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3〕2號)、《關于做好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錄取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4〕1號)、《北京市招生考試委員會關于做好2024年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的補充意見》(京招考委〔2024〕4號)和《北京市招生考試委員會關于印發<北京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監管辦法(試行)>的通知》(京招考委〔2020〕6號)等文件精神,在確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具體情況,采取考生到校現場復試的方式。為穩妥做好我校2024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及錄取工作,特制定復試錄取辦法。
一、復試基本成績要求
參加復試的考生須達到我校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各學院負責通知達到復試要求的考生參加復試。參加復試的考生包括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合格生源和調劑到我校的合格生源。
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后,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加分項目不累計。請符合條件的考生于復試前將相關材料及書面申請書遞交到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電話:010-61773961)和相關學院,審核無誤后予以加分。
二、復試時間
我校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安排在3月下旬開始,考生根據各學院的復試安排參加復試,具體復試時間及復試流程請關注各學院通知。
三、復試比例
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比例一般為招生規模的120%~150%左右,但涉及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均招生的專業學位,適度擴大復試比例。
四、復試內容
復試滿分為250分,內容包括:
1.專業筆試,滿分120分,閉卷考試,時間2小時。
2.綜合面試,滿分100分,面試考核。
3.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滿分30分,面試考核。
管理類聯考考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在復試中進行,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考核方式為閉卷考試。入學考試總成績計算辦法由相關學院另文通知。
同等學力考生(MBA、MPA專業除外)復試時必須加試兩門與所報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方式為閉卷考試,由各學院組織考試,各科考試時間2小時,試卷滿分為100分。
五、錄取
(一)成績使用
1.初試總成績和復試總成績相加,得出入學考試總成績。即:
入學考試總成績=初試總成績+復試總成績。
2.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3.復試總成績低于150分的不予錄取(其中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復試總成績低于130分的不予錄取),綜合面試成績低于60分的視為復試成績不合格不予錄取。同等學力考生加試課程的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但任何一科成績低于60分的不予錄取。
4.考生必須參加所有復試內容,任何一項不參加者視為復試成績不合格不予錄取。
(二)錄取辦法
1.考生入學考試總成績是錄取的重要依據。各學院對復試合格的第一志愿考生和調劑考生按入學考試總成績分別排序,根據學科專業規模,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再錄取調劑考生。調劑生源不足時,招生學院可組織多批次調劑復試,分批次排名,分批次錄取調劑考生。
2.“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錄取漢族考生人數不超過該計劃招生總規模的10%,“少干計劃”中理工科專業招生計劃為總計劃的65%左右。
3.“克拉瑪依”專項招生計劃在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計劃中單列,招生對象為在疆高校畢業的應屆本科生以及在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的少數民族考生和漢族考生,漢族考生比例不限。
4.單獨考試、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及其他定向就業考生錄取前,須與學校、定向工作單位簽訂定向協議。
六、調劑工作
詳見《華北電力大學2024年碩士生接收調劑相關事宜的通知》。
七、監督和復議
考生對復試結果持有異議者,應在復試結束后3個工作日內通過書面報告向研究生院提出復議請求;涉及招生政策和原則,招辦工作人員應立即予以答復;涉及復試成績等有關問題,研究生院向學院調查后,報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在受理復議后予以答復或責成學院答復。
研究生院咨詢電話:010-61773961
學校紀檢監督電話:010-61772561
北京教育考試院監督電話:010-82837456
八、其他
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要求, 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應屆本科畢業生的專業實踐時間原則上不少于1年。
附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