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學院是國家公辦、外交部唯一直屬、外交部和教育部兩部共建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外交學院于2017年躋身全國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于2022年進入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我校2023年繼續面向全國招收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
外交學院國際法系承擔法律碩士(法學)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外交學院國際法系是1995年經外交部批準、教育部備案成立的外交學院教學機構,其前身是1960年代初成立的國際法研究所。外交學院是我國最早開設國際法課程的高等院校之一,1955年就成立了國際公法和國際私法兩個教研組。外交學院國際法研究所自1981年起招收國際法碩士研究生,并從1996年開始招收法學專業本科生,從2015年開始招收法律碩士(法學)研究生,在研究生培養和法學學科教學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外交學院的法律碩士(法學)以高起點、國際化、重實踐為要求,由外交學院著名教授和外交部條法司、商務部條法司、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北京市仲裁委員會、涉外律師事務所、大型國企法務部等實務部門的資深涉外法律專家聯合授課。畢業生去向主要為黨政機關、司法系統、高等教育單位、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等,他們在各類機構的優異表現為學校帶來了很好的口碑,報考人數逐年增長。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堅實的法律基礎、嚴謹的法學思維、全面的法律執業能力、良好的法律職業素養,兼具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外交特色鮮明、外語優勢突出,能勝任外交、外事和涉外法律實務工作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涉外法律專門人才。
經過兩年系統的學習,學生應當具備如下能力:
(一)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公民素質。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法律職業道德。
(二)深厚的法學功底。具備廣博的國內、國際法律知識,良好的法律思維能力。
(三)卓越的涉外法律實踐能力。能夠達到外交部、商務部以及其他國家部委機關、涉外機構、國際組織的任職要求。
(四)突出的語言能力。至少能熟練地使用一門外語,查閱專業資料,撰寫各類法律文書,進行涉外談判、訴訟、仲裁,在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中發言。
二、招生專業、招生對象、招生人數
(一)招生專業
專業名稱:法律碩士(法學)
(二)招生對象
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以及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報考)。
(三)招生人數
35人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習方式,學制2年。
四、學費
每生每年人民幣15000元,兩年共計人民幣30000元。
五、培養環節、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培養環節:主要包括課程學習、實務訓練及學位論文寫作。
課程設置:以法學一級學科為基礎,以深化涉外法律課程學習為特色,重視和加強實踐教學環節,著重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主要課程包括: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原理與實務、法律職業倫理等必修課;還有各類基礎專題選修課(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制史、商法、經濟法、國際法、知識產權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突出涉外特色的專題選修課(國際條約法、國際人權法、國際人道法、國際海洋法、國際組織法、國際私法、世界貿易組織法、國際投資法、國際貿易法、國際環境法、海商法、國際金融法、國際稅法、國際民事訴訟法、國際商事仲裁法等);以及實踐教學與訓練課(法律寫作、法律檢索、模擬法庭、模擬仲裁、模擬調解、法律談判、專業實習等)。
總學分不低于54學分:必修課18學分;選修課不低于16學分;實踐教學不低于15學分。
課堂教學集中在1-2學期;實踐教學在第3、4學期進行。實習不少于6個月,實習結束后要求提交實習部門鑒定和實習報告(不得少于6000字)。學位論文5學分。
六、培養方式
(一)按照學習年限要求,全日制脫產學習。
(二)重視和加強實踐教學,著重理論聯系實際的實務能力的培養。
(三)成立導師組,采取集體培養與個人負責相結合的指導方式。導師組應吸收法律實務部門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參加。
(四)加強教學與實踐的聯系和交流,聘請法律實務部門專家參與教學及培養工作。
七、職業道德與職業能力的培養
采用多種途徑和方式開展職業能力的培養。職業能力包括法律職業思維、職業語言、法律知識、法律方法、職業技術等方面的法律職業從業技能,培養內容主要表現為:
(一)培養學生自覺運用職業思維方式和法律原理觀察、分析和解決各種涉外法律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熟練地進行法律推理的能力。
(三)使學生對司法程序和仲裁程序有清楚的了解。
(四)培養學生熟練從事涉外代理業務、非訴訟涉外法律事務以及組織與管理涉外法律事務的能力。
八、考核方式
必修課的考核方式分為考試和考查。選修課的考核方式為考查。
考試和考查均可以采取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法,提倡考核內容的靈活多樣性,重在考察學生將所學專業理論和知識運用于發現、分析、判斷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
九、學位論文撰寫、評閱與答辯
法律碩士必修課和選修課考核合格者方具有學位論文寫作資格。
法律碩士研究生導師應當從學位論文的選題、開題直至提交論文終稿等環節對法律碩士研究生進行全程指導。
法律碩士學位論文采取匿名評閱制。學位論文評閱通過者方能夠進入答辯程序。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由三名或五名法律碩士研究生導師組成,其中一至兩名答辯委員可以是外交學院兼職教授、實際部門或校外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獲得三分之二(含)以上答辯委員同意票者系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應依程序報送外交學院學位委員會表決。
十、學位授予
通過法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且經外交學院學位委員會表決通過者,被授予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外交學院國際法系、研究生部
2022年9月9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