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如果在復試環節達到復試分數線,符合復試條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參加復試的,或由于招生計劃的限制在第一志愿單位未被錄取,招生單位將負責把其全部材料轉至第二志愿單位,這個過程即為考研調劑。考研調劑對于考生而言,是鳳凰涅槃,重生機會在此一舉,若能積極主動爭取機會,照樣能如愿以償,邁入研究生的大門。以下簡述考研調劑的基本步驟,希望考生在復試失意時,能夠及時調整心態,抓住先機,以勇敢堅定的心態,主動出擊,尋找出路,未來便在掌控之中。
第一,在未通過第一志愿單位的復試,或是已通過國家線而未能接到第一志愿單位發出的復試通知,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查詢復試調劑的相關信息,比如有哪些學校還有招生名額,哪些專業與初試專業考試科目相同或是相近以便于專業調劑,這些都是重要的調劑信息。考生可以將注意力放在西部院校或者往年調劑名額較多的院校上,也可以關注本校的招生名額。西部學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報考的人數歷年較少,但學校的綜合實力較強,對考生而言仍是不錯的選擇。考研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考生應著重關注這些區域學校的調劑信息。考生的母校也是關注的重點,一來打探消息便利,二來母校與考生有較多的情感聯系,本校若有空余招生名額會優先照顧本校學生。
第二,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找到有空余名額的招生單位后,考生可以到各高校研究生院(即研招辦)下載調劑申請表,填寫個人信息。在寫作調劑申請時應注意簡潔明了,可以附帶介紹自己的專業背景或學術成果,比如參與社會實踐,科學實驗或發表的論文,言辭懇切,重點突出;切忌調劑申請內容過于龐雜,沒有重點,廢話連篇。
第三,擬調劑考生將申請材料寄送給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研招辦。考生應盡量多寄送調劑申請予多個學校,普遍撒網,最后才能多撈魚,這樣考生調劑成功的幾率將大大提升。考生需要通過電話或者直接與調劑單位面談這樣的形式獲取對方招生信息,并告知對方自己有調劑的請求希望對方能接受,然后寄給對方自己的申請材料,以后記得經常聯系看申請材料對方是否收到,不要通過電郵形式與對方聯系,或一次電話后就不再主動聯系對方,這樣對方也可能會逐漸忽略你的存在。
第四,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研招辦審核后發接收調劑函至考生原報考單位。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研招辦在審核考生資格后,若考生符合該單位復試條件可以寄發調劑函至考生原報考單位,以便于將考生的報考資料調至本單位。這個過程考生可以電話以詢問的態度提示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研招辦盡快落實調劑函寄送原報考單位,讓自己安心,也可以確定時間來準備擬招生單位的復試科目。
第五,擬調劑考生向原報考單位申請調劑。考生在明確已經獲得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許可之后,應及時主動的與原報考單位取得聯系,告知招生辦自己的實際情況。并表達希望原報考單位在接受到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的調劑函后能及時轉寄報考資料,即考生的考試試卷等資料。
第六,原報考單位同意并轉寄報考資料。第一志愿單位未錄取考生,本應由第一志愿單位招生單位負責把其全部材料轉至第二志愿單位,但學校的研招機構招生事務繁瑣,往往沒有時間和精力特意去做這件事情,即使會做在時間上也會延緩,所以考生一定的主動出擊。考生可以自己把從調劑院校拿到的相關材料,直接遞交到原報考單位以調出自己的報考資料。
第七,擬接受調劑的招生單位研招辦接收擬調劑考生的報考資料并通知考生參加復試。
通過考生自己努力,在明確考生的報考資料已經送達擬接受調劑單位并被接受以后,當然這個過程考生可能電話打到手軟,嘴皮子磨掉一層皮,但只要一切如愿進行,便都是值得的,
考生應在第一時間關注調劑單位的復試內容并著手認真進行復試準備。此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考生的專業知識、科研潛力以及綜合素質等是復試考查的重點。調劑學校在名額雖有空缺但是可選擇人數可觀的前提下,看重的仍是考生自身的素質與能力,所以考生不能馬虎必須認真對待。
第八,錄取與調檔。考生若通過調劑單位的復試,調劑單位就會發出錄取通知并進行調檔。考生的調劑到此宣告成功落幕。
縱觀整個調劑過程,考生的主動出擊是關鍵,收集調劑信息并及時與調劑單位和原報考單位取得聯系是重要的手段,若想在首次復試失利的不利境況下,反敗為勝,就得樹立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和信心,那么未來就是光明的,前途仍是遠大的,希望考生在不得已調劑是最后都能得愿所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