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根據國家、遼寧省相關文件精神及我校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一志愿學術學位考生擬錄取情況,現將我校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批調劑考生(學術學位類)復試安排如下:
一、第一批調劑考生復試時間
復試工作擬于4月9日-4月10日進行,具體時間安排詳見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后續通知。
二、第一批調劑考生復試名單
第一批調劑考生進入復試名單,詳見《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批調劑確認復試通知考生名單》(附件1,具體名單4月7日中午更新)。考生每批次僅可參加我校一個學院、專業、研究方向下的復試。
三、復試審核材料
(一)復試審核材料
學校對考生身份進行網絡線上審核,考生須按照要求通過指定方式上傳下列證件(材料)的掃描件。
1.應屆畢業生須提供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準考證》;身份證(正、反面);《政治審查表》(須加蓋本人所在學校黨組織公章,詳見附件2);《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及蓋有本人所在學校紅色公章的大學本科階段成績單和學生證;本人簽訂的《考生誠信復試承諾書》(詳見附件3);其他能證明本人學術水平或綜合能力的材料(如論文或課題立項證明等)。
2.往屆畢業生須提供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準考證》;身份證(正、反面);《政治審查表》(須加蓋本人所在單位黨組織公章、無工作單位的往屆生可由家庭所在地的街道黨組織蓋章,詳見附件2);《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及本科畢業學校或本人檔案所在管理部門蓋章的大學本科階段成績單,畢業證和學位證;本人簽訂的《考生誠信復試承諾書》(詳見附件3);其他能證明本人學術水平或綜合能力的材料(如論文或課題立項證明等)。
3.專升本考生,在上述1或2材料的基礎上還須提供專科畢業證。
4.如因疫情防控屬地化管控要求,考生目前無法提供符合要求、加蓋公章的《政治審查表》或大學本科階段成績單等,可在上傳材料中另附一份“關于延遲提交××材料的說明”(說明中須如實寫明延遲提交的原因、缺少的材料清單,同時注明本人姓名及手機號碼,說明以word文檔格式即可)。
5.符合加分政策的考生請于4月7日15:00點前將相關證明材料發送至郵箱dyyjszs@163.com。
6.其他事宜: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需提供相關學歷(學籍)認證報告,境外學歷或學位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如考生畢業證原件用于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可提供畢業證書復印件,但復印件須由畢業證書收取部門加蓋公章;如考生無法提供學生證,可提供蓋有本人所在學校紅色公章的“在校證明”。
(二)材料上傳方式及要求
本批次復試考生,須于4月8日12:00點前,將上述材料的掃描件(pdf版)按順序壓縮在一個文件夾中(文件命名詳見附件1中“壓縮文件命名”,壓縮文件要求為.ZIP格式,最大不超過30兆),上傳到學信網“招生遠程面試系統”。
考生登錄學信網“招生遠程面試系統”(https://bm.chsi.com.cn/ycms/stu/),在“選擇報考的學校和考試”頁面下,選擇帶有“復試材料”字樣的選項;在“提交面試材料”頁面將壓縮文件上傳并提交。
考生須依據本人應、往屆等情況,將文件夾中各材料按照以下命名方式命名:
1.“準考證”;2.“身份證”(身份證反正面須合并在一個掃描件中);3.“政審表”;4.“在線驗證報告”或“學歷備案表”或“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5.“成績單”(成績單如為多頁須合并在一張照片或掃描件中);6.“學生證”或“在讀證明”或“畢業證”;7.“學位證”;8.“承諾書”(須打印、本人簽名后掃描)9.“其他材料”(論文或課題立項證明等須合并在一個掃描件中);10.“入伍批準書”;11.“退出現役證”;12.“學歷(學籍)認證報告”;13.“專科畢業證”;14.“延遲提交材料說明”。
四、復試的內容和方式
復試采取“網絡遠程復試”方式進行。復試以面試為主,如復試小組認為有必要可酌情增加筆試形式。
網絡遠程復試系統采用學信網“高校招生遠程面試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備用系統“騰訊會議”系統。
復試成績,滿分為100分:包括外語20分、專業知識和能力60分、綜合素質20分。
其他具體內容詳見《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錄取工作實施細則》(https://yjs.dmu.edu.cn/info/1017/7296.htm)。
五、復試考生注意事項
1.考生按要求提前登錄招生遠程面試系統,實人驗證不通過次數不要超過5次,超過5次將被鎖定無法登錄,如連續三次驗證不通過,建議重新登錄招生遠程面試系統。正式復試開始前已被鎖定無法登錄的考生,請聯系復試小組秘書。
2.極個別考生出現登錄招生遠程面試系統后,不顯示實人驗證二維碼的情況,需退出系統,重啟電腦后重新登錄;如仍不顯示實人驗證二維碼,請聯系復試小組秘書。
3.進入候考區界面后,各位考生務必再次調試設備(調試設備功能,網頁端提供,移動端不提供),務必關閉其他占用復試設備的程序。
