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保就業”決策部署,始終把就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落實就業“一把手工程”,注重從加強組織領導、拓展就業崗位、強化思想引領、實施就業幫扶等方面多維發力、提質增效,努力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把畢業生就業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列入校領導班子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院系落實推進的工作機制,推動形成全員抓就業、促就業的工作格局。制定《中山大學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發揮校領導班子成員示范作用,帶頭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帶動學校全員參與。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將就業工作納入學院領導班子月履職清單重要事項和年終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實施就業工作督查督辦,定期向學院通報畢業生去向落實工作進展情況,統籌推進各階段工作任務落實。加強“學校—企業—學院”三級聯動,開展就業工作調研與指導,及時將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需求反饋到招生和培養環節,不斷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強化資源挖掘,拓展就業崗位。深挖優質崗位資源,廣泛開拓就業渠道和就業崗位。全面推廣使用教育部“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組織開展好“國聘行動”、廣東省教育廳“木棉花暖”高校畢業生大型公益網絡招聘活動等,積極對接優質企業,重點拓展各領域龍頭企業,聚焦企業潛在需求和行業發展緊缺人才,共建聯合研究平臺,持續深化校企合作、供需對接,為學生推薦優質實習就業崗位。構建就業招聘網站、空中雙選會、校院公眾號“三維一體”云平臺就業工作矩陣,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校園招聘活動。充分利用政策性崗位,積極推動選調生等項目招錄推薦工作;印發《關于做好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畢業生就業的工作方案和指導意見》,吸引畢業生擔任科研助理參與學校科研工作,兩年來聘用畢業生800余人。聚焦就業創業新業態,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積極承辦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發動企業家校友資源提供創業基金和實訓平臺,積極構建“政府扶助+高校培養+社會資本投資+科技園孵化”創新創業全鏈條服務平臺。
強化思想引領,注重就業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全過程,引導畢業生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和成才觀。優化就業評價機制,將推送畢業生到西部、基層、艱苦邊遠地區和重點領域就業情況作為學院就業工作評價考核的重要內容。組織重點行業領域求職經驗分享會,落實就業育人工作“六個一”要求,即提交一篇基層畢業生事跡、組織一場基層就業政策宣講會、組織一場就業指導宣講會、組織一場基層畢業生經驗分享會、組織一場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就業經驗分享會、編制一份具學科特色的重點就業領域引導單位名錄。健全畢業生基層就業支持體系,加大畢業生赴基層就業獎勵和宣傳力度,舉辦港珠澳大橋建設、援疆援藏等先進事跡大講堂,編印《家國情懷——中大學子在基層》叢書,教育引導畢業生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在奮斗中實現青春夢想。
強化服務保障,抓好就業幫扶。不斷完善就業困難畢業生幫扶工作體系,構建“校院”兩級幫扶工作機制。建立應屆畢業生就業工作臺賬,實現畢業生就業情況實時動態跟蹤。實行“一生一策一導師”精準幫扶,及時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殘疾學生、受疫情和暴雨災情影響地區等重點群體畢業生,通過開展個性化輔導、組織專場招聘、優先推薦崗位、發放求職補助等方式,努力推動特殊群體畢業生就業。健全獎勵支撐體系,設立“勵志卓越獎學金”和“光大升學深造獎學金”,為家庭經濟困難的本科生繼續深造進行獎助。近三年,累計為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315萬元,為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有力支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