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948中國地理考研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內容如下
《中國地理》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48
一、考核要求
本《中國地理》考試大綱適用于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自然地理學/學科教學(地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要求考生掌握中國的地理區位及地理意義、中國地理環境結構與特征、中國地理景觀格局的形成及演化過程、中國人口-民族-城鎮分布與格局特征、中國資源開發與產業布局、中國地理區劃等基礎知識,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二、考核評價目標
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專業基礎知識素養,并有利于本校自然地理學專業人才擇優選拔。
三、考核內容
第一章 中國地理區位及特征
第一節 中國地理區位及疆域
地理位置分類與區位,中國的地理位置與地理意義,中國疆域、國土特征。
第二節 中國地理位置與地理特征的相關性分析
第二章 中國地理景觀格局及演變
第一節 大地構造與地貌格局
大地構造地勢及出現的地貌格局,外營力組合與常態地貌,地表物質與特殊地貌。
第二節 水熱結構與自然地帶
青藏高原隆起與季風環流形成,氣候區域與水熱結構,土壤植被帶譜及形成,地表徑流空間分異特征。
第三節 地理景觀格局演變
第三、四紀地理景觀格局特征與青藏高原隆起的相關性,全新的氣候波動與中國北方農業的興衰、朝代更替之間的相關性,改革開放以來景觀城市化空間分異與自然空間特征的相關性。
第三章 中國人口及城鎮化
第一節 人口密度及地理意義
人口密度空間分布,“胡煥庸線”的地理意義。
第二節 中國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國民族的地理分布特征。
第四章 資源開發與產業布局
第一節 可更新資源(水、土、氣、生物)開發與農業布局
可更新資源空間組合特點與農業分布,溫度帶與熟制空間差異,“南水北調”中、東線工程與華北缺水問題綜合分析。
第二節 能源與開發
中國煤、油、天然氣分布與開發利用,清潔可再生能源(光、風、潮汐)的分布與開發前景分析,中國水能資源富集特征與地理環境相關性分析,中國能源結構綜合分析與能源戰略。
第三節 礦產資源與開發
中國礦產資源區域組合特征與工業布局相關性分析,“資源型”城鎮及可持續發展途經分析,資源開發與循環經濟。
第四節 人類遺產資源與開發
人類遺產與地理環境相關影響分析,旅游資源空間組合及差異分析。
第五章 交通網布局
中國鐵路、公路、內河航運網絡空間特征。
第六章 工業布局與工業化
第一節 工業結構演進
新中國成立后工業部門結構和空間結構演進階段、特征及原因分析,改革開放前后工業布局戰略指導思想的異同分析,改革開放后中國東部四大工業基地集聚特征及形成的綜合因素分析。
第二節 區域開發
重點開發地域演化階段特點及評價,“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評價,沿海外向型開發的后續拓展分析。
第七章 中國地理區劃
第一節 中國自然區劃
綜合自然區劃理論基礎——地域分異規律辨析,區劃原則---方法體系,中國三大區演化特征及區內分異,重要地理界線及地理意義。
第二節 中國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概念體系、區劃原則,中國行政區劃的演化及階段特征,區劃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綜合分析,行政區劃調整的途經分析。
第三節 中國經濟區劃
經濟區劃原則,新中國政府經濟區劃演進。
第四節 綜合地理分區
自然、經濟、行政(政治)空間異質性分析,全國綜合區劃的可能性分析,以生活或熟悉地域為例進行單一或綜合地理區劃實例分析。
第八章 區域分析實證
三大自然區自然條件、經濟發展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問題及區域發展方向綜合分析,三大區自然格局及演進中主要的自然地理過程分析。
參考書目:
1、王靜愛,中國地理教程(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趙濟,陳傳康,中國地理(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原文鏈接 https://yjsy.nwnu.edu.cn/2022/0629/c2701a192505/page.ht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