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夏令營簡介
—— Introduction of Summer Camp ——
深圳大學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將于2023年7月舉辦“2024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本次夏令營面向全國招收營員,通過名師講座、專業介紹、師生互動等活動,增進優秀大學生對深圳大學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的了解,促進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有志于從事人工智能、智慧醫療、數據科學、運籌優化、創新創業實踐和研究的同學選擇未來學科方向。夏令營期間將開展2024年深圳大學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宣傳工作。
一、學院簡介
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Greater Bay Are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簡稱 GBAI3)由深圳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于2018年7月聯合發起成立。集合深圳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優質資源,吸收國際頂尖高校和企業加入,搭建創新人才培育、科技創新以及高科技創業孵化平臺。深圳大學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提出“一體兩翼三區四方五高”的辦學理念,即以深圳大學雙創教育為主體,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及國際四大灣區,整合深圳大學、粵港澳地區大學及國際灣區大學優質資源,融合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工程管理等優勢學科師資力量,結合高校、政府機構、創投孵化、企業產業創新四方優勢,充分運用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關于招才引智和人才支持政策,為國際化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遇,致力于成為高層次雙創人才培養、高水平雙創理論與實踐研究、高規格國際雙創資源對接、高價值大灣區項目孵化、高質量深港高等教育合作的綜合型創新創業平臺。
二、招生專業介紹
專業一
數字智能創新與創業管理專業
全日制學術碩士研究生招生
不同于傳統的管理類專業培養體系,本學科學術碩士研究生培養立足于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充分發揮多學科資深教師在大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創業服務管理等領域的豐富技術與實踐優勢,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研究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具有高準確率、動態響應、資源結構優化的智能解決方案,探索多元化創新應用場景,如智慧運營、智能輔助診斷、智慧城市管理、商業智能等,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創新創業實踐。
專業二
人工智能專業
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
深圳大學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聯合計算機與軟件等學院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碩士研究生項目,旨在培養一批符合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需求、靈活運用人工智能與管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產業實際問題的人工智能交叉型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工智能專業所屬的深圳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是廣東省重點學科與國家特色專業。2022年以全球第62名排位成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在2022ARWU軟科排名中,計算機全國排名第18名,位列全國前10%,在USNews 2023世界大學排行榜上,計算機學科世界排名110位,國內排名第27位,廣東省第3位。
三、培養特色
交叉創新人才沃土
依托學院在文理滲透、理工交叉、醫工融合方面的平臺優勢,聚焦技術創新的前沿應用與成果轉化,融合先進的創新創業管理機制,構建拔尖創新型人才培育沃土。
創新創業人才渡口
依靠與深圳市衛生健康發展研究和數據管理中心聯合成立的健康大數據智能分析與戰略創新實驗室平臺、與美國硅谷高創會簽訂的“大灣區—硅谷之窗”合作協議平臺、與深圳科創學院合作設立的雙創高端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平臺,創新創業研究中心、國際創客中心等多方平臺,搭建創新人才培養與產業應用實踐的橋梁,為高新產業輸出復合型人才,打造開放式、全球化的國際創新創業人才渡口。
資源融合人才基地
發揮導師團隊多學科交叉研究背景與豐富產業應用經驗的優勢,針對大灣區復雜產業瓶頸問題,例如,智慧交通一體化融合問題,智慧醫療地域性特色問題,智能制造產業核心驅動問題,智慧互聯產業服務設計問題,基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開發創新解決方案,筑建學科資源交叉融合基地。
團隊合作人才樞紐
背靠項目資源充足團隊,基于學科交叉平臺,助力企業科技研發與應用落地。導師團隊主持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軟科學項目等25項研究課題,鑄造團隊合作研究探索樞紐。
四、往屆招生與畢業生情況
1、往屆招生情況
往屆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數字智能創新與創業管理全日制學術碩士研究生項目中,985、211高校生源數占比超42%;人工智能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項目中,985、211高校生源數占比超25%。
2、往屆畢業生情況
學生科研成果
往屆畢業生科研成果碩果累累,平均每名學生畢業前可收獲3項科研成果,包括高水平論文、國家發明專利、軟件著作等。例如,劉佳同學,在讀期間共發表13篇高級別全英文論文,其中4篇被SCI收錄,并獲得ICSI最佳論文獎(Special Session);劉倩穎同學,在讀期間參與撰寫并發表10篇全英文論文,其中包括已公開發表的SCI檢索國際期刊論文3篇、EI收錄7篇(其中6篇在本領域頂級的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畢瑩同學在讀期間,發表11篇高水平全英文論文、4篇高水平中文論文,其中2篇被SCI收錄,7篇被EI收錄等。
同學們在導師的帶領下,積極參加學術活動,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獲得論文宣講機會與最佳論文獎,大大提升了學術視野,豐富了學術經歷。
五、具體安排
1、日程安排及費用
1.舉辦時間:2023年7月11日至7月13日
2.招生人數:30人左右
3.日程安排:查看原文
4.費用:
本夏令營不收取學費,課程資源、學習材料由學院統一安排,免費提供。
學院為參營學員免費提供食宿。
完整參加本夏令營的學員,可獲得結營證書。
對表現優秀的學員,如最終推免申請我院碩士研究生,可優先錄取。
2、報名時間
即日開始,2023年6月28日截止。
3、招生對象
擬于2024年畢業的優秀應屆本科生且有志報考2024年研究生的同學,專業不限(聚焦運籌優化、人工智能、智慧醫療、數據科學、創新創業等核心領域,鼓勵計算機、數學、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系統工程、工業工程、管理、經濟等相關專業背景的學生申請)。
本科過往學期總評成績在該校同年級本專業排名前20%,具有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的高校優先。
學術研究興趣濃厚,有較強的探索、創新意識和專業能力,有志于從事運籌優化、人工智能、智慧醫療、數據科學、創新創業等領域的工作。
身心健康、誠實守信,學風端正,未受過任何處分。
4、申請材料
請通過官方報名鏈接報名:
http://ehall.szu.edu.cn/yz/ybm
建議使用電腦端谷歌瀏覽器(Google Chrome)打開網址進行報名。
我院收到申請后,將組織評委進行選拔,通過郵件或短信方式通知錄取結果。
學員須按照系統要求,上傳以下附件材料:
有效期內的身份證和學生證(每學期均須蓋注冊章);
本科成績單(前五學期成績,須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
外語水平證明材料(如英語六級、托福、雅思成績單復印件等);
能證明申請人資質的其它材料,如獲獎證書、發表的代表性作品、論文和參與課題研究的成果等。
附加材料(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提交):
個人簡歷一份(一頁);
研究計劃一份,介紹本人專業背景、從事過的研究工作以及攻讀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研究計劃等(千字以內)。
5、聯系方式
關于本次夏令營活動,
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
電子郵箱:gbai3_szu@163.com
QQ群:551743436
報名以官方鏈接確認為準:
http://ehall.szu.edu.cn/yz/ybm
報名后如有具體問題,
可以通過QQ群和郵箱進行聯系。
我們熱忱歡迎有志于上述研究方向的同學報考深圳大學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研究生!
更多詳細信息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pjJMmv5q8QvlZzNvidkw0A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