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大綱與去年的對比:
《2011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一)大綱》的考查要求和內容,與去年相比,并沒有變化。我想,這對于正在緊張備考的各位考生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我們的復習方向是正確的,可以按照原來的學習計劃繼續備考。
2. 根據這些變化來看,2011年的考試難度趨勢:
鑒于英語的大綱要求沒有變化,預計2011年考研英語的考試難度會與去年持平,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或起伏。
3. 2011英語考查的重難點:
就分值而言,閱讀理解,尤其是其中的Part A,就是我們常說的傳統閱讀,和寫作肯定是我們考生復習的重點。
4. 根據出來的這個大綱,考生接下來應該如何去復習及復習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雖然大綱與去年相比沒什么變化,但是英語一和英語二之間還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別,那么這里將分開說明。首先說說英語一:
詞匯
除了詞匯的基本含義外,還應掌握詞匯之間的詞義關系,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同時,對于詞匯搭配、熟詞僻義、同義辨析等這些在英語知識運用或傳統閱讀中常出現的考點,我們也要多加注意。
語法
雖然英語一的大綱沒有專門列出對語法知識的具體要求,比較籠統,但是對于常考的、高頻語法知識點,我們務必要熟練掌握,比如說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賓語后置、倒裝等。
詞匯和語法構成了整個試卷的內容,因此,對于這些基礎的知識,
傳統閱讀(復習重點)
理解、掌握、把握近十年真題,后期可以做一些高質量的模擬題,求質不求量
新題型+翻譯
10月份開始強化練習,研究真題,應對考試(有了對傳統閱讀理解的基礎,可以宏觀把控文章的結構及段落之間的連貫性、一致性的語段特征)
寫作(重點)
小作文,注意格式、規范語言(一些常用句式、模版),適當練習摘要
大作文,話題分類,素材積累(同一話題的詞匯、短語、句子、舉例或數據);練習及寫作當中注意主旨中心的突出,要圍繞一個中心
英語二 更具體、難度相對低一些
詞匯和語法。
(1)就詞匯而言,英語二要求的詞匯量與英語一一樣,也是5496詞,但是與英語一不同,英語二要求的“考生能較熟練的掌握5500個左右的常用詞匯以及相關常用詞組”,比英語一增加了“常用”兩個字,可見英語二不會像英語一那樣對詞匯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深度的考察。
此外,英語一對詞匯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除掌握詞匯的基本含義外,考生還應掌握詞匯之間的詞義關系,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掌握詞匯之間的搭配關系,如動介、形介、形名等;掌握詞匯生成的基本知識,如詞源、詞根、詞綴等”英語二考察“考生應根據具體的語境、句子結構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詞的詞義。”由此可見,英語二要求相對降低。
(2)語法方面,與英語一不同,英語二明確指出了八個語法知識點,明確了考察的范圍和方向,考生更加可以有的放矢。
(1)名詞、代詞的數和格的構成及其用法;(2)動詞時態、語態的構成及其用法;(3)形容詞與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構成及其用法;(4)常用連接詞的詞義及其用法;(5)非謂語動詞(不定式、動名詞、分詞)的構成及其用法;(6)虛擬語氣的構成及其用法;(7)各類從句(定語從句、主語從句、表語從句等)及強調句型的結構及其用法;(8)倒裝句、插入語的結構及其用法。
就具體題型而言,
(3)閱讀:A,閱讀量減小,一是1600詞,英語二是1500,而且沒有說生詞量不超過總共的3%,考察生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且英語二明確規定了考察的體裁和題材。題材是經濟、管理、社會、文化、科普。且英語一中的八大閱讀能力的要求減為6條。少了“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義”和“區分論點和論據”這兩個難度較大的要求,“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去掉了引申。
(4)寫作:英語二要求“考生應能根據所給的提綱、情景或要求完成相應的短文寫作。短文應中心思想明確,切中提議,結構清晰,條例清楚,用此恰當,無明顯語言錯誤”是初級的寫作要求,甚至允許出現語言錯誤,只要不明顯即可。英語一“考生應能寫不同類型的應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務信函、備忘錄、摘要和報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敘述性、或議論性的文章,”“考生做到語法、拼寫、標點正確,用詞恰當;遵循文章的特定問題格式;合理組織文章結構,使其內容統一連貫。
5. 其他的補充:
1. 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基礎階段,強化階段和沖刺階段,現階段應加強對真題的研究。
2. 注意心理的調節及身體的健康,非智力因素的注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