4.老師發出面試邀請后,考生點擊綠色按鈕,參加面試,進入面試后,先用“二機位”的手機掃二維碼,如二維碼一直不出現,告知面試老師,將你設置為暫緩,退出系統后,重新登錄,等待復試。
5.建議關掉“二機位”手機話筒和揚聲器,減少與“一機位”設備二者互相干擾。
6.一旦進入復試,考生不得點擊“結束考試”,否則將無法繼續進行復試,一切后果考生自負。
六、技術兜底保障
對于本次不具備遠程復試條件的考生,我校進行技術兜底保障,根據考生申請積極協調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提供必要合理的支持和幫助。請需要技術兜底保障的考生填寫《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遠程網絡復試技術兜底保障考生統計表》(詳見附件4),并將電子版(以“考生姓名+考生編號+技術兜底保障”命名)于4月8日08:00前,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至郵箱dyyjszs@163.com。
七、模擬演練
為確保復試考核選拔過程平穩順暢,我校將組織開展網絡遠程復試系統考生模擬演練工作。模擬演練工作具體由考生所在復試二級學院負責組織實施,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參加本人所在復試學院的網絡面試設備及平臺的模擬演練。
請各位考生于4月8日08:00前,以實名身份加入本人所在復試學院、專業的相應復試工作群,群信息詳見附件5《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批調劑考生復試各二級學院網絡聯系方式》,各學院、專業模擬演練時間及有關安排將在相應復試工作群中通知考生,請考生密切關注群信息。
為了保證復試過程中遇到突發緊急狀況時,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有效聯系到考生本人,如考生在碩士研究生報名時所留電話發生更改,請通過相應的復試工作群,將本人新的聯系方式發送給復試秘書。
八、體檢結果
擬錄取考生將體檢結果(《體檢表》詳見附件6)的掃描件(命名以附件2中“壓縮文件命名”即可),于擬錄取結束后7日內,通過相應的復試工作群發送給復試秘書。無特殊不可抗原因,規定時間內不提供體檢結果者取消擬錄取資格。
體檢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制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詳見附件7)要求,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詳見附件8)執行,體檢結果不符合標準者,不予錄取。入學后,學校將統一組織進行入學體檢,體檢標準如上,對不符合標準者,取消入學資格。
九、報考定向就業考生注意事項
報考定向就業的考生,在報考時須征得定向培養單位的同意。如果考生與所在單位或定向培養單位因報考問題引起糾紛而造成不能調檔、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的結果,我校不承擔責任。考生必須在復試結束后一周內按照規定程序辦理完定向就業手續,將《大連醫科大學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合同書》(須雙面打印,詳見附件9)以順豐快件形式郵寄至大連醫科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大連旅順南路西端9號,大連醫科大學F樓307辦公室)。
十、其他事宜
復試前,請考生務必認真、詳細閱讀《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錄取工作實施細則》(https://yjs.dmu.edu.cn/info/1017/7296.htm)。
聯系人:趙老師、姜老師 電話:0411-86110153
大連醫科大學
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2022年4月6日
附件【附件1《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術學位第一批調劑確認復試通知考生名單000-015》.zip】已下載9981次
附件【附件2《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政治審查表》.doc】已下載2942次
附件【附件3《考生誠信復試承諾書》.docx】已下載2105次
附件【附件4《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遠程網絡復試技術兜底保障考生統計表》.xlsx】已下載723次
附件【附件5《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批調劑考生復試各二級學院網絡聯系方式》.pdf】已下載3759次
附件【附件6《大連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體格檢查表》.doc】已下載1176次
附件【附件7《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doc】已下載465次
附件【附件8《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doc】已下載305次
附件【附件9《大連醫科大學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合同書》.doc】已下載201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