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復試通知單如何下載?(調劑考生不需要)
答:右鍵“打印”,點擊“Print to PDF”即可下載。
2.學生證未注冊完全,該如何處理?
答:注冊章(入學至當前學期)不齊全或因使用電子學生證而無法掃描學生證注冊頁信息的,可用學校學籍部門開具的在讀證明替代。
3.往屆生如何提供本科歷年成績單原件?
答:
教務主管部門出具的紙質/電子成績單(需內容完整,與人事檔案內材料一致)
從個人人事檔案中復印的成績單
以上形式的成績單加蓋公章后均視為與原件等效,考生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提供成績單的途徑。
4.目前提供四六級證書原件有困難,該如何處理?
帶有四六級成績的本科歷年成績單原件
本科高校教務處開具的四六級成績證明(包括在成績查詢界面的截圖上加蓋教務處公章)
登錄教育部考試中心綜合查詢網(http://chaxun.neea.edu.cn)直接申請補辦原件
以上均可作為提交四六級證書或成績證明的補充方式。無成績的可以其他英語水平證明材料替代,或不提供此項材料。
5.提供其他證書類原件有困難,該如何處理?
答:只要發證單位或本科高校可以證明有效性的材料,均可作為替代。此項僅是展現個人實力的一個視角,確無此項的可以不提供。包括前述材料在內,所有材料在提交過程中重在內容真實,避免后期因審核原件不通過而影響錄取結果。
6.還要準備筆試內容嗎?
答:本年度招生章程中按科目設置的筆試考核內容會融入更綜合且更適合網絡遠程考核的面試中,不再專設筆試。復試考核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理論、專業素質和能力、科研和創新能力、外語聽說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整體約20分鐘,請考生充分準備,盡量全面地展現個人實力。
7.需要做自我介紹嗎?
答:不需要,考生的個人綜合情況在資格審查材料中已有體現,復試考核現場全程不得體現個人和院校信息。按要求需事先提交研究計劃的考生,重點就研究計劃準備3分鐘陳述。在問答環節,考生可以盡情發揮,充分表現,但同樣不得體現個人和院校信息,時長一般不超過10分鐘。建議考生做好充分準備,并合理分配時間,以呈現最佳狀態。
8.需要準備草稿紙嗎?
答:在面試過程中,考生應確保視頻中全程可見雙手,且桌面無筆、草稿紙,無論是陳述還是回答,都應像近距離面談一樣自然、從容。
9.pad可以作為復試面試中的主機位或輔機位嗎?
答:建議使用帶高清攝像頭和麥克風的筆記本電腦作為主機位,pad如果能正常下載并使用規定軟件和面試系統的話,也是可以使用的。無論采用何種設備,根本目的是保障復試順利完成。
10.復試過程中可以使用耳機嗎?
答:按照要求,考生本人正對設備攝像頭時,不得遮擋面部、耳朵等部位,原則上網絡遠程復試全程不得使用耳機。在設備調試或復試過程中時,如確實出現因音響外放引起嚴重回聲、嘯叫等影響復試效果的情況,經復試小組批準后,才可使用耳機。
11.實際錄取數和之前公布的擬招生數會有差別嗎?
答:學院將根據教育部實際下達的招生數、各專業生源情況及復試情況執行錄取,最終各專業實際錄取名額可能和擬招生數有差別。
12.接收調劑的會計專業03、04方向有什么要求?應屆生可以報考定向就業類別嗎?
答:進入調劑服務系統準備調劑會計專業03、04方向的考生一志愿報考專業應為會計(125300)或審計(025700)。
會計專業03、04方向學習方式為非全日制(通常為周末上課),就業方式為定向就業,學費總額為12.8萬元(人民幣)。應屆生可以報考,但需要在錄取前與工作單位及我院簽署定向培養三方協議。
就定向就業考生而言,考生被錄取后,其檔案、人事、戶口、工資關系不轉入我院。在讀期間,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不參加上海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不享受國家助學金,畢業時不納入就業計劃(無派遣證及報到證)。我院不支付其各類補貼及醫療等費用,不解決其住宿。詳見本年度招生章程https://www.snai.edu/master/list_1680.aspx。
13.調劑考生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答:第一批調劑復試工作擬安排在4月6日以后,復試形式為網絡遠程形式,復試內容、分值、需提交的材料等要求參見官網調劑公告,請調劑考生認真閱讀本年度復試辦法、實施細則、調劑公告、常見問題等信息https://www.snai.edu/ssszsKD/list_327.aspx,提前做好網絡遠程復試的各項準備。
在調劑服務系統上報考我院的考生,需密切關注調劑服務系統內通知,并保持手機聯系暢通,復試材料提交截止期以調劑服務系統內復試通知為準。如已接受復試通知卻在復試前準備放棄,請通過郵件(master@snai.edu)方式及時聯系研招辦,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證明本人身份,并注明“自愿放棄復試資格,申請解鎖志愿”。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