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綱所列項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僅供復習參考使用。
科目代碼: 822
科目名稱: 中國古代文學
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學位入學考試中國古代文學科目考試內容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史(先秦至鴉片戰爭前),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中國古代文學史問題。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先秦兩漢文學約50分
魏晉南北朝唐宋文學約50分
元明清文學約5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簡答題、詩詞賞析題、論述題等。
中國古代文學
考查目標
1.系統掌握中國古代文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文學發展規律。
2.理解文學發展史中的作家、作品和文學現象。
3.能運用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中國古代文學史有關問題。
考查內容
(注:以“*”表示命題熱度,分三個等級,“*”越多表示往年命題熱度越高)
總緒論
第一節 文學史的性質、任務和研究方法*
第二節 中國古代文學的歷史演變*
第三節 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特征*
第一編 先秦文學
緒論
第一節 生生不息:文學的起源*
第二節 從神到人:先秦文化與文學的發展軌跡*
第三節 開源奠基:先秦文學的特點和地位*
第一章 上古神話
第一節 神話的產生、流傳和保存**
第二節 神話形象和故事**
第三節 上古神話的精神、藝術及影響***
第二章 殷商西周的書面散文*
第一節 甲骨文和銅器銘文*
第二節 《周易》中的“卦爻辭”*
第三節 《尚書》中的殷周之文*
第三章 《詩經》
第一節 《詩經》的結集與流傳**
第二節 《詩經》的內容和情感***
第三節 《詩經》的藝術特征***
第四節 《詩經》的文學地位和影響**
第四章 《左傳》與春秋戰國歷史散文
第一節 《左傳》***
第二節 《國語》及《瑣語》《穆天子傳》《晏子春秋》*
第三節 《戰國策》***
第五章 《孟子》《莊子》與春秋戰國諸子散文
第一節 《老子》《孫子》《論語》《墨子》
第二節 《孟子》*
第三節 《莊子》***
第四節 《荀子》《韓非子》*
第六章 屈原與楚辭賦
第一節 屈原的創作與楚辭的產生**
第二節 《九歌》《招魂》《天問》**
第三節 《離騷》***
第四節 《九章》及其他**
第五節 屈原的文學地位和影響**
第六節 宋玉辭賦*
第二編 秦漢文學
第一節 秦漢時期的文學生態*
第二節 作家群體及作家心態*
第三節 經學對漢代作家及其創作的影響*
第四節 秦漢文學的特征與嬗變過程*
第一章 秦與西漢散文
第一節 秦代散文*
第二節 西漢前期的散文*
第三節 西漢中期的散文*
第四節 西漢后期的散文*
第二章 西漢辭賦
第一節 西漢辭賦的興起與軌跡*
第二節 賈誼《吊屈原賦》及騷賦創作*
第三節 枚乘的《七發》*
第四節 漢武帝時期的賦*
第五節 司馬相如與《子虛賦》《上林賦》*
第六節 其他辭賦創作與游獵賦的承襲*
第三章 司馬遷與《史記》
第一節 司馬遷的生平與《史記》創作**
第二節 《史記》的思想內涵與“實錄”精神***
第三節 《史記》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 《史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第四章 東漢辭賦
第一節 東漢散體賦的沿襲與京都賦主題*
第二節 班固的辭賦觀及其辭賦創*
第三節 張衡的京都賦與新抒情賦*
第四節 東漢其他辭賦*
第五章 《漢書》及東漢其他散文
第一節 《漢書》的成書及其體例**
第二節 《漢書》人物傳記的思想內涵***
第三節 《漢書》的文學價值及影響**
第四節 東漢其他史傳散文*
第五節 東漢論說散文*
第六章 漢代樂府詩
第一節 樂府與樂府詩**
第二節 漢樂府詩的情懷表達***
