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全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激發青年學生對科學研究的熱情,選拔優秀學生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將于2022年暑期舉辦“2022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
本次夏令營活動參與專業包括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專碩、工程管理專碩,各專業招收名額視報名情況決定。申請工作自本通知發布當日開始。
一、申請資格
1.具備研究生推免資格高校的大學本科三年級在校生(2023屆本科畢業生),就讀于管理學、經濟學或理工類各專業。
2.專業成績排名和綜合素質排名均在本專業名列前茅:本科前兩年半加權成績排名分別在前30%;或有突出成果、高水平論文或特殊專長者(需在申請表的顯著位置注明)。
3.對報名專業有濃厚興趣,愿意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工作。
4.英語水平良好。
二、申請程序
1.網上申請:申請人通過網上申請系統填寫申請信息(系統登錄入口http://som.sunchn.com/index/apply_student_o)。網上申請截止日期為7月6日。
2.材料提交:通過申請系統下載正式申請表,并將所有申請材料請掃描后按照順序整理打包成一個PDF文件(避免文件體積過大),發送至郵箱glxyxly@hfut.edu.cn,郵件主題請注明“夏令營-所報專業-本人姓名-當前就讀學校”。
申請材料排版順序:
(1)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2022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申請表(需本人簽字,表中需要院系推薦意見或教務部門蓋章的地方請盡量提供);
(2)本科前兩年半成績單(需加蓋學校教務部門或院系公章);
(3)專家(副教授及以上職稱)推薦信1封(可電子簽名、報名系統端有模板);
(4)身份證、學生證復印件;
(5)大學英語四級成績單或其他體現英語水平的證明復印件;
(6)獲獎證書復印件;
(7)其他附件材料,包括參與科研項目證明、學術論文等(較厚的出版物只需復印封面)。
注:只進行網上申請而未將材料發至指定郵箱者,報名不予受理。
三、材料審核及錄取
材料審核和營員錄取工作將于7月10日前后結束。夏令營營員錄取名單將在管理學院網站上公布并通知本人,未接到錄取通知的同學皆視為未錄取,不再另行通知。
四、日程安排
夏令營活動采取線上方式進行,內容包括線上學術報告、線上面試等,具體時間:2022年7月15日-2022年7月17日。
五、優秀營員選拔
在夏令營活動期間,按專業開展優秀營員的選拔工作,選拔環節包括申請材料評估與綜合面試。
優秀營員如獲得所在學校推免資格并申請所報專業合肥工業大學2023級免試碩士研究生,可直接獲得擬錄取資格。
聯系人:惠老師,0551-62904976(專業問題)
盧老師,0551-62902731(系統問題)
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2022年6月15日
附: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簡介
使命:探究先進管理理論,培育杰出管理英才,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發展人類科學文化。
愿景:科學大師云集而至,一流學子心馳神往。
文化:我們擁有共同的事業。
價值觀:誠信、追求、合作、創新。
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始建于1979年成立的管理工程系,1998年更名為管理學院。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尤其是近二十多年來,在學科帶頭人楊善林院士的帶領下,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我們擁有共同的事業”的學院文化,呈現出“和諧、奮發”的良好發展局面。
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工商管理學科為安徽省重點學科。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MEM)、會計(MPAcc)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現有教職工169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1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安徽省教學名師3人。現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醇厚的職業道德,博大的人文情懷和敏銳的國際視野,頑強的開拓精神和卓越的創新能力”的高層次管理精英人才。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學院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面向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開展了持續的研究與實踐,培養了一大批深受社會歡迎的創新型管理人才。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4項,安徽省重大教學成就獎1項,安徽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6項、一等獎9項。
學院擁有“過程優化與智能決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智能互聯系統”安徽省實驗室、“智能決策與信息系統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數據科學與智慧社會治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互聯網與大數據環境下高端裝備制造工程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智能互聯系統的系統工程理論及應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等一批重大科研課題,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管理創新領域取得了一批原創性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10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獎一等獎1項,安徽省人文社科獎一等獎2項。學院多項成果得到推廣應用,特別是智能微創診療系統先后裝備到“遼寧號”航空母艦、運20醫療方艙等國家重大裝備上,基于云的智能移動醫用遠程交互服務系統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中央及有關部委、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了多項政策建議,為提高政府及部門有關政策的科學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