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機化學考查目標
該門學科在考查中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各類有機物和化學性質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靈活運用,分析、判斷各種化學現象,利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相關具體實際問題。
二、有機化學考點解析
大綱中明確有機化學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合成方法及其應用;有機化合物各種類型的異構現象;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與理化性質的關系,典型有機化學反應機制。要求考生掌握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具有獨立分析解決有關化學問題的能力。
本學科知識體系分為十四個章節,對大綱中各章節內容考點的總結歸納為十項,解析如下:
1、有機化學概論
考試內容: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化學鍵與分子結構、有機化合物結構特點與反應特性。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強調基本概念的理解,準確理解概念。
2、飽和脂肪烴、不飽和脂肪烴、芳香烴
考試內容:烷烴和環烷烴的結構、命名和理化性質;烯烴、二烯烴和炔烴的結構、命名和理化性質;芳香烴結構、命名和理化性質。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理解化學結構原理、學會科學命名方法,知識點的掌握多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對物理性質了解即可,深入分析各種烴類化學性質,并根據化學性質分析產生化學反應規律,并且要熟練掌握及應用。
3、旋光異構
考試內容:旋光異構的基本概念、構型的表示及標記方法。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以旋光性、對映異構體等概念理解為基礎,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分析旋光性,能根據要求靈活書寫不同結構的化學式。
4、鹵代烴、胺
考試內容:鹵代烴的分類、結構、命名和理化性質;胺的結構、分類、命名和理化性質、重氮鹽的制備及應用、尿素的性質。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對結構、分類和命名做基礎性把握,學會分析結構,準確命名。對物理性質只做了解,重點是化學性質特點及化學反應規律的把握,掌握典型的反應現象及反應特點。同時根據親核取代和親電反應的機制,分析判斷反應規律。在較難的選擇題、填空題中會出現,化學規律的考查多以分析和實驗設計題中出現。
5、醇酚醚、醛酮醌
考試內容:物質的分類、結構、命名和理化性質。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對物質結構、分類和命名的規律特點要做基礎性把握,物理結構只做了解,重難點是化學性質的分析,重要的化學反應過程,是填空題和合成題常考知識點,一些特征反應還有鑒定性反應會在選擇題、填空題中出現。
6、羧酸及衍生物、取代酸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對化學結構、分類規律及命名的考查是基礎,能準確命名,物理結構只做了解,對該類物質的典型化學性質和特征反應要求掌握,是合成題等大題中的常考知識點和主要得分點。
7、雜環化合物
考試內容:雜環化合物的分類、結構、命名和理化性質。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各類雜環化合物的命名是此部分的常考知識點,判斷酸堿性、親電反應等要求在掌握結構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判斷方法。
8、糖類
考試內容:糖類的分類、結構、命名和理化性質。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對糖類不同結構的書寫、描述及命名,特征反應和鑒定性反應是選擇題、填空題的考查內容。
9、氨基酸、肽
考試內容:氨基酸的分類、結構、命名和理化性質,二肽和三肽的命名。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該部分整體要求較低,對分類、結構、命名只做了解,對兩性性質和化學性質要求掌握。
10、脂類
考試內容:油脂、蠟、磷脂的組成和結構、油脂和高級脂肪酸的命名、油脂的理化性質。
考試考點解析及復習建議:對組成、結構、命名及基本概念要求掌握,學會皂化反應和皂化值計算。
對以上各章節考點進行進一步分析,提煉出其中的重點,總結概況如下:
有機化學是一門系統性較強的學科,各參考書中對知識點的闡述也較規律。其中,基礎是各類有機物的分類、結構、命名、物理性質,重點是有機物的化學性質、相應的特定化學反應過程,以及由此延伸的特征性、鑒定性反應,都是常考的知識點和重難點。
結合以上各章節知識點詳細解析及重難點歸納,根據化學結構由簡單到復雜可以將知識點分類為烴類、烴的衍生物、天然有機化合物三大框架。
框架1:烴類
包括飽和脂肪烴(烷烴和環烷烴)、不飽和脂肪烴(烯烴、炔烴和二烯烴)、芳香烴、旋光異構四章內容。要求掌握雜化軌道理論解釋碳碳單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形成;掌握烴類化合物的命名、結構特征與表達、物理性質變化規律、化學性質;能認識有機化合物的異構現象(碳鏈異構、官能團位置異構、順反異構、構象異構、旋光異構);能理解烷烴的自由基取代反應歷程、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歷程、芳烴的親電取代反應機理;能準確理解誘導效應和共軛效應的定義、特點,并會應用;能用休克爾規則判斷非苯芳烴是否具有芳香性。
框架2: 烴的衍生物
包括鹵代烴、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含氮和含磷有機化合物五章。要求掌握以上各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并對其典型反應的反應歷程能夠理解,掌握得出的一些結論。會用電子效應分析分子結構與化學性質的關系。
框架3:天然有機化合物
包括雜環化合物和生物堿、油脂和類脂化合物、碳水化和物、蛋白質和核酸四章。要求掌握主要生物有機化合物如脂、糖、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質的結構、性質特點及其生物功能,學會命名方式和典型化學性質及鑒定,并且對生物轉化建立起基本認識。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