第三節 漢樂府詩的敘事方法***
第四節 漢樂府繼承的詩歌傳統及其影響**
第七章 漢代文人詩
第一節 楚聲與西漢文人詩*
第二節 五言詩的形成與東漢文人**
第三節 《古詩十九首》**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
第一節 文學的自覺與獨立時期*
第二節 制度、政權、學術、士風與文學寫作*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地位與影響***
第一章 三國文學
第一節 曹氏父子與建安**
第二節 阮籍、嵇康與正始文學*
第三節 吳、蜀文學*
第二章 兩晉文學
第一節 張華、傅玄與晉初之風*
第二節 陸機、潘岳、張協與太康文學*
第三節 左思與寒士文學*
第四節 東晉文學*
第三章 陶淵明
第一節 陶淵明的生平、思想與文學寫作***
第二節 陶淵明的詩***
第三節 陶淵明的文**
第四章 南朝文學
第一節 謝靈運與山水詩***
第二節 鮑照與大明、泰始年間文學風貌*
第三節 謝朓與“永明體”*
第四節 梁天監、普通年間文學*
第五節 蕭綱與宮體*
第六節 南朝的駢儷文風*
第七節 《文選》與《玉臺新詠》*
第五章 北朝文學
第一節 北朝文學的草創期*
第二節 北朝文學的發展與興盛*
第三節 北朝文學的特征與成就*
第四節 庾信和南北朝文風的融合*
第五節 南北朝樂府詩*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小說的產生及類型*
第二節 《搜神記》與志怪小說*
第三節 《世說新語》與志人小說*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
緒論
第一節 隋唐的政權更替與政治分合*
第二節 社會流動與地域超越*
第三節 教育、科舉、銓選與文學*
第四節 中外文化交流及其對文學的影響*
第五節 唐代文學的傳承、發展與影響***
第一章 隋及初唐文學
第一節 宮廷臺閣與文學*
第二節 “文化工程”的實施及其對文學的影響*
第三節 “初唐四杰”與陳子昂、張若虛等的詩歌創新***
第二章 盛唐詩壇
第一節 孟浩然、王維與隱逸詩人群體***
第二節 高適、岑參與邊塞詩***
第三節 京城詩人群*
第三章 李白
第一節 李白的傳奇經歷與思想**
第二節 李白的詩歌***
第三節 李白的文學地位與影響***
第四章 杜甫
第一節 杜甫的生平及創作歷程***
第二節 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第三節 杜甫的文學特點與影響**
第五章 中唐詩壇
第一節 從大歷、貞元到元和*
第二節 韓愈與孟郊***
第三節 韓孟詩派的其他詩人*
第四節 劉禹錫與柳宗元的詩*
第六章 白居易、元稹與元白詩派
第一節 白居易、元稹的詩歌主張***
第二節 白居易、元稹的諷喻詩與新樂府**
第三節 白居易的閑適詩與元稹的悼亡詩*
第四節 《長恨歌》等敘事抒情長篇***
第五節 元白派詩人*
第七章 古文思潮與唐文的成就
第一節 古文運動的背景與韓柳的古文理論***
第二節 韓愈、柳宗元的古文**
第三節 駢文的新發展*
第四節 晚唐小品文*
第五節 唐文的藝術成就**
第八章 傳奇與敦煌文學
第一節 唐傳奇與筆記小說***
第二節 變文與敦煌文學*
第九章 晚唐五代詩壇
第一節 杜牧*
第二節 李商隱*
第三節 晚唐五代的其他詩人*
第十章 詞的興起與晚唐五代詞
第一節 曲子詞的興起*
第二節 溫庭筠與花間詞人*
第三節 李煜與南唐詞人*
第五編 宋代文學
緒論
第一節 宋代社會形態與文化面貌*
第二節 兩宋文學的發展軌跡與典型特征*
第三節 宋代文學精神與宋代文化建構特征*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學
第一節 宋初文壇和“宋初三體” *
第二節 王禹偁*
第二章 歐陽修與北宋詩文革新
第一節 歐陽修的文學思想與文學創作***
第二節 蘇舜欽和梅堯臣*
第三節 王安石和曾鞏*
第三章 北宋前期詞壇
第一節 宋初詞壇概況*
第二節 柳永***
第三節 晏殊和歐陽修**
第四節 張先和其他詞人*
第四章 蘇軾及其文學家族
第一節 蘇軾的思想和文學主張**
第二節 “三蘇”文章*
第三節 蘇軾詩歌**
第四節 蘇軾詞的藝術成就***
第五章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第一節 黃庭堅的思想個性*
第二節 “黃庭堅體”詩詞*
