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綜合(346)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學校體育學三部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詳細考試內容和參考書目見下表。
科目代碼:346 科目名稱:體育綜合
運動生理學
考試范圍:
一、緒論
生命活動基本特征,機體內環境與穩態,人體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反饋與前饋。
二、肌肉活動
細胞生物電現象,肌肉收縮原理,肌肉收縮的形式與力學特征,肌纖維類型與運動能力。
三、能量代謝
人體能量的供給,人體能量代謝的測定,運動狀態下的能量代謝。
四、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
內耳的平衡覺功能,神經系統對姿勢和運動的調節。
五、內分泌與激素
內分泌與激素,主要內分泌腺的功能,運動與內分泌功能。
六、免疫與運動
運動與免疫的慣性系。
七、血液與運動
血液的組成與特性、血液的功能。
八、呼吸與運動
肺通氣,肺換氣和組織換氣,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呼吸運動的調節。
九、血液循環與運動
心臟生理、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動的調節、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十、排泄
腎臟在維持水和酸堿平衡中的作用,運動對腎功能的影響。
十一、身體素質
力量素質,速度素質,無氧耐力素質,有氧耐力素質
十二、運動與身體機能變化
賽前狀態與準備活動,進入工作狀態與穩定狀態,運動性疲勞,恢復過程,脫訓與尖峰狀態訓練。
十三、運動技能的形成
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
十四、年齡與運動
兒童少年與運動,老年人與體育鍛煉。
十五、肥胖、體重控制與運動處方
身體成分概述,肥胖與體重控制,運動處方
十六、環境與運動
冷熱環境與運動,熱環境與運動。
參考書目:
《運動生理學》鄧淑勛 王健 喬德才 主編,2015年4月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運動訓練學
一、運動訓練學導言
運動訓練與運動訓練學,不同層級的運動訓練理論體系,運動訓練構成要素的理論體系。
二、運動訓練的辯證協同原則
運動員競技能力構成、變化與表現的基本規律,基于辯證協同思想的運動訓練原則體系,導向激勵與健康保障訓練原則,競技需要與區別對待訓練原則,系統持續與周期安排訓練原則,適宜負荷與適時恢復訓練原則。
三、運動員競技能力及其訓練
運動員體能及其訓練,運動員技術能力及其訓練,運動員戰術能力及其訓練,運動員心理能力及其訓練,運動員知識能力及其訓練。
四、運動訓練方法及其應用
運動訓練方法概述,運動訓練控制方法,操作性訓練方法,運動訓練基本手段。
五、運動訓練負荷及其設計與安排
運動訓練負荷概述,運動訓練負荷的設計基礎,運動訓練負荷的設計與安排,運動訓練負荷的監控與評定,運動訓練負荷的項群特征。
六、運動訓練過程與訓練計劃
運動訓練過程的基本構架,運動訓練計劃的制訂與實施,運動訓練過程的調控。
七、教練員職責與教練行為
教練員的認知,教練員的執教,教練員的知識與能力,教練員的領導行為
《運動訓練學》田麥久主編,2017年4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學校體育學
一、學校體育的歷史沿革與思想演變
國外學校體育的起源與發展,我國學校體育的起源與發展。
二、學校體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體育與學生身體發展,學校體育與學生心理發展,學校體育與學生的社會適應,學校體育與學生動作發展。
三、學校體育的功能與目標
學校體育的功能,學校體育的時代使命,學校體育的目標。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要求。
四、體育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概述,體育教學目標的結構,體育教學目標的制訂。
五、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內容概述,體育教學內容的來源,體育教學內容的選用。
六、體育教學原則與方法
體育教學原則,體育教學方法。
七、體育教學評價
體育教學評價概述,體育教師的教學評價,體育學習評價。
八、體育教學設計
體育教學設計概述,體育教學設計的類型。
九、體育課
體育課的類型、結構,體育教學組織,體育課學法指導,體育課的運動負荷與密度,
說課與模擬上課。
十、課外體育鍛煉
課外體育鍛煉概述,課外體育鍛煉的形式,課外體育鍛煉的實施。
十一、課外體育訓練與競賽
課外體育訓練,課外體育競賽。
十二、體育教師
體育教師概述,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體育教師教育,教師的專業標準與資格制度。
十三、學校體育管理
學校體育的管理體制,學校體育的政策法規制度,學校體育工作管理。
《學校體育學》楊文軒,張細謙,鄧星華主編,2016年2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