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暨南大學人文學院歡迎您!
一、學校簡介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創建于1906年),暨南大學是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直屬中央統戰部管理。
學校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地設有五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214.30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405.89萬冊。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4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4個、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二級學科8個。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2732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8人,外籍境外院士9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21人,杰青、優青獲得者43人。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國際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62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419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機構簽訂了707份學術交流合作協議。2021年獲日本文部科學省認定的暨南大學日本學院在東京正式開學。
二、學院簡介
人文學院位于美麗的暨南大學珠海校區,是學校在珠海新開辟的又一人文社科高地。學院現為社會學碩士研究生(學術學位碩士)和法律碩士(非法學)研究生(專業學位)培養單位。招生培養法學、文化產業管理、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其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入選廣東省“一流專業”、法學為珠海市優勢學科。學院設有暨南大學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暨南大學法治化營商環境研究中心、暨南大學法律與政策實踐中心、暨南大學社會學研究中心等學科平臺;擁有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社會學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科研條件。現有在校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及社會學研修課程學員1200余人,學生考研及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較高。
學院堅持國(區)際化辦學戰略,與美國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UniversityofMichigan-AnnArbor、比利時KULeuven、挪威UniversityofOslo、加拿大DalhousieUniversity、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與交流關系。
珠海特色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港珠澳大橋
校園環境
三、學科簡介
(一)社會學學術碩士點
社會學是法學學科門類中的一級學科。通過系統學習,應能在社會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對社會行為、社會問題和社會發展等方面開展學術研究。
暨南大學社會學有深厚的學科底蘊。自1928年創設歷史社會學系始,見證了中國社會及社會學學科的跌宕起伏。現已形成社會管理與社會經濟分析、民俗學與民間文藝學、犯罪學與刑事司法學、法律與社會治理、體育社會學等培養方向。
社會學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碩士生導師16人、博士生導師2人。任課教師中半數以上具有歐美及港澳臺研習經歷,畢業于美國SamHoustonStateUniversity、愛爾蘭UniversityCollegeCork、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臺灣中正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Trauma,Violence,&Abuse、JusticeQuarterly等中英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50余篇;擔任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智庫專家、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等學術兼職。為國家與廣東省社會治理和建設、社會發展決策提供了許多具有重要價值的研究成果,產生了較大影響。
人文學院社會學碩士生導師一覽表
招生方向
|
導 師
|
職 稱
|
研究方向
|
社會管理與
社會經濟分析 |
張朝華
|
副教授
|
社會治理、社會經濟分析等
|
任英杰
|
副教授
|
新媒體與社會、社會認知與傳播等
|
|
李 琴
|
副教授
|
社會保障、貧困救助、基層治理等
|
|
民俗學與
民間文藝學 |
趙黎明
|
教授、博導
|
文學社會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語言詩學等
|
焦 鵬
|
副教授
|
華僑、華人民俗史等
|
|
曹海峰
|
副教授
|
文化社會學,美學,文化產業等
|
|
法律與社會治理
|
張鴻巍
|
教授、博導
|
兒童福利與保護、青少年犯罪與未成年人司法、校園欺凌、家庭暴力與虐待等
|
胡 波
|
教 授
|
知識產權與社會發展
|
|
陳 暉
|
副教授
|
女性權利與發展、法律與社會治理等
|
|
楊輝旭
|
副教授
|
競爭法與競爭政策、經濟法與社會治理等