第三節 陳師道*
第四節 江西詩派*
第六章 北宋后期詩詞
第一節 晁補之和張耒*
第二節 晏幾道、秦觀、賀鑄*
第三節 周邦彥*
第七章 南宋前期文學
第一節 李清照**
第二節 張元幹與其他愛國詞人*
第三節 朱敦儒、葉夢得、向子諲*
第四節 陳與義與南渡初期詩歌*
第八章 陸游與中興詩壇
第一節 陸游的文學主張與詩歌藝術***
第二節 楊萬里和“誠齋體”*
第三節范成大與新型田園詩*
第四節 兩宋理學詩派與朱熹的詩歌創作*
第九章 辛棄疾
第一節 辛棄疾生平與詞作**
第二節 辛詞藝術成就***
第三節 辛派詞人**
第十章 南宋后期的文學
第一節 四靈詩派與江湖詩派*
第二節 姜夔**
第三節 史達祖、高觀國與吳文英*
第四節 王沂孫、周密、蔣捷、張炎*
第十一章 宋代“說話”與宋元話本
第一節 說話家與話本**
第二節 小說話本***
第三節 講史話本與說經話本**
第六編 遼西夏金元文學
緒論
第一節 多民族經濟、文化的交匯與遼西夏金元文學*
第二節 多元文化格局下的散曲與詩文創作*
第三節 戲劇文學的勃興及其中國特色*
第一章 遼西夏詩文與金代詩詞
第一節 遼代詩歌*
第二節 西夏詩文*
第三節 元好問與金代詩歌*
第四節 金代詞作*
第二章 元代詩詞散文
第一節 元代前期詩壇*
第二節 元代中后期詩壇*
第三節 元代詞作*
第四節 元代散文*
第三章 說唱藝術與諸宮調
第一節 鼓子詞及其存世作品*
第二節 諸宮調及其存世作品*
第三節 《西廂記諸宮調》***
第四節 宏偉的蒙古史詩*
第四章 元代前期雜劇
第一節 金元雜劇的興起及雜劇的體制**
第二節 白樸與馬致遠*
第三節 北方其他雜劇作家與作品*
第五章 關漢卿的雜劇創作
第一節 關漢卿的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關漢卿的悲劇作品**
第三節 關漢卿的喜劇作品**
第四節 關漢卿雜劇在中國戲劇史上的意義***
第六章 王實甫與《西廂記》
第一節 王實甫的雜劇創作與“西廂”故事的新變**
第二節 《西廂記》的喜劇性沖突**
第三節 《西廂記》的語言魅力***
第七章 元代后期雜劇
第一節 北方雜劇的南移*
第二節 元代后期的雜劇作家與作品*
第八章 元代散曲
第一節 散曲的形成與體式**
第二節 元代前期散曲*
第三節 元代后期散曲*
第九章 南戲的興起、文體與《琵琶記》
第一節 南戲的興起與文體**
第二節 南戲重要劇目*
第三節 高明與《琵琶記》**
第七編明代文學
緒論
第一節 明代的政治環境與文壇格局的異動*
第二節 商品經濟的發展與雅俗文化的消長*
第三節 明代文人的科舉背景與流派意識*
第四節 明代文學的歷史進程與作家群體*
第一章 明前中期詩文
第一節 明初詩文
第二節 成化至正德年間的詩文*
第三節 嘉靖、隆慶年間的詩文*
第四節 八股文的定型與繁榮*
第二章 明代文言小說
第一節 “三燈叢話”及其他*
第二節 中篇傳奇小說及筆記小說*
第三章 《三國志演義》
第一節 《三國志演義》的成書、作者與版本**
第二節 《三國志演義》的文化內涵***
第三節 《三國志演義》的創作特征***
第四節 《三國志演義》的影響**
第四章 《水滸傳》
第一節 《水滸傳》的成書過程、作者、版本**
第二節 《水滸傳》的結構和主題***
第三節 《水滸傳》與說話中的“小說”傳統***
第四節 《水滸傳》的影響**
第五章 明代戲曲
第一節 明代雜劇的歷史進程*
第二節 明代傳奇的歷史進程*
第三節 吳與“湯沈之爭” **
第六章 湯顯祖
第一節 湯顯祖的生平與人生觀**
第二節 《牡丹亭》**
第三節 湯顯祖的其他劇作**
第七章 《西游記》
第一節 《西游記》故事的流變、作者問題及版本**
第二節 《西游記》的內涵**
第三節 《西游記》的審美特征***
第四節 《西游記》的影響**
第八章 《金瓶梅》
第一節 《金瓶梅》的成書年代、作者與版本*
第二節 《金瓶梅》“寄意于時俗” *
第三節 《金瓶梅》確立了世情小說的審美特征***
第九章 晚明詩文
第一節 晚明詩歌*
第二節 晚明小品文及其他*
第三節 八股文的新變*
第十章 明代話本小說
第一節 話本小說在明代的興盛**
第二節 “三言”的作品時代與創作特色***
第三節 “二拍”所展現的人生場景*
第十一章 明代詞曲與民歌
第一節 明詞*
第二節 明代散曲*
第三節 明代民歌*
第八編 清前中期文學
緒論
第一節 清前中期文化專制下的學術與文學*
第二節 清前中期新的人文思潮與文學*
第三節 清前中期文學的歷史特征***
第一章 清初詩文的繁榮
第一節 遺民詩人對明代詩風的因革*
