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七章的主要內容,但是在2014年的研究生入學考試考題中,對于毛中特的材料分析已經考查了改革開放的問題。根據不重復命題的規律,其再次考查材料分析的幾率是比較小的,可以作為選擇題的重要考點。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面對復雜的局勢,一些人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缺乏信心,對改革開放提出疑問,對黨的基本路線產生動搖。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視察,對中國的改革發展談了很多想法。此后整理而成的近8000字講話稿,被稱為“南方談話”。其主要內容有:
第一,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的提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聯系起來,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突破,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第二,闡明了社會主義本質。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本質論,一是突出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二是突出了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
第三,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論斷。鄧小平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我國的經濟發展,總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臺階”。他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高科技領域,中國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第四,提出判斷改革開放和各項工作成敗得失的“三個有利于”標準。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五,強調加強黨的建設。鄧小平指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
第六,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和前途。鄧小平強調:“我們搞社會主義才幾十年,還處在初級階段。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決不能掉以輕心。”
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在重大歷史關頭,科學地總結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明確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人事問題,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構成了兩個宣言書,在鄧小平理論中占據及其重要的地位。同時,鄧小平南方談話是毛中特和史綱的交叉部分,在2015考研備考中要加強重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