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教育部決定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專業型碩士)規模以來,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結構開始逐步調整,對原有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提出新挑戰。
據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172萬,比2013年減少4萬人;其中專業學位碩士報名人數68萬人,比2013年增加9萬人,受到考生追捧。
然而,改革后專業型碩士的結構調整與原有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不匹配等問題也亟待解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復興等專家認為,當前專業碩士改革存在三項制約:一是一套人馬,兩駕馬車。劉復興說,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專業型碩士依然延襲學術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人員數量少、不穩定,專業化程度不高,且沒有建立專門的課程體系;二是對于目前專業型碩士采取學校、院系、學科多重管理,規范不明;三是學位標準、培養方案與行業職業標準需有效銜接,亟待建設符合專業學位教育特點的、專門化的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和保障體系。
為順利推行專業型碩士改革,不少高校積極探索,將培養實踐能力作為“重頭戲”。華東師范大學推出的“論文包”學位論文模式頗具特色。“論文包”由實踐論文和專題研究兩部分組成。實踐論文由調查研究報告和教育反思報告構成;專題研究部分除傳統學位論文形式外,還可采用調查研究報告、教育實驗研究報告、教育觀察研究報告、教育案例研究報告、教學設計等新形式。
“新論文模式強調打通教育實習和學位論文兩個環節,使專業碩士研究生比本科生實習要求更高,并與學術型研究生有所區別。”華東師范大學專業學位辦公室主任馬愛民說。
不少學校還采取“雙導師”制度,通過校內教師傳授教育理論與方法及校外導師在專業領域的實踐輔導,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此外,為推進專業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持續創新,北京師范大學探索出以項目牽引培養專業碩士的新路徑。據劉復興教授介紹,北師大已投入經費200余萬元建設項目,包括精品課程建設、實習實踐工作研究、實踐技能課程等,提升培育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學質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