第二節 錢謙益、吳偉業與清初詩壇的新變***
第三節 王士禛、查慎行等“國朝詩人”*
第四節 清初詞壇的中興*
第五節 學者之文與文人之文*
第二章 清初戲曲與《長生殿》《桃花扇》
第一節 清初戲曲*
第二節 《長生殿》**
第三節 《桃花扇》**
第三章 清初白話小說
第一節 小說名著續書*
第二節 《醒世姻緣傳》*
第三節 李漁的擬話本小說*
第四節 才子佳人小說*
第四章 《聊齋志異》與文言小說再興
第一節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創作**
第二節 《聊齋志異》創作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 狐鬼故事的社會人生意蘊***
第四節 文言短篇的藝術創新***
第五節 文言小說的再興**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一節 吳敬梓與《儒林外史》的創作**
第二節 科舉制下文人的腐敗***
第三節 正面形象的人文內涵***
第四節 《儒林外史》的結構、筆法***
第六章 《紅樓夢》
第一節 曹雪芹和《紅樓夢》的創作**
第二節 《紅樓夢》的悲劇意蘊***
第三節 《紅樓夢》的藝術敘事***
第四節 《紅樓夢》的影響***
第七章 清中葉文學的多元格局
第一節 古典詩壇的分流*
第二節 袁枚與性靈詩潮*
第三節 醞釀變化的清中葉詞壇*
第四節 桐城派及駢文的復興***
第五節 小說、戲曲與講唱文學的多樣化局面*
第九編晚清文學
緒論
第一節 晚清文學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 晚清文學的上下限、分期*
第三節 傳統文學的結穴與新文學的萌生*
第一章 龔自珍的詩文
第一節 龔自珍的思想與文學觀念*
第二節 龔自珍的詩*
第三節 龔自珍的散文*
第二章 魏源、林則徐與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時期的詩
第一節 鴉片戰爭時期的愛國詩潮*
第二節 魏源與林則徐的詩*
第三節 太平天國時期江湜與金和*
第三章 宋詩派的興起與桐城派的承變
第一節 程恩澤、祁寯藻與宋詩派的興起*
第二節 何紹基與鄭珍、莫友芝的詩*
第三節 梅曾亮、曾國藩與桐城派的承變*
第四章 古典小說的畸變
第一節 俠義公案小說*
第二節 兒女英雄小說*
第三節 狹邪小說*
第五章 光、宣、民初的詩文
第一節 同光體及其他詩歌流派*
第二節 詩界革命的發生與展開*
第三節 詩歌革新的巨子——黃遵憲*
第四節 革命派的詩*
第五節 梁啟超的“新文體”與散文變革*
第六節 晚清的詞*
第六章 “小說界革命”與晚清戲曲
第一節 “小說界革命”與新小說的興起*
第二節 《官場現形記》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第三節 《老殘游記》與《孽海花》*
第四節 辛亥前后的小說*
第五節 晚清戲曲*
第七章 藏、蒙古、柯爾克孜族的三大史詩
第一節 藏族史詩《格薩爾》*
第二節 蒙古族史詩《江格爾》*
第三節 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
主要參考書目(所列參考書目僅供參考)
考試類型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初試參考書目 |
《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二版)上冊 |
袁世碩、陳文新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8年8月 |
初試參考書目 |
《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二版)中冊 |
袁世碩、陳文新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8年8月 |
初試參考書目 |
《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二版)下冊 |
袁世碩、陳文新主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8年8月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