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渤海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大綱所列項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僅供復習參考使用。
科目代碼:622
科目名稱:新聞傳播理論
一、考查目標
新聞傳播學學術碩士學位入學考試《新聞傳播理論》科目的考試內容包括新聞學原理和傳播學原理兩個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對新聞學和傳播學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總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內容結構
新聞學原理:占總分50%左右
傳播學原理:占總分50%左右
試卷題型結構
試卷題型主要包括: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分析題等。
三、考查范圍
(一)新聞學原理
考查要求:
1.識記并理解新聞學原理中各章內容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
2.深入理解并掌握各基本概念和問題的內涵及特點。
3.能夠運用理論分析新聞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考查內容:
第一章 新聞的起源和定義
第一節 新聞的起源和定義**
第二節 新聞的本源是事實***
第三節 新聞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新聞真實
第一節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
第二節 新聞真實是新聞媒體獲得公信力的前提
第三節 在新聞工作中堅持真實性原則***
第四節 杜絕虛假新聞*
第三章 新聞價值
第一節 新聞價值的內涵***
第二節 新聞價值的實現過程*
第三節 新聞價值取向**
第四章 新聞媒體
第一節 新聞媒體的演變
第二節 新聞媒體的類型**
第三節 媒體融合發展
第五章 新聞事業
第一節 新聞事業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新聞事業的性質和功能***
第三節 新聞事業管理**
第六章 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和基本方針
第一節 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
第二節 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
第三節 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
第七章 新聞宣傳
第一節 新聞宣傳內涵和特點***
第二節 新聞宣傳的理念和內容***
第三節 新聞宣傳效果和檢驗標準**
第四節 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第八章 新聞輿論
第一節 新聞輿論內涵和特征***
第二節 新聞輿論導向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新聞輿論引導的原則和方法***
第四節 新聞輿論監督的含義與特點**
第五節 新聞輿論監督的原則與方式**
第九章 新聞出版自由
第一節 新聞出版自由的內涵及其歷史發展*
第二節 新聞出版自由的具體性和相對性***
第三節 不同社會制度下的新聞出版自由*
第十章 新聞法治
第一節 新聞法治的內涵***
第二節 新聞傳播活動主體的權利與義務**
第十一章 新聞道德
第一節 新聞道德的內涵與特征***
第二節 新聞道德的發展*
第三節 新聞道德與媒體社會責任*
第十二章 新聞人才與隊伍
第一節 新聞人才的內涵與價值***
第二節 新聞人才培養
第三節 新聞隊伍建設
(二)傳播學原理
考查要求:
1.理解并掌握人類傳播的符號、種類和過程等理論知識。
2.理解并掌握大眾傳播的含義、媒介、受眾、效果、控制等相關理論知識。
3.能夠運用理論分析傳播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考查內容:
第一章 傳播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問題
第一節 從傳播的定義看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傳播學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
第三節 精神交往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傳播觀*
第二章 人類傳播活動的歷史與發展
第一節 從動物傳播到人類傳播
第二節 人類傳播的發展進程**
第三節 信息社會與信息傳播*
第三章 人類傳播的符號與意義
第一節 符號在人類傳播中的作用*
第二節 人類傳播中的意義交流**
第三節 象征性社會互動**
第四章 人類傳播的過程與系統結構
第一節 傳播的基本過程*
第二節 社會傳播的系統結構
第五章 人內傳播與人際傳播
第一節 人內傳播**
第二節 人際傳播**
第六章 群體傳播與組織傳播
第一節 群體傳播**
第二節 組織傳播**
第七章 大眾傳播
第一節 大眾傳播的定義、特點與社會功能***
第二節 大眾傳播的產生與發展過程***
第三節 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
第八章 傳播制度與媒介規范理論
第一節 傳播制度與媒介控制**
第二節 關于傳播制度的幾種規范理論**
第九章 傳播媒介的性質與作用
第一節 作為工具和技術手段的傳播媒介***
第二節 作為社會組織的大眾傳媒***
第十章 大眾傳播的受眾
第一節 “大眾”與大眾社會理論***
第二節 幾種主要的受眾觀***
第三節 “使用與滿足”——一種受眾行為理論***
第十一章 傳播效果研究
第一節 傳播效果研究的領域與課題*
第二節 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與發展**
第三節 傳播效果的產生過程與制約因素**
第十二章 大眾傳播的宏觀社會效果
第一節 大眾傳播與環境認知——“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第二節 大眾傳播、社會心理與輿論——“沉默的螺旋”理論***
第三節 大眾傳播的潛移默化效果——“培養”理論***
第四節 大眾傳播與信息社會中的階層分化——“知溝”理論***
第十三章 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
第一節 從國際傳播到全球傳播**
第二節 關于世界信息傳播秩序的爭論**
第三節 國際傳播與全球傳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課題
第十四章 傳播學研究史和主要學派
第一節 傳播學的起源、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第十五章 傳播學調查研究方法
第一節 傳播學與調查研究*
第二節 抽樣調查法*
第三節 內容分析法*
第四節 控制實驗法*
( “*”表示往年命題熱度,“*”越多表示熱度越高。)
考試類型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初試參考書目 |
《新聞學概論》(馬工程教材) |
《新聞學概論》編寫組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20年8月 |
初試參考書目 |
《傳播學概論》 |
郭慶光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11年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