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簡稱寧波材料所)成立于2004年,是由中國科學院、浙江省、寧波市三方共建的浙江省首家中科院直屬科研機構。寧波材料所先后布局了新材料、先進制造、新能源與生物醫(yī)學工程四大領域,打造了材料所本部、慈溪醫(yī)工所、杭州灣研究院、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新材料初創(chuàng)園、浙江工業(yè)技術研究院、岱山研究院“七位一體”園區(qū)布局,建成了省部級以上各類平臺近30個。
寧波材料所以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為導向,堅持“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主線,聚焦磁性功能材料與器件、涉海極端環(huán)境使役材料、高性能纖維與結構-功能復合材料三大主攻方向,開展前瞻性、定向性科技攻關,為空天裝備、海洋工程、能源動力和光電信息等領域提供關鍵材料支撐,引領國際相關領域技術發(fā)展。同時全所布局了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綠色化學與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與系統(tǒng)技術、光電信息材料與器件、生物醫(yī)學材料與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八大研究方向。
目前寧波材料所已構建了完備的科研平臺,全方位服務于科研與研究生教育,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隊伍,海外人才云集,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有院士5人,杰青7人,優(yōu)青4人,國家高層次人才40余人,省部級及以上人才560人次。研究生在讀期間享有豐厚的獎助學金(博士研究生4000-5000元/月,碩士研究生3000-4000元/月),此外,還可申請中科院、材料所各類獎學金和企業(yè)設立的冠名獎學金。
國科大寧波材料學院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直屬二級學院,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為依托,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校本部具有相同的人才培養(yǎng)標準和質量。以小規(guī)模、有特色、國際化為辦學理念,以科教產融合,多學科交叉、多元化培養(yǎng)為辦學方向,為國家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學院將于2022年9月正式運行,致力于培養(yǎng)和輸送新材料領域具有國際視野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復合型科技人才,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
歡迎有志于我國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及生物醫(yī)學工程領域研究的優(yōu)秀學子報考我所2023年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及直博生,凡具備申請條件者均可向我所提出申請。
一、申請條件
1.須獲得推免資格且已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tǒng)”中備案。
2.熱愛科學事業(yè),有較好的科研潛力,道德品質良好,遵紀守法。
3.誠實守信,學風優(yōu)良,無任何考試作弊和剽竊他人學術成果記錄,無任何違法違紀受處分記錄。
4.在大學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優(yōu)異,在學期間專業(yè)主干課無重修科目或補考記錄。
5.外語程度良好,具有較強的外語聽、說、讀、寫應用能力。
6.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7.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guī)定的體檢標準,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二、申請流程
(一)報名及初審
申請人可先登錄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推免生報名系統(tǒng)進行網上報名(http://zhaosheng.ucas.ac.cn/sign_up/TMS/views/index.aspx)。研究生處對申請人網報信息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即發(fā)送復試通知(復試預計安排在9月份上旬進行,具體時間和注意事項請注意研究生處網站相關通知)。
(二)提交材料
申請人須在參加復試時提交以下材料:
必須提交的材料:
1.《中國科學院大學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申請表》(具體格式見附件1,不要更改表格形式)
2.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或院系)出具并加蓋公章的大學本科前3年所修課程成績單(5年制的提供前4年課程成績單);
3. 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績、TOEFL或GRE成績等體現(xiàn)自身英語水平的證明材料復印件;
4. 身份證復印件(含正反面復印)、1寸正身免冠照片;
5. 政審材料,須加蓋公章(由所在學校(學院)出具,格式見附件2。
自愿提交的材料:
1.專家推薦書;
2.在公開發(fā)行的學術刊物或全國性學術會議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或其它原創(chuàng)性工作成果的復印件或證明;
3.大學期間的獲獎證書復印件;
請將材料電子版按照以上順序整理成1個PDF文件(PDF以姓名-學校命名),一并發(fā)送至郵箱zhaosheng@nimte.ac.cn。
