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806系統工程
參考書為《系統工程理論、方法與應用》(第二版),汪應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系統與系統工程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系統的概念、系統工程的發展過程。使學員達到:
1.掌握系統和的系統工程基本概念;
2.懂得系統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3.了解系統工程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二)系統工程方法論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系統工程方法論、系統工程的方法步驟及實施程序。使學員達到:
1.掌握系統工程方法論的基本步驟;
2.懂得系統工程方法論各環節的作用與相互聯系;
3.了解各類系統工程分析報告的特點與應用場合。
(三)結構模型化技術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解釋結構模型法(ISM)、解釋結構模型法應用。使學員達到:
1.掌握鄰接矩陣和可達矩陣的計算方法;
2.懂得解釋結構模型法的基本思路和作用;
3.了解解釋結構模型法的應用前景和方法缺陷。
(四)分析模型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分析模型的概念和分類方法、建立分析模型的基本工具和方法。使學員達到:
1.掌握建立分析模型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2.懂得各種分析模型的作用。
(五)系統仿真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系統仿真的概念和分類、離散事件系統仿真、仿真數據分析、系統動力學。使學員達到:
1.掌握系統仿真的概念和分類;
2.懂得離散事件系統仿真、仿真數據分析、系統動力學的實際作用和基本目的;
3.了解離散事件系統仿真、仿真數據分析、系統動力學建模的基本過程和應用場合。
(六)系統評價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系統評價的基本步驟、系統評價的理論和方法、費用效益分析、關聯矩陣法、關聯樹法、可能滿意度法、層次分析法、模糊評價法。使學員達到:
1.掌握系統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2.懂得各類系統評價方法的作用和應用場合。
(七)決策分析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效用值概念和效用值函數、決策樹、信息價值分析、決策支持系統、沖突分析。使學員達到:
1.掌握決策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環節;
2.懂得效用值、效用值函數、決策樹、信息價值分析、決策支持系統、沖突分析基本概念和作用;
3.了解決策支持系統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構成。
(八)戰略研究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戰略的概念和戰略研究的意義、戰略研究的內容、戰略研究方法論。使學員達到:
1.掌握戰略的基本概念;
2.了解戰略研究的內容和方法論。
(九)系統工程應用
本部分內容主要列舉幾個典型案例。使學員達到:
熟悉系統工程理論與方法在幾個典型案例中的應用情況。
(十)系統工程綜合作業
本部分內容主要根據目前或未來學員可能面臨的系統問題,讓學員自擬題目,然后應用系統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圍繞選題進行系統綜合分析與評價。使學員達到:
掌握應用系統工程的基本方法。
821 交通運輸工程學
參考書為《交通運輸工程學》(第二版),沈志云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一)交通運輸系統規劃
1.熟悉交通運輸系統規劃的基本概念;
2.掌握公路、水運、鐵路和航空交通系統規劃的目的任務、需求和評價等基本知識點;
(二)智能運輸系統
1.了解智能運輸系統的產生與發展、國際發展趨勢;
2.掌握定位系統、交通流誘導系統、交通通信系統、電子收費系統、鐵路、水路、航空智能運輸系統的基本概念;
3.掌握智能運輸系統的評價標準和方法。
(三)鐵路運輸系統
1.了解鐵路運輸技術經濟特征、高新技術及發展趨勢;
2.熟悉鐵路運輸設施設備的組成與作用原理;
3.掌握鐵路運輸工作組織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四)公路運輸系統
1.了解公路運輸技術經濟特點、現狀與發展趨勢;
2.基本熟悉公路通行能力、公路運輸設施、汽車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五)水路運輸系統
1.了解水路運輸技術經濟特點、現狀與發展趨勢;
2.熟悉船舶與水運基礎設施的組成與作用原理;
3.掌握港口裝卸工藝、船舶運輸組織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六)航空運輸系統
1.了解航空運輸技術經濟特點、現狀與發展趨勢;
2.熟悉航空運輸設備與設施的組成與作用原理;
3.掌握航空運輸管理與空中交通管制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七)綜合運輸與多式聯運
1.了解綜合運輸體系構成和綜合運輸布局與規劃的基礎知識;
2.熟悉集裝箱運輸的特點、箱型系列與運輸組織方法;
3.掌握多種運輸方式聯運的組織形式與方法。
822 管理學
參考書為《管理學》,許慶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 緒論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管理的含義、性質和作用,管理學的特點、學科體系,管理思想與理論發展歷史,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管理者的含義、類型、技能。采取理論提示、課堂討論的形式實施。使學員達到:
1.了解管理學的特點、學科體系;
2.理解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管理理論的發展歷程;
3.掌握管理的含義、性質和作用,管理者的含義、類型、技能及管理者的活動。
(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則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相應的原則。采取理論提示的形式實施。使學員達到:
1.了解系統原理、動態原理、“人本”原理、責任原理、效益原理的含義;
2.理解系統原理及相應的原則;動態原理及相應的原則;“人本”原理及相應的原則;責任原理及其相應的原則;效益原理與價值原則。
(三)管理的職能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管理的計劃職能、組織職能、領導職能、控制職能。采取理論提示、課堂討論的形式實施。使學員達到:
1.了解計劃的類型,組織的含義及組織設計原則,領導者的素質,控制的方法;
2.理解計劃與計劃工作,計劃的原理,組織結構的類型,組織變革,激勵的過程,激勵的內容型理論、過程型理論,控制的含義、類型與控制系統的構成;
3.掌握計劃的編制步驟,目標管理的含義、步驟,組織設計的步驟,組織文化含義、特點,領導含義、方式及理論,控制的原理。
(四)預測技術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預測的基本概念,預測的一般程序,預測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采取理論提示的形式實施。使學員達到:
1.了解預測的基本概念;
2.理解預測的一般程序;
3.掌握德爾菲法、時間序列分析法、一元線性回歸分析法。
(五)決策技術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決策的基本概念,決策的原則和一般程序,確定型、風險型、不確定型決策技術。采取理論提示、精講例題的形式實施。使學員達到:
1.了解決策的含義、類型及程序;
2.理解決策的原則和一般程序;
3.掌握確定型、風險型、不確定型決策技術。
(六)網絡計劃技術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網絡圖的繪制,網絡時間計算及關鍵路線的確定。采取理論提示、精講例題的形式實施。使學員達到:
1.了解網絡計劃技術的產生及其特點;
2.理解網絡圖的基本內容,繪制網絡圖的原則;
3.理解網絡時間計算及關鍵路線的確定,網絡圖的優化。
(七)未來管理
本部分內容主要研究管理體系面臨的變革,管理的新模式,未來管理理論和實踐所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采取理論提示的形式實施。使學員達到:
1.了解管理體系面臨的變革,管理的新模式;
2.理解未來管理理論和實踐所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