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獲悉,2024年華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817環境保護概論考試大綱已發布,內容如下:
華南農業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入學《環境保護概論(817)》考試大綱
命題方式 招生單位自命題
科目類別 初試
滿分 150
考試性質
華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環境保護概論》考試是為招收工學類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選拔考試。它的主要目的是測試考生的環境科學素質,包括對環境保護概論各項內容的掌握程度和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對象為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報考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等專業的考生。
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環境保護概論》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試卷結構
1、概念題:占總分的40分左右,內容為環境科學名詞,覆蓋本門課程的各部分知識點。
2、填空、選擇題:占總分的35分左右,主要為各部分的常識性知識點 。
3、問答題:占總分的75分左右,內容為主要章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應用。
考試內容和考試要求
(一)緒論
考試內容
各種環境的概念;環境問題的產生;環境科學的分科;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考試要求
1. 掌握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2.了解環境問題的產生;環境科學的分科。
(二)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
人與環境的辯證關系,環境污染物的來源和轉歸,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1. 理解人與環境的辯證關系。
2. 了解環境污染物的來源和轉歸。
3. 掌握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3種危害的概念。
(三)大氣污染及其防治
大氣圈的結構、大氣的組成、大氣污染的涵義,大氣污染源,主要大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影響大氣污染的氣象因素,大氣污染的防治。
1. 了解大氣圈的結構、大氣的組成、主要的大氣污染源。
2. 掌握大氣污染的涵義。
3. 理解主要大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影響大氣污染的氣象因素。
4. 理解和掌握大氣煙塵治理技術和主要氣態污染物治理技術。
(四)水污染及其防治
自然界水的分布和循環,水體污染源,水體的自凈能力和環境容量,廢水處理技術,污水處理流程。
1. 熟悉自然界水的分布和循環以及水體污染源、污染物。
2. 理解和掌握水體的自凈能力和環境容量。
3. 理解和掌握主要的廢水處理技術以及污水處理流程。
(五)土壤污染與防治
土壤環境元素背景值和環境容量,土壤在地表環境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污染物的類型和來源,污染土壤的修復,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和規劃管理。
1. 理解和掌握土壤環境元素背景值和環境容量的概念。
2. 了解土壤在地表環境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污染物的類型和來源。
3. 理解和掌握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
4. 了解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和規劃管理。
(六)聲學環境保護
環境噪聲的來源、分類和特征,環境噪聲的評價方法,噪聲污染控制技術和綜合整治對策。
1. 了解環境噪聲的來源、分類和特征。
2. 理解和掌握環境噪聲的評價方法。
3. 理解和掌握噪聲污染控制技術和綜合整治對策。
(七)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利用
固體廢物的分類和特點,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和利用的原則,主要工礦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利用,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利用,城鎮垃圾的處理、處置和利用。
1. 了解固體廢物的分類和特點,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和利用的原則。
2. 理解主要工礦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利用。
3. 理解和掌握城鎮垃圾的處理、處置和利用。
(八)其他物理性污染與防治
放射性污染,電磁輻射污染,光污染,熱污染。
1. 一般了解放射性污染、電磁輻射污染、光污染、熱污染及其防治。
(九)環境質量評價
環境質量評價的意義和類型,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環境影響評價。
1.了解環境質量評價的意義和類型。
2.理解和掌握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的程序、內容和方法。
3.理解和掌握環境質量影響評價的程序、類型,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編寫要求。
(十)環境管理
環境管理的概念和意義,環境管理的職能和內容,環境管理的方法和制度,環境管理的發展趨勢。
1.了解環境管理的概念和意義,環境管理的職能和內容。
2.理解和掌握我國環境管理的方法和基本制度。
3.理解環境管理的發展趨勢。
(十一)環境法
環境法的產生、作用和適用范圍,環境法的基本原則,我國環境法體系和制度。
1.了解環境法的產生、作用和適用范圍,環境法的基本原則。
2.理解和掌握我國環境法體系和制度。
(十二)環境標準
環境標準的種類和作用,制定環境質量標準的原則和方法,制定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原則和方法。
1.理解和掌握環境標準的種類和作用。
2.了解制定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原則和方法。。
(十二)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的概念、作用和類型,環境污染物的特性,環境污染的特征,環境監測的設計,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
1.理解和掌握環境監測的概念、作用和類型。
2.了解環境污染物的特性,環境污染的特征,環境監測的設計,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