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項目概述
哈爾濱工業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致力于為國家培養一支“鉆研真問題、塑造真規格、錘煉真功夫”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學院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人工智能領域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推動理工結合、工工交叉、工文滲透,致力于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一專多能、功夫獨到、素質全面的新時代人工智能領域杰出人才。卓越工程師學院凝聚全校之力,匯集行業精英,開設了“人工智能”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項目,基本修業年限3年。
2. 擬招生人數
2023年本項目擬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0人,具體數量根據生源報考及復試錄取情況調增或調減。有關報考要求詳見當年發布的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3. 招生領域
電子信息(0854)、土木水利(0859)
4. 培養目標
該項目融合交叉計算機、控制、通信、環境、土木等學科相關方向,培養基于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聚焦全球共性的前沿人工智能領域應用,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高尚,肩負社會責任,恪守人工智能倫理,深入掌握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方向的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并能夠跨專業跨學科地運用人工智能知識和技能,解決復雜的交叉學科創新應用問題。以交叉學科課題創新研究為核心,拓展學生的創新力、溝通力和領導力,培養優秀的領導者或高端技術人才。
5. 培養模式
該項目結合人工智能交叉二級學科,依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緊密結合各自學科在視覺感知、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模式識別、信號處理、智能控制與系統等方面的特色優勢,面向人工智能的系統與能力,布局機器感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研究方向;依托機械工程、環境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四個學科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現實需求,及學科在行業中的一流基礎地位,布局智慧醫療與健康、智能制造與裝備、智慧城市與環境等應用方向。
培養實行主輔學科制和雙導師制,一名校內導師,一名企業導師,兩位導師共同負責制定研究生培養計劃,所修課程內容符合人工智能交叉方向要求。論文工作進展管理遵循主導師所在學科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及時間節點安排。研究生的課題必須具有明確的人工智能理論、技術研究或交叉應用的特點,并完成人工智能交叉方向的學位論文。同時,學生可選擇學院開設的人工智能先進技術與實驗實訓課程。
人工智能交叉方向的研究生應具有人工智能及應用領域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包括:人工智能領域核心學習算法及分析方法、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移動和嵌入式系統技術、智能計算技術等。關注學科前沿發展和知識交叉應用,包括感知計算、認知計算、社會計算、智能人機交互、智能機器人、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等新型應用模式,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理論與方法與各具體應用行業的領域知識的緊密結合。
6. 項目優勢
(1)政校企聯動,產學研融通。本項目以人工智能交叉應用作為主要切入點,在培養模式中強調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農業、智慧旅游等重點領域的應用。項目面向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需要和人工智能時代需求,項目突出政校企聯動、產學研融通特色。
(2)國際化培養,國外名校聯動。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以國際化發展為戰略目標,與領域內國際著名高校進行密切的教育和學術交流,通過協調學術講座、開展教學培訓、聯合研究、學生交流訪問等方式建立特有的人才輸送渠道,為學生的就業以及出國深造提供有利的條件。
(3)就業前景廣泛,市場需求廣闊。畢業生就業范圍廣闊,既可以選擇高薪資待遇的互聯網+AI企業,還可以選擇具有行業背景的企業,還可以從事研究院、教育或政府等相關技術和管理工作。隨著國家新工科建設不斷深入推進,能化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市場需求前景無限。
以上未盡事宜按國家及我校有關規定執行。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