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大綱所列項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內容,僅供復習參考使用。
科目代碼:903
科目名稱: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本考綱涉及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學科教學(思政)專業入學考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科目考試內容,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問題。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名詞解釋題:5小題,每小題8分,共40分
簡答題: 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論述題: 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分析題: 1小題,每小題30分,共3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分析題。
導論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學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外延
思想政治教育學及其研究對象
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形成和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基本范疇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者與受教育者
思想與行為
灌輸與疏導
內化與外化
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指導理論與相關學科
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指導理論
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相關學科
學習的重要意義和運用的主要方法
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的重要意義
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的主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發生與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發生的根源和標志
思想政治教育發生的根源
思想政治教育發生的標志
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演進
古代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
近現代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教育
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發展
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良傳統
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和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與本質
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導向性
群眾性
滲透性
綜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團結人民完成各項任務的中心環節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
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方式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保證正確的政治方向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增強民族凝聚力
構建精神家園
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和規律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環節與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環節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矛盾
思想政治素質形成發展與教育引導規律
思想政治素質的結構
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發展
思想政治素質的教育引導
思想政治教育適應和促進社會發展的規律
思想政治教育適應社會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促進社會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內容和任務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建立的依據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體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整合與優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
理想信念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民主法治教育
全面發展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對象
思想政治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對象
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重點
思想政治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關系
民主平等關系
主導主動關系
雙向互動關系
相互轉化關系
正確認識和對待教育對象
正確認識和對待教育對象的重要性
正確認識和對待教育對象的原則
正確認識和對待教育對象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原則的依據與作用
確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則的依據
思想政治教育原則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則
以人為本
科學性與思想性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
一元主導與包容多樣結合
知行統一
教育與自我教育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
采用其他學科的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正確選擇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綜合運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及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類型與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類型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選擇運用與開發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選擇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運用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開發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聯網及其對人的發展的作用
一、互聯網的形成與發展
二、互聯網信息傳播的特性及其對人的發展的作用
第二節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新課題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態
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題
第三節 網內與網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一、網內與網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系
二、網內與網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區別
三、正確處理網內與網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
第一節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內涵及其類型
一、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內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類型
三、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特點
第二節 環境影響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一、現代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二、思想政治教育對社會環境的作用
三、正確對待環境影響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第三節 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選擇與建設
一、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因素的選擇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建設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評估
第一節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內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內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則
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發展
第二節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體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制度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機制
第三節 思想政治教育的評估
一、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特點
三、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實施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素質和建設
第一節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構成與特點
一、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構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特點
第二節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素質
一、思想政治素質
二、本職業務素質
三、科學文化素質
四、身心健康素質
第三節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
一、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組織建設
二、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思想建設
三、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能力建設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
第一節 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時代要求
一、社會實踐發展的要求
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訴求
第二節 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條件
一、創新發展的理論條件
二、創新發展的實踐條件
三、創新發展的主體條件
第三節 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途徑
一、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創新
二、弘揚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優良傳統中的創新
三、借鑒相關成果中的創新
四、立足教育實踐中的創新
主要參考書目(所列參考書目僅供參考)
考試類型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初試參考書目 |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二版) |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編寫組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8年 |
復試參考書目 |
思想政治(品德)課程與教學論 |
孟慶男 馬寶娟 譚詠梅主編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2011年 |
復試參考書目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20年 |
復試參考書目 |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22年 |
加試參考書目 |
現代課程與教學論(第二版) |
黃甫全主編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1年 |
加試參考書目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第5版) |
陳先達主編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19年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