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學科基礎(科目代碼:620)
學科基礎(科目代碼:620)含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三個部分。考生須對照下表,根據報考學院、報考專業要求,選擇兩個部分作答。
報考學院
|
報考專業
|
考試內容
|
公共管理學院
|
土地資源管理(120405)
|
管理學、經濟學
|
公共管理學院
|
城鄉發展與規劃(1204J1)
|
管理學、經濟學
|
公共管理學院
|
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1204Z1)
|
管理學、經濟學
|
公共管理學院
|
公共組織與人力資源(1204Z2)
|
管理學、經濟學
|
公共管理學院
|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120402)
|
管理學、社會學
|
公共管理學院
|
社會保障(120404)
|
經濟學、社會學
|
公共管理學院
|
行政管理(120401)
|
經濟學、社會學
|
公共管理學院
|
應急管理(1204Z4)
|
管理學、經濟學
|
公共管理學院
|
大數據公共治理(1204Z3)
|
管理學、社會學
|
環境學院
|
可持續發展管(1204J2)
|
管理學、經濟學
|
社會與人口學院
|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120402)
|
管理學、社會學
|
教育學院
|
行政管理(120401)
|
經濟學、社會學
|
教育學院
|
教育經濟與管理(120403)
|
經濟學、社會學
|
二、哲學專業綜合(科目代碼:801)
哲學專業綜合(科目代碼:801)含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管理哲學、政治哲學十個碩士專業單元。考生須對照下表,根據報考專業要求,選擇與報考專業對應的一個單元答題。
報考學院
|
報考專業
|
考試內容
|
哲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哲學(010101)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哲學院
|
中國哲學(010102)
|
中國哲學
|
哲學院
|
外國哲學(010103)
|
外國哲學
|
哲學院
|
邏輯學(010104)
|
邏輯學
|
哲學院
|
倫理學(010105)
|
倫理學
|
哲學院
|
美學(010106)
|
美學
|
哲學院
|
宗教學(010107)
|
宗教學
|
哲學院
|
科學技術哲學(010108)
|
科學技術哲學
|
哲學院
|
管理哲學(0101Z1)
|
管理哲學
|
哲學院
|
政治哲學(0101Z2)
|
政治哲學
|
三、勞動科學綜合(科目代碼:803)
勞動科學綜合(科目代碼:803)含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學、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學四個部分。考生須對照下表,根據報考專業要求,選擇兩個部分作答。
報考專業
|
考試內容
|
勞動經濟學(020207)
|
必選勞動經濟學部分,其他部分任選其一
|
勞動關系學(0301J3)
|
必選勞動關系學部分,其他部分任選其一
|
人力資源管理(1202Z1)
|
必選人力資源管理部分,其他部分任選其一
|
社會保障(120404)
|
必選社會保障部分,其他部分任選其一
|
四、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科目代碼:832)
環境科學與工程綜合(科目代碼:832)含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環境科學專業知識和環境工程專業知識三個部分。考生須對照下表,根據報考專業要求,選擇兩個部分作答。
報考專業
|
考試內容
|
環境科學(083001)
|
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環境科學專業知識
|
環境工程(083002)
|
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環境工程專業知識
|
資源與環境(085700)
|
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環境工程專業知識
|
五、國學專題(科目代碼:847)
國學專題(科目代碼:847)含中國哲學史和中國古代文學史兩個部分。考生須對照下表,根據報考專業要求,選擇對應的部分作答。
報考專業
|
考試內容
|
國學(0101J1)
(中國哲學方向)
|
選擇中國哲學史部分作答
|
國學(0501J1)
(中國古代文學方向)
|
選擇中國古代文學史部分作答
|
六、援藏勞動科學綜合(科目代碼:912)
援藏勞動科學綜合(科目代碼:912)含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學、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學四個部分。考生須對照下表,根據報考專業要求,選擇兩個部分作答。
報考專業
|
考試內容
|
勞動關系學(0301J3)
|
必選勞動關系學部分,其他部分任選其一
|
人力資源管理(1202Z1)
|
必選人力資源管理部分,其他部分任選其一
|
社會保障(120404)
|
必選社會保障部分,其他部分任選其一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