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勘探地球物理概論(842)》考試大綱與參考書目
考試性質
《勘探地球物理概論》課程考試主要內容包括勘探地球物理的6個分支學科內容——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放射性勘查、地震和測井。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這6種勘探地球物理方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注重掌握典型地質體理論異常及其特點,數據的采集、整理和解釋,以及主要應用領域等方面。它的評價標準是使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答卷時間:180分鐘
試卷結構
題型比例:名詞解釋+簡答題約占50%、綜合論述題約占50%。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一)重力勘探
1、重力勘探的理論基礎
地球重力場;重力位;正常重力場;重力異常。
2、重力測量與異常計算
相對重力儀;重力測量與方式;重力資料整理;自由空氣重力異常與布格重力異常;均衡理論與均衡異常。
3、重力正演與反演
巖礦石密度;規則體和密度界面的重力正演;規則體、密度界面和密度分布的重力反演;反演的多解性。
4、重力異常分離與轉換
重力異常的主要地質因素;重力異常劃分與分離;重力異常導數換算。
5、重力資料解釋與應用
重力資料解釋思路;重力異常識別;重力勘探的不同領域應用案例。
(二)磁法勘探
1、地磁場的特點及變化規律
地磁場(主要地磁要素)的全球分布特點;地磁場長期變化規律;地磁日變規律;國際地磁參考場與球諧分析。
2、巖石磁性
物質磁性分類;巖礦石磁性特征;巖石的剩余磁性分類及特征。
3、磁力儀測量原理
質子磁力儀的測量原理。
4、磁性體磁場正演計算
ΔT物理意義,與磁異常矢量Ta及三分量Za、Hax、Hay關系;球體、水平圓柱體等規則磁性體的磁場特征。
5、磁異常的處理、解釋和應用
主要處理轉換(如向上延拓、曲化平、化極等)的作用;磁異常反演的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特征點法、切線法、人機交互選擇法);磁性界面反演基本原理及其應用;磁極倒轉及其應用。
(三)電法勘探:
1.電法勘探主要電性參數(電阻率、極化率、磁導率和介電常數)的定義及其影響因素;
2.電法勘探主要分支方法(電阻率法、激發極化法、充電法、自然電位法和電磁感應法)的基本理論(含場源、基本原理、常用工作裝置、觀測參數、整理的視參數、正演和反演)
3.典型異常體曲線特點和主要應用領域;對比分析直流電測深、頻率域電磁測深和時間域電磁測深的特點。
(四)放射性勘查
1、基礎理論
放射性核素衰變方式及衰變的基本規律,天然放射性系列及放射性平衡、放射性測量單位(活度、比活度、吸收劑量、照射量率等),伽馬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伽馬射線在物質中的衰減規律,放射性測量中的統計漲落,巖石及土壤中放射性元素的分布規律。
2、伽馬射線測量方法
地面碘化鈉伽馬能譜測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步驟,伽馬射線測量方法的應用。
3、氡及其子體的測量方法(α法)
氡及其子體的測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應用,瞬時氡測量方法(射氣法)與累積測氡法的比較,應用土壤氡測量方法尋找地下水的原理。
(五)地震勘探
1、理解并掌握地震勘探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能夠推導水平及傾斜界面情況下,反射波、折射波、直達波等的時距曲線表達式。
3、掌握地震勘探中幾種速度的概念,會分析在什么情況下用哪種速度,要求會計算。
4、地震資料處理中的主要流程、作用、意義、方法原理等。
5、掌握地震資料解釋的關鍵環節、步驟、作用、方法原理等。
6、能夠識別各類地震剖面和道集記錄,能從地震剖面上辨別各種類型的波、熟知各種波的特征,分析簡單的地質現象。
(六)地球物理測井
1、基本概念
地球物理測井的含義、測井方法分類和用途;含油氣儲集層類型、特點和基本參數;測井及其資料解釋常見術語、儲集層評價要點。
2、常規測井方法的基本原理
巖石的電學性質;自然電位測井、普通電阻率測井、沖洗帶電阻率測井、側向測井和感應測井原理。
巖石的聲學性質;聲速測井和聲幅測井原理。
巖石的核物理性質;自然伽馬測井、密度測井和中子測井原理。
井徑測井原理。
3、常規測井方法的基本應用
自然電位測井、普通電阻率測井、沖洗帶電阻率測井、側向測井和感應測井的應用;聲速測井和聲幅測井的應用;自然伽馬測井、密度測井和中子測井的應用;井徑測井的基本用途。
要求考生掌握利用常規測井資料劃分儲集層、計算儲集層參數及綜合解釋應用的基本方法等。
參考書目
1、《勘探地球物理教程》(第一版)孟令順等,地質出版社,2012
2、輔助參考:《地球物理系列教材》劉光鼎主編(《重力場與重力勘探》曾華霖,《地磁場與磁力勘探》管志寧,《地電場與電法勘探》李金銘,《核輻射場與放射性勘查》程業勛王南萍侯勝利),地質出版社,2005
3、《勘探地球物理教程》(第一版)孟令順等,地質出版社,2012
《地球物理測井教程》 鄒長春等編,地質出版社,2021
4、輔助參考:《地球物理系列教材》劉光鼎主編(《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姚姚),地質出版社,2005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