(三)復試考核和體檢
面試內容主要包括綜合素質、業(yè)務能力考核,外語聽力和口語測試,體檢和政審。考核以面試為主。
1.綜合素質、業(yè)務能力考核。考生作6分鐘左右ppt報告,主要包括個人簡介、課程學習情況和體會、實驗經歷、項目經驗、個人科研興趣領域等。評委根據報告內容進行提問。主要考查考生的政治態(tài)度、思想品德、人生觀、價值觀、工作學習態(tài)度、團隊合作精神、科研道德及遵紀守法等方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考生對專業(yè)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靈活運用的程度等,了解考生從事科研工作的潛力和創(chuàng)造性。
2.外語聽力和口語測試。以閱讀和口語交流的形式,進行專業(yè)和非專業(yè)英語水平測試。評委針對內容進行提問考核。主要考查考生聽、說的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
3.體檢和政審。擬錄取后組織進行。體檢在二級甲等及以上醫(yī)院進行,體檢報告須有考生本人近期免冠彩色照片,照片和體檢表上加蓋體檢醫(yī)院騎縫章。體檢參照教育部、衛(wèi)生部、中國殘聯(lián)制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文件和教育部辦公廳、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執(zhí)行。
(四)擬錄取
按照“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yōu)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進行選拔錄取。
三、完成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tǒng)中的錄取操作
通過復試并拿到擬錄取通知的考生請務必在9月30日前登錄教育部“全國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tǒng)”(網址:http://yz.chsi.com.cn/tm)完成網上錄取操作。
具體流程如下:
1. 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tǒng)”(網址:http://yz.chsi.com.cn/tm)中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學校代碼:14430),再選擇院系“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院系代碼:174)。
所有推免生均須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tǒng)”填寫報考志愿、電子照片上傳、網上繳費、接收并確認招生單位的復試及待錄取通知。對考生的擬錄取以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tǒng)”中發(fā)送的“待錄取通知”為準。
原則上我所將在2022年10月25日前結束所有推免生的復試錄取工作。
2. 已備案錄取的推免生不得再以統(tǒng)考生身份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生統(tǒng)一入學考試。2023年推免生不再參加碩士研究生網報現(xiàn)場確認。
四、錄取資格復核及錄取通知書發(fā)放
對擬錄取的推薦免試生,將與擬錄取的統(tǒng)考生一起上報教育部審核,審核通過后與統(tǒng)考生同時發(fā)放錄取通知書。
在發(fā)放錄取通知書之前,對接收的推免生近期學習情況進行審查。對擬錄取的推免生(含直博生),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的,取消其錄取資格:
1. 在本科階段最后一學年(四年制的指第七、八學期,五年制的指第九、十學期)學習成績有不及格科目;
2. 畢業(yè)設計(論文)未取得良好及以上成績;
3. 畢業(yè)時未獲得本科畢業(yè)證書或學士學位;
4. 政審不合格;
5. 考試作弊者或違紀(法)受到“警告”以上處分的,或有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違法亂紀行為受到處罰者;
6. 申請人提交的材料有弄虛作假者。
五、直博生申請
我所2023年可在“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物理化學”、“有機化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7個專業(yè)招收直博生。在高校取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錄取為博士研究生(簡稱為直博生),基本學習年限為5年。
1.本年度我所將從招收的優(yōu)秀推免生中擇優(yōu)錄取直博生,直博生不需要參加碩士生入學考試和博士生入學考試。
2.直博生的其他申請程序、面試等,與碩士推免生同步進行。
3.直博生需要提交的報考材料與碩士推免生一致。
六、其它事項
1.“推免服務系統(tǒng)”在復試和擬錄取環(huán)節(jié)均有短信確認和提醒功能,務請準確、翔實地填寫包括手機號碼在內的全部報考信息。
2.申請人憑本人身份證和學生證參加復試,通過復試且各類材料完備真實,其推免資格予以確認。
3.對于擬錄取考生,我所會將擬錄取名單在所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天。
七、聯(lián)系方式
地 址: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中官西路1219號
郵 編:315201
網 址:http://www.nimte.ac.cn
職能部門:研究生處
聯(lián)系人:李老師
電 話:0574-87911122
傳 真:0574-87910728
E - mail:liyanhong@nimte.ac.cn
QQ群:654419156(實名加入)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研究生處
2022年8月16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