定改造國民性是政治變革的前提,這個是新文化運動本身的內容,這是它的一個變化。再比如說,這個多選題的第29題,抗日戰爭結束以后,中國共產黨為避免內政實現和平建國,采取的主要措施,它也不是直接來考你某一個點,比如說考你這個政協會議或者是重慶和談,這是以往典型的考法。考一個某一個具體的點,你看了就會做。這是一個典型的上級知識的考查,我在沖刺班和精解班里面也跟大家講過,史綱現在有一種比較難的題,它考的是這幾個事件屬于哪個宏大背景,屬于哪個宏大敘事,它不再考具體的事本身,而是考它們屬于哪一個比較大的階段或者哪個更重大的事件。
其它的科目呢,我覺得還是,因為剛才說了這個試題是延續了以往的風格,非常的穩定。比如大家看這個馬原的題,馬原的題,很多學生在復習的時候擔心會考查馬哲以外的東西,哲學以外的東西,那么從今年的命題情況來看呢,今年還是繼續保持馬原的大題只考哲學,沒有觸及到政治經濟學,也沒有觸及到科學社會主義,那么它的第一問設問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環處理不再難中,巧在何處。這個在主觀題答題技巧里面,我給大家講過,第一問一定是堆原理,不需要聯系材料,你把唯物辯證法中跟這個材料相關的原理理析出來,寫在上面就可以得分,最重要的是你要把原理的名稱,還有原理概括性的語言寫出來。以前還有同學問是不是只寫一個,那么當然不是。評閱的時候,評分細則上面有多套得分方案,一般在馬原的第一問里,它會給出四到五個可選的方案,你只要答出其中一個就給分。第二問也是典型的馬原考法,它說當你生活上遇到難題和矛盾時,上述事例對你有何啟示。以前我在主觀題答題技巧上講過,第一問是堆原理,從具體到抽象,第二問考查你的這個人,命題者的意圖是讓你從抽象回到具體,但是我教過大家,我說你不要從抽象到具體,因為我們學生不大擅長這種發散性的思維,我們擅長的是具體到具體,或者是具體到抽象。抽象到具體,很多學生就聯系實際聯系到月球上去了。那么這道題目怎么來處理呢?這道題目還是用原理來回答,只不過這些原理一定是和改造世界有關的,一定是和主觀能動性,一定是和認識規律、運用規律相關的,你用這些原理來答第二題,分數基本上可以拿在手里。
那么整個這套題目給我們以后學生備考它的一個基本啟示是,政治的考查是非常穩定的,風格不會出現突變,即使像今年有十八屆三中全會這么重要的事情,在卷子上也沒有體現。但是不是說政治考試就是時政,政治考試就是社會熱點,政治考試有它有自己本身學科命制的特點。每一個科目的命制特點都不相同,像馬原,馬原這道哲學的題目就絲毫沒有受到時政的影響,今年還有同學擔心會考歷史唯物主義,因為今年歷史唯物主義吵得或熱,但是在我們卷面上絲毫沒有得到體現,它考的還是哲學,而且是哲學中最核心的兩塊,一個是唯物辯證法,一個是認識論,我一直講這兩塊是馬原里面最最核心的內容,也是馬原的大題,一定是考查這兩塊內容。那么史綱也是,史綱的話,選擇題依然是知識再現,它的大題依然是線索性考查,它不可能考查當下具體的改革、具體的措施,一定是從前往后,理析出一條線索來,這條線索和我黨相關,各個時段各不相同,各個時段波瀾起伏。那么相信大家只要認真地上過課,把我的沖刺班講義和暑期班講義好好的看一看的話,史綱這個環節你應該是能拿到14分,甚至是更高的分數,實際考查的話,實際上已經超過14分,我們在考試大綱里面看到是14分,直接考查的話,它和毛中特結合,我看今年這個卷面上有18分是屬于史綱的,你拿到14分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
這是我今年給大家做的考試分析。預祝大家在接下來的考查當中,英語考試當中、專業課考試當中再接再厲,取得好的成績。謝謝大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