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榆林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考試科目
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333 考試科目名稱:教育綜合
一、考試要求
掌握教育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學四門教育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教育實際問題。
二、考試內容
(一)教育學部分
1.教育學概述。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2.教育的概念及本質。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教育的發展階段;古代教育及現代教育的特點。
3.教育與人的發展。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影響人身心發展因素及其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教育在人發展中主導作用的體現。
4.教育與社會發展。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及文化對教育的制約與影響;教育的社會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5.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個人本位論、社會本位論,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我國教育目的的精神實質。
6.學校教育制度。學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學制的類型;我國學校教育制度的歷史演變;我國現行學校教育制度的形態;我國學制的改革趨勢。
7.課程。課程、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的概念;學科中心課程論、經驗中心課程理論、社會中心課程論;課程設計;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8.教學。教學的概念、意義、任務;教學過程的本質、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備課、上課的基本要求;教學評價的概念;教學評價的種類。
9.德育。德育的概念;德育的任務及內容;德育的原則;德育的途徑及方法。
10.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素質要求;班集體的概念;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11.教師。教師勞動特點;教師的素養;教師的培養和提高。
(二)中國教育史部分
1.西周教育制度的建立與“六藝”教育的形成。“學在官府”;大學與小學;國學與鄉學;“六藝”。
2.私人講學的興起與傳統教育思想的奠基。齊國的稷下學宮;孔子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孟軻的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學記》中的教育思想。
3.儒學獨尊與讀經入仕教育模式的形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太學以養士;實行察舉,任賢使能;漢代的學校教育制度;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4.隋唐學校教育體系的完備。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機構的確立;學校教育制度的特點;科舉制度的產生與發展;科舉制度與學校的關系;科舉制度的影響;顏之推的教育思想;韓愈的教育思想。
5.理學教育思想和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宋元明清的文教政策;科舉制度的演變及其對學校的制約;書院的發展;朱熹的教育思想。
6.私塾與蒙學教材。私塾的發展、種類和教育特點;蒙學教材的發展、種類和特點。
7.中國教育的近代轉折。洋務教育的創立和發展;“中體西用”思想的歷史作用和局限。
8.近代教育體系的建立。“百日維新”中的教育改革;清末教育新政與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9.近代教育體制的變革。民國初年的教育改革;蔡元培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運動。
10.現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探索。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思想與實踐;晏陽初的鄉村教育實驗;梁漱溟的鄉村教育建設;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與實踐;陳鶴琴的“活教育”探索。
(三)外國教育史部分
1.古希臘教育。斯巴達教育;雅典教育;蘇格拉底的教育活動與思想;柏拉圖的教育活動與思想: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動與思想。
2.古羅馬的教育思想。西塞羅的教育思想;昆體良的教育思想。
3.西歐中世紀教育。世俗教育;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的歷史影響。
4.文藝復興時期的教育。人文主義教育的特征、影響和貢獻。
5.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教育發展。英國教育的發展;法國教育的發展;德國教育的發展;俄國及蘇聯教育的發展;美國教育的發展;日本教育的發展
6.歐美教育思想的發展。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洛克的教育思想;盧梭的教育思想;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
(四)教育心理學部分
1.教育心理學概述。教育心理學的概念、研究對象、研究任務,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2.心理發展與教育。心理發展及其規律;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杰、維果斯基的主要觀點;埃里克森和柯爾伯格的理論與教育含義;社會性發展與教育;心理發展的差異性與教育。
3.學習及其理論。學習的實質與分類;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知派的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4.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的實質、分類及作用、學習動機的主要理論、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5.知識的學習。知識及知識獲得的機制、知識的理解、錯誤概念的轉變以及知識的整合與應用。
6.技能的形成。技能的定義和分類、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培養。
7.學習策略及其教學。學習策略的性質與類型、認知策略及其教學、元認知策略及其教學、資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學。
8.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性的培養。有關能力的基本理論;問題解決的實質與過程;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創造性及其培養。
9.社會規范學習與品德發展。社會規范學習與品德發展的實質、社會規范學習的心理過程、品德的形成過程及培養、品德不良的矯正。
10.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的實質、標準,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與內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180分鐘。
2.試卷分數:150分。
3.題型: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