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396經濟類聯考大綱新鮮出爐,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考點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各位同學可以圍繞往年的考研試題,認真去備考。
一、認識邏輯大綱
綜合能力考試中的邏輯推理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對各種信息的理解、分析、綜合和判斷,并進行相應的推理、論證、比較、評價等邏輯思維能力。試題內容涉及自然、社會的各個領域,但不考查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也不考查邏輯學的專業知識。
從邏輯大綱來看,對于考生的考查重點依舊是“邏輯思維能力”,考查方式是通過對于信息的理解分析以及推理論證等,因此對于各位同學來說,重點題型依舊是放在翻譯推理、分析推理和加強削弱。那么接下來我們通過2022年的考研試題來認識一下這幾種重點題型。
【2022】48.“十一”長假,小李、小王、小張三人相約周邊游,他們擬在竹山、花海、翠湖、南山古鎮、植物園、海底世界六個景點。關于這次游覽的方案,三人的意見如下:
小李:我既想逛南山古鎮,又想爬竹山。
小王:如果游覽翠湖,則花海和南山古鎮均不游覽。
小張:如果不游覽翠湖,就游覽海底世界,但不游覽植物園。
根據他們三人的意見,他們三人游覽的經典一定有?
A.花海、翠湖、植物園。 B.花海、竹山、翠湖。
C.竹山、南山古鎮、植物園。 D.竹山、南山古鎮、海底世界。
E.南山古鎮、植物園、海底世界。
題型判定:題干中出現邏輯關聯詞“如果,則”、“如果,就”。因此,本題屬于翻譯推理。
【2022】52.近年來,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圓明園7尊獸首銅像“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馬首、猴首、豬首”通過“華裔捐贈”“國際競拍”“外國友人返還”這三種方式,陸續回歸中國,每種方式均獲得2—3尊獸首銅像,且每種方式獲得的獸首銅像各不相同。已知:
(1)如果牛首、虎首和猴首中至少有一尊是通過“華裔捐贈”或者“外國友人歸還”回歸的,則通過“國際競拍”獲得的是鼠首和馬首;
(2)如果馬首、豬首中至少有一尊是通過“國際競拍”或者“外國友人歸還”回歸的,則通過“華裔捐贈”的是鼠首和虎首。
根據上述信息,以下哪項是通過“外國友人返還“獲得的獸首銅像?
A.鼠首、兔首。 B.馬首、猴首。 C.兔首、豬首。
D.鼠首、馬首。 E.馬首、兔首。
題型判定:題干中有7尊獸首銅像和3種歸還方式,選項是銅像和歸還方式的匹配,此題為分析推理題。
【2022】53.近年來,中國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知識產權置于戰略高位,在各個經濟領域都注重知識產權保護。2022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50萬件,繼續排名世界第一,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對創新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論證?
A.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B.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C.中國正在著力引導知識產權向提高質量轉變。
D.中國將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加大鼓勵專利申報力度。
E.一個國家的專利申報數量越多,說明該國科技實力越強。
題型判定:提問方式是“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論證”,此題為加強支持題。
大家認識了三種重點題型之后,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展開針對性的復習啦。但是我們在了解大綱之后,還需要掌握命題趨勢,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習更有針對性。
以上是邏輯的大綱解析,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寫作大綱。2023年考研對于寫作的大綱也是基本沒有變化的,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二、認識寫作大綱
(1)論證有效性分析
論證有效性分析試題的題干為一段有缺陷的論證,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缺陷與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圍繞論證中的缺陷或漏洞,分析和評述論證的有效性。
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支持結論,論據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文章根據分析評論的內容、論證程度、文章結構及語言表達給分。要求內容合理、論證有力、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2)論說文
1.論說文的考試形式有兩種:命題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每次考試為其中一種形式。要求考生在準確、全面地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材料所給觀點或命題進行分析,表明自己的態度、觀點并加以論證。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觀點明確、材料充實、結構嚴謹完整、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2.命題趨勢
(1)題型分布更加集中。分析推理題目數量超過三分之一。
(2)分析推理題干信息更具隱蔽性,難度大。
(3)題干信息更復雜,干擾信息多。
(4)論證有效性分析材料來源豐富,缺陷識別、理由分析難度增加。
(5)論說文立意角度更開放。
從大綱來看,考點基本沒有變化,但從命題趨勢來看,無論是邏輯還是寫作,難度都在提升。因此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充分了解大綱要求,掌握命題趨勢,最終能考試理想院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