|
|
白中紅
|
副教授
|
法律社會學、國際能源法,國際商事仲裁等
|
|
陳志杰
|
講 師
|
社會沖突與多元糾紛解決方法
|
|
體育社會學
|
梁 偉
|
教 授
|
職業體育、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發展等
|
黃福華
|
教 授
|
體育歷史與文化、民族傳統體育等
|
|
楊 雪
|
副教授
|
性別與體育、身體社會學、體育與身體文化等
|
|
梁 樞
|
副教授
|
體育產業
|
備注:請查看下面幾條推文或本網站“師資科研”欄目了解詳細的師資情況。
(二)法律專業碩士點
人文學院招錄全日制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為3年,主要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培養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人文學院法學專業開設于2001年,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具有豐富的法律人才培養經驗,已培養法學專業本科生二十一屆,近五屆畢業生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平均通過率超過70%。法學專業學生就業去向主要有黨政機關、司法機關以及國內外大型律師事務、國有銀行及知名企業等。
學院已經組建了一支學科方向齊全、梯度合理的法學專業師資隊伍。現有法學專業專任教師14名,其中,12人具有博士學位,10人具有海外留學或者訪學的教育背景及經歷,70%以上具有執業律師資格。法學專任教師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人,已指導碩士研究生142名,博士研究生3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在Trauma, Violence, & Abuse、Justice Quarterly、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Hong Kong Law Journal等SSCI期刊發表英文論文20余篇,在《法商研究》《比較法研究》《現代法學》等CSSCI期刊發表中文論文100余篇,獲省部級社科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人文學院法律碩士生導師一覽表
導 師
|
性 別
|
職 稱
|
主要研究方向
|
張鴻巍
|
男
|
教 授
|
法律實證與定量犯罪學、少年家事法、比較刑事司法等
|
楊 丹
|
女
|
教 授
|
醫療刑法學、比較刑法學、法律實證研究等
|
胡 波
|
男
|
教 授
|
知識產權法、高新技術法律與倫理、知識產權與社會發展等
|
陳 暉
|
女
|
副教授
|
司法制度、司法協助、女性權利與發展、法律與社會治理等
|
周名峰
|
男
|
副教授
|
法律史學、民商法學、國際經濟法律制度等
|
楊輝旭
|
男
|
副教授
|
經濟法學、競爭法與競爭政策等
|
白中紅
|
女
|
副教授
|
國際法學、國際能源法、國際商事仲裁等
|
陳志杰
|
男
|
講 師
|
知識產權法、仲裁法、社會沖突與多元糾紛解決方法、港澳法律制度等
|
備注:請查看下面一條推文“暨南大學人文學院法律碩士師資簡介”或本網站“師資科研”欄目了解詳細的師資情況。
四、學術交流與學生品牌活動
暨南大學人文學院大力倡導學術性教學和科研活動,努力搭建學術平臺,積極開展特色鮮明的學術交流活動,具體有以下學術系列活動: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訓練營:通過訓練營的學習,加深研究生對科研課題與社會調查等相關知識的了解,進而提升科研能力與寫作水平,加快培養應用社會科學研究的人才。
暨南社會學論壇:開展學術論壇、講座,積極邀請海內外知名專家來進行學術交流,增強學術氛圍,開拓研究視野。
研究生學術午餐會:定期組織校內具有豐富經驗和資質的老師給學生作分享交流,費用由學院優秀校友捐贈基金提供支持。
研究生讀書會:在專業老師的主持下,由研究生輪流對自己讀過的專業書籍進行分享,拓寬專業視野。
研究生專業經驗交流會:定期組織不同年級之間的經驗分享會,涉及研究生學習、科研、生活等多個方面,以老帶新。
活動現場(圖略)
五、招生對象
面向全國高校優秀本科2023年應屆畢業生及大學本科學歷畢業的人員招生,批次為推免生和全國統考生。
(一)身心健康,綜合素質強;
(二)具備較好的科研素養與學術潛質,有突出科研表現者優先考慮;對社會學、法律具有濃厚興趣和培養潛力的優先考慮;
備注:推免生主要面向2023年應屆畢業生招生,報名時間為2022年9月左右,考生需在此之前獲得本科學校的推免保送資格。全國統考生主要面向2023年應屆畢業生及大學本科學歷畢業的人員招生,報名時間在2022年10-11月,12月下旬參加初試。
六、發展前景
學院處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戰略中心地帶,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隨著新時代全面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會各界對社會管理工作者、法律職業工作者的業務素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具有良好的深造和就業前景。
學院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部分學生可選擇繼續深造,到國內外知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另外部分學生可就業于政府部門、研究機構、法律部門和高校等單位,從事實務或研究工作。
七、優待政策
研究生獎助學金:學院做到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全覆蓋,分為一等、二等、三等獎學金,按學生綜合測評成績排名評出。除此之外,還可申請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卓越勵志學長獎學金、鄧瑞林獎學金、梁奇達暨南教育獎學金、優秀科研論文獎等其它各類獎學金。
出國交流項目:學校、學院為學業優秀的學子提供短期出國訪學、聯合攻讀學位、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交流項目,拓寬學術視野,增加人生閱歷。
聯系方式
黃老師,咨詢電話:0756-8505920/15875618653
社會學官方公眾號:暨南社會學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