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2023年博士研究生(碩博連讀類)網上報名須知已正式發布,請各位研究生在報名前仔細閱讀以下細則。
一、網上報名
1.本次報名僅面向南京大學2023年取得碩博連讀資格的本校在讀碩士研究生?忌埜鶕暾埓T博連讀資格時填寫的申請院系、申請專業、申請博導等申請信息進行網上報名。
2. 網上報名時間: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至2022年12月26日(星期一),截止時間為12月26日17:00。本次報名不收取報名費,考生請務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報名,過時不候,逾期不再補報。
3. 網上報名平臺:請使用最新版Chrome瀏覽器登錄“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s://yzb.nju.edu.cn/main.htm),點擊網頁上方“網上報名”-“博士報名”進入網上報名系統,選擇“碩博連讀”批次進行報名。
4.網上報名時須上傳報考者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無妝彩色頭像電子證件照,具體要求參照居民身份證照片樣式:照片須能如實反映本人近期相貌,不得使用圖片編輯軟件處理過或翻拍的照片;照片背景為純色,不得有文字或水印;照片格式為jpg,大小20k-100k。
5. 請在報名前仔細閱讀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s://yzb.nju.edu.cn/main.htm)公布的《南京大學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專業目錄及報考院系網站公布的碩博連讀招生細則等。
二、網上報名注意事項
1.填寫報考類別時,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請選填“定向”;
2.填寫學籍學歷信息時,最后學位學歷請填寫本科階段所獲得的學位學歷;
3.考生來源請選填“在學碩士”;
4.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獲碩士學位專業、獲碩士學位年月、碩士學位證書編號、獲碩士學位方式、碩士畢業單位、碩士畢業專業、碩士畢業年月、碩士畢業證書編號欄不用填寫;
5. 完成網上報名流程且生成報名號意味著報名成功,請考生及時記錄并妥善保管報名號。
三、報考材料
碩博連讀類考生請于2022年12月28日前,將下列材料提交至報考院系的研究生秘書老師處:
1.《博士學位研究生網上報名信息簡表》:網上報名成功后系統自動生成,請考生打印本表。簡表最后一頁“報考類別為定向的考生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意見”欄非必填,報考院系有相關要求的除外;“鄭重承諾”欄須由考生本人簽字,并由考生所在院系加蓋公章。
2. 考生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復印在一頁上)。
3.獲得兩名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的書面推薦意見(模板見附件1,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下載)。
4. 報考院系碩博連讀招生細則中要求的其他報考材料。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碩博連讀考生請于2022年12月28日前,將下列材料提交至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仙林校區行政北樓911辦公室邊老師):
1. 由考生所在省(市、區)教育廳民族教育處(或高等教育處)蓋章的《報考2023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登記表》(請在右上角用鉛筆注明“碩博連讀、報考院系、姓名、手機號碼”)。
四、其他
1.同一報考批次內,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以生成報名號為準)。如因信息填寫錯誤等原因,確有需要再次報名,待考生再次報名且生成新的報名號后,之前的歷史報名信息將自動作廢。網上報名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2.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考信息(報考院系、報考專業、報考博導、報考研究方向、報考類別、考試科目等)經考生在系統中確認提交后不作修改。請各位考生務必仔細填寫、認真核查,確保所有信息準確無誤。凡不按要求報名及提交材料、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提供虛假材料而造成考生不能參加初試、復試或被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3.請考生密切關注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s://yzb.nju.edu.cn/main.htm)及報考院系官網,及時了解博士研究生招考流程及結果?忌煽兊韧ㄟ^報考院系網站查詢。博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由研究生院于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網進行統一公示。公示期結束后,擬錄取名單將上報教育部審核,正式錄取名單以教育部審核結果為準。
4.博士報名過程中,關于網報系統的相關問題請咨詢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牛老師025-89683251;張老師025-89683299);關于院系招生政策、導師招生情況等,請在報名前咨詢報考院系,咨詢電話詳見附件2。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
2022年12月16日
歡迎報考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
■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s://yzb.nju.edu.cn/main.htm
■微信公眾號:南大研招(njuyzb)
■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025-89683251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