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為增進國內高校優秀本科生對浙江農林大學的了解,促進各高校優秀學子之間的交流,幫助一批基礎扎實、素質全面、熱愛科研、德才兼備的校內外優秀2025屆本科畢業生創造繼續深造、發展的平臺和機遇,我院定于2024年7月開展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系列活動。
一、學院介紹
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學校創建之初的林學系,2011年更名為環境與資源學院,2022年成立浙江省首個碳中和學院,更名為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學院。學院秉承“德崇真人、行敬真態、問求真理、事達真諦”的“致真”院訓精神,培養具有良好生態素養、實踐技能、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環境資源類高素質人才。在讀本科生逾1100人,在讀研究生近520人。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40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導師31人,碩士生導師105人。擁有國家級人才5人,浙江省特級專家等省級人才35人,榮獲全國優秀教師1人 ,全國林業教學名師1人,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浙江省杰出教師等省級榮譽11人,擁有兼職和客座教授達20余人。
學院辦學條件優厚。設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科(省一流學科B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森林經理學(省一流學科A類)、環境科學與工程等3個學科,擁有農業資源與環境博士后流動站,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博士點和森林經理學二級博士點,農業資源與環境、森林經理學、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林業(智慧林業)、資源與環境5個碩士研究生專業;農業資源與環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環境科學與工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地理信息科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測繪工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本科專業。建有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等國家級省部級平臺7個,儀器設備總值6265萬元。學院擁有全國高校首個“環境醫院”、“雙碳”技術聯合研發中心、生態環境與健康研究院,建立了75個實踐教學基地。學院通過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驗收,擁有國家級林草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擁有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省級教學團隊1個。建有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7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7門省級課程。
學院科研創新勢頭強勁。近五年來,主持各類科研項目900余項,其中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260多項,到位經費2.6億元。發表學術論文560余篇,其中SCI論文350余篇,出版專著15部,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50余項。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科研獎項12項。
學院研究生培養成效顯著。歷年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位居全校前列,2023年,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117篇,其中SCI期刊收錄59篇(一區論文17篇,二區26篇),一級期刊論文23篇,授權專利4項;研究生學位論文連年獲得浙江省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多位研究生榮獲浙江省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實踐成果。近5年,研究生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浙江省大學生環境生態科技創新大賽等國家級獎8項,省部級獎30余項。
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廣泛。先后與美國奧本大學、英國樸茨茅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院校建立“2+2”、“4+1”、短期訪學等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關系。
學院以“一流學科”建設為龍頭,強力推進學科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著力強化科學研究,充分重視平臺建設,加快國際合作與交流進程,增強創新創業服務能力,大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學院綜合實力,創建國內有影響力的研究型學院。
二、夏令營活動基本情況
1.夏令營活動主題:資源環境與數智低碳。
2.擬接收營員人數:30人。
3.計劃開展時間:2024年7月18日—7月20日。
4.開展形式:線下。
三、夏令營活動安排
日期
|
時間
|
活動內容
|
7月18日
|
9:00-18:00
|
夏令營報到
|
7月19日
|
9:00-9:30
|
開營儀式
|
9:30-11:30
|
大咖講座(學位點宣講)
|
|
14:00-17:00
|
專業活動(參觀實驗室/科研體驗/名師面對面)
|
|
18:30-20:00
|
互動交流會暨閉營儀式
|
|
7月20日
|
全天
|
自行離營
|
四、申請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
2.全國高等院校2025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高校的學生優先);
3.學習成績優秀,身心健康;
4.通過國家英語四級(成績達425分及以上)或其他相當英語水平考試及格;
5.優先考慮有科研學術成果、學科競賽獲獎或相關專業資格證書的申請者;
6.本科專業:農林類、理學類、工學類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優先。
五、申請程序
1.報名時間:即日起至7月15日。
2.報名形式:申請人填寫報名表,并將所有申請材料合并為一個PDF文件,通過郵件發送至郵箱380443023@QQ.com,標題請按照“姓名+本科院校+環資院夏令營”格式命名。申請材料包括:
①《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學院2024年暑期夏令營報名表》一份(見附件1);
②個人身份證(正反兩面)和學生證;
③截止目前本科階段成績單、專業排名等證明材料;
④本科期間發表論文、獲獎證書等證明材料;
⑤外語水平相關證明;
⑥其他相關材料。
3.資格審查:報名結束后,本學院對申請者的教育背景、學業水平、科研能力及綜合素質等進行資格審查,擇優確定進入夏令營的學生名單,將于7月15日之前通知入圍者參加線下夏令營活動。
六、其他事項
1.申請人務必如實填寫報名信息,否則將被取消營員資格。營員須服從本學院的統一安排,按時參加活動。
2.取得所在學校“推免資格”的優秀營員,可提前與意向導師雙向互選,填報我校推免志愿,同等條件下優先擬錄取,且享受新生一等學業獎學金及專項獎學金。
3.其他優秀營員,可提前與意向導師雙向互選,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一志愿報考我校,同等條件下可優先擬錄取,且享受一等新生學業獎學金。
4.對實地參加我校暑期夏令營活動且被我院錄取為研究生,可憑票據報銷交通費(機票經濟艙、高鐵或動車二等座、硬臥)、住宿費和保險費,請務必留好票據等報銷憑證。
5.參加夏令營的同學需經家長同意,自行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并簽訂安全協議(見附件2)。
6.本次夏令營活動不收取費用,謹防詐騙,交通費、住宿費和保險費等自理。
7.其他未盡事宜,請聯系學院郭老師咨詢,聯系電話0571-61067735。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