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今年的就業壓力特別大,前段時間參加在學校體育館舉行的萬人招聘會,一家快遞公司來招聘,200多人投簡歷,但最后只要十個。還有山東航空公司的招聘展位前圍滿了人,但他們只要90多個人。”山東大學國際關系專業研三學生高文文,從去年9月一開學就踏上了求職之路。她告訴記者,到現在還沒有簽約。
正是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高峰期,4月18日,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2014年我省高校畢業生數量預計達到52萬人左右;其中非師范類畢業生47.1萬人,截至3月底,共有2.5萬人落實了就業崗位,總體就業率約為5.32%,低于上年同期0.11個百分點。從當前的大環境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走勢來看,我省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諸多挑戰,不容樂觀。
高文文比較傾向于到國企應聘,因為“有保障,待遇好”,但如果有適合自己的崗位,民企外企都可以考慮。“山大研究生的‘招牌’有一定優勢,但我們專業理論性很強,個人在學校參加的活動很少,社會實踐也不多,一些單位要求在學校是班干部或是黨員,或者是在學生組織中任主席等,就會受到限制。”小高說,雖然會有壓力,但如果擺正心態,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省人社廳方面介紹,從現有在校生規模來看,整個“十二五”期間,我省高校畢業生總量每年將維持在50萬人左右,一直處于高位態勢運行。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也進入快速增長期,就業壓力在較長時期內依然存在。
記者近日參加了幾場招聘會,一些綜合型招聘會現場“人山人海”的現象不時上演,尤其是一些知名的企業,招聘展位前圍得水泄不通。前段時間,一家保險類央企山東分公司招聘6個醫學專業畢業生,招聘信息一出,竟然引來300人報名,競爭激烈程度不亞于公務員考試。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本質上是一種結構性矛盾。從供給看,高校畢業生占適齡勞動人口的比例逐年加大,從全國來看已經占到新成長勞動力的半數以上,我省的這一比例還要高。”省人社廳高校畢業生就業處相關負責人分析,“從需求來看,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正處攻堅克難時期,新興產業發展所創造的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與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還不協調、不匹配。”
當前的現狀是,生產操作型崗位過剩,高技術含量和現代服務業等優質崗位明顯不足,造成供需脫節,出現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現象。同時,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受多種因素制約,還不能根據就業市場變化及時進行動態調整,大學生培養方式也存在結構雷同、層次不夠分明等問題。以上矛盾交織存在,造成供需對接不暢,進一步加大就業壓力。上述負責人認為,適合高校畢業生的新的就業增長點需要加快培育。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