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學科深度交叉融合,7月10日-11日,由化工學院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舉辦的2023年“先進材料與綠色化工”研究生暑期學術論壇在我校逸夫樓舉行。校黨委辦公室主任侯宇,研究生院院長杜文莉、副院長劉濤,化工學院黨委書記朱學棟、院長李春忠、黨委副書記段學志、副院長劉殿華、周興貴、凌昊,材料學院黨委書記袁媛、副院長胡彥杰及教授代表李永生出席本次論壇。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江西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企業的百余位專家學者、師生代表受邀出席本次論壇。論壇開幕式由李春忠主持。
杜文莉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作為新中國第一所以化工特色聞名、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建校71年以來,始終堅持與國家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與新中國化工事業齊發展,積極探索一流大學發展之路。本次論壇邀請了化工、材料領域眾多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著名專家、學者,運用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圍繞先進材料與綠色化工的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開展研討,必將提高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的意識,成為我校研究生學術交流的新品牌。
論壇學術報告由李永生、袁媛、胡彥杰、劉殿華和陳靈分段主持。清華大學魏飛教授、上海師范大學萬穎教授、江西理工大學帥詞俊教授、浙江大學劉平偉研究員、復旦大學徐華龍教授、上海大學張登松教授、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孫楠楠研究員、東華大學邱鵬鵬研究員、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燕紹九研究員、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鐘良樞研究員等10位專家學者和優秀研究生代表,圍繞各自的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遇到的挑戰以及發展機遇等熱點問題,為論壇帶來了精彩紛呈的主題報告。參會師生圍繞報告主題積極發言,進行了激烈的學術思想交流和碰撞,呈現了一場豐富的學術盛宴。
袁媛在總結發言中感謝與會的專家學者對華理學科發展的幫助和支持。她指出,探討先進材料和綠色化工的深度交叉融合,既是培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以學科建設推動解決國家、社會發展戰略需求的重要舉措。此次論壇報告內容豐富,為師生搭建了一個廣泛交流的平臺,有助于打破學科研究邊界,開闊視野,啟迪智慧,促進學術創新,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法。
論壇閉幕式上,朱學棟宣讀優秀研究生學術報告獲獎名單,并為獲獎學生頒獎。
7月11日,學校聯合上海化學工業區開展了“先進材料與綠色化工”暑期學術論壇的企業調研活動,近百位師生共同走進園區,參觀了上海化工區展示館、國際化工新材料創新中心、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在化工區展示館中,同學們了解了上海化工區的總體規劃、發展歷程以及取得的卓越成就,對化工區所采取的高質量發展舉措和創新特色產業的成果感到非常欽佩。在創新中心內,師生們了解到INNOGREEN創新綠洲的特點和未來發展方向,對其在綠色技術和創新領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巴斯夫化工公司副總經理邵旭東作為華理“學長”親自接待了師生一行,以座談分享結合車覽的形式為大家從多角度介紹了企業的整體情況。在賽科公司,曲煥濤經理、范文普經理向師生們詳細介紹了企業的總體情況、生產流程、安全環保管理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并開展座談交流,互動精彩,反響熱烈。
本次論壇以“先進材料與綠色化工”為核心,聚焦高端、交叉學科研究和研究生人才培養,旨在培養更符合市場需求、更高素質、更具實用性的材料和化工復合型人才,為全國同類工科院校的研究生人才教育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