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學校研究生教育概況
學校成立于1952年,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單位,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主要服務于我國航空工業和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具有鮮明航空、國防特色的高等學校。
學校1985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獲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湖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昌大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是教育部國際產學研用專項博士招生計劃高校,2024年獲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目前在校研究生規模4400余人,擁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和儀器科學與技術等3個江西省一流學科和精確成形與連接技術、構件質量檢測與控制、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光電子與激光技術、軍用關鍵材料等5個國防特色學科;具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和儀器科學與技術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等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6‰,步入國際高水平學科行列。
二、學,F有省級以上學科平臺
機構名稱 |
管理部門 |
“無損檢測與光電傳感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重金屬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THL智能無損檢測創新中心 |
TH實驗室 |
無損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通航渦輪動力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航空用構件熱加工與表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輕合金加工科學與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
國防科工委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
國家體育總局 |
軍民融合與航空發展研究院 |
江西省委宣傳部 |
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江西省科技廳 |
江西航空產業科技創新與軍民融合研究基地 |
江西省科技廳 |
新型航空飛行器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
江西省科技廳 |
江西省民用無人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江西省科技廳 |
綠色通用通航動力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
江西省科技廳 |
輕量化復合材料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
江西省科技廳 |
高端裝備極端制造技術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
江西省科技廳 |
持久性污染物防治與資源化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
江西省科技廳 |
江西省造紙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江西省科技廳 |
光電信息感知技術與儀器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
江西省科技廳 |
江西省測試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江西省科技廳 |
制造質量檢測與智能裝備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
江西省科技廳 |
江西省快速制造技術生產力促進中心 |
江西省科技廳 |
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江西省重點實驗室 |
江西省科技廳 |
江西省航空構件制造技術工程實驗室 |
江西省發改委 |
江西省無人飛行器設計與試驗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發改委 |
江西省航空材料表面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發改委 |
江西省航空輕質合金熱加工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發改委 |
江西省重金屬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工程實驗室 |
江西省發改委 |
江西省光電檢測技術工程實驗室 |
江西省發改委 |
江西省智慧建筑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發改委 |
江西省智能視覺與自動化裝置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發改委 |
江西省航空產業發展與管理創新軟科學基地 |
江西省工信廳 |
創意產業校企協同設計中心 |
江西省工信廳 |
江西省材料科學與工程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 |
江西省工信廳、江西省教育廳 |
江西省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 |
江西省工信廳、江西省教育廳 |
江西省航空制造業協同創新中心 |
江西省教育廳 |
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
江西省教育廳 |
江西省高校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 |
江西省教育廳 |
持久性污染物控制與循環利用實驗室 |
江西省教育廳 |
環鄱陽湖流域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 |
江西省教育廳 |
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 |
江西省社聯 |
江西省公共藝術創新研究中心 |
江西省文旅廳 |
三、招生計劃
(一)學校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的具體專業、研究方向、學習方式、考試科目等詳見《南昌航空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以下簡稱《專業目錄》)。
(二)研招網系統和《專業目錄》中的各專業擬招生人數,僅供參考,2025年各專業實際招生人數將依據上級部門下達的招生計劃(預計2025年3月下達)及一志愿上線情況和當年考生生源情況進行最終確定。
同一學院同一專業內,自命題科目相同且復試科目相同的研究方向考生一并排序,擇優確定復試名單。
近三年各專業統考錄取人數可在南昌航空大學研究生院網站-招生工作-資料查詢中查詢。
(三)根據教育部關于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規定,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僅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報考非全日制的考生報考類別應選擇定向就業,并明確定向就業單位。
(四)學校2025年度申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招生計劃15名(具體計劃數以教育部批復為準),專業不限。學校將根據各學科門類申請考生完成初試的人數和初試成績,按比例將計劃分配到各學科門類。依據教育部有關政策,各學科門類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由學校自主確定。
四、獎勵資助政策(實際發放以學校有關獎助文件為準)
獎勵資助名稱 |
獎勵資助對象 |
比例 |
國家獎學金 |
全日制研究生均可納入評選范圍。 |
按省教育廳下達名額數評選 |
江西省政府獎學金 |
全日制研究生均可納入評選范圍。 |
按省教育廳下達名額數評選 |
學業獎學金 |
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具有中國國籍的全日制研究生。 |
100%覆蓋, 按學校相關文件評定 |
國家助學金 |
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具有中國國籍且人事檔案到校的全日制研究生。 |
100%覆蓋 |
“三助一輔” |
學校為全日制研究生設有助管、助教和兼職輔導員等助學崗位,并提供相應補貼;部分碩士生導師還為研究生提供較好的科研補助和高水平成果獎勵。 |
助學崗位數量 視具體需求而定 |
困難補助 |
在校正常學籍,家庭或個人遭受重大變故的全日制研究生。 |
名額和金額 視申請情況而定 |
五、學費、學制及學歷學位證書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學校的學費標準為: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學年學費8000元;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學年學費12000元;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學年學費16000元。
根據南昌航空大學培養及學位授予相關文件規定,碩士研究生的學制均為3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要求全脫產在校學習,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按學校要求進行非脫產學習。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六、報考條件
(一)符合下列條件,可以報名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具體時限由招生單位規定,下同)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考以下專業學位,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公共管理(專業代碼為125200)、工程管理(專業代碼為125601)、項目管理(專業代碼為125602)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報考條件(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2.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代碼為135101)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報考條件(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
3.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代碼為135102)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報考條件(一)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報考)。
請考生認真對照報考條件。與報考條件不符的考生,其相應資格無效。
(三)“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
(四)推薦免試生:學校所有學科專業均接收符合報考條件的推免生。具體情況詳見《南昌航空大學2025年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章程》。
七、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在網上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所在地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
(一)網上報名要求
1.網上報名時間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學校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特別是姓名、身份證號等重要信息。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4.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忌部稍趫竺盎驁竺陂g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5.符合初試加分規定條件并申請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由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審核。未按規定申報的,不享受相應照顧或加分政策。
6.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要求
1.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具體確認工作由相關報考點組織實施。
2.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有關補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打印準考證
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稖士甲C》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八、初試
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初試時間為2024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具體考試時間、考試科目等相關要求詳見《準考證》和考點公告。
九、復試
對符合復試要求的考生,學校和相關學院會通過官網進行公布。復試包括外語聽力和口語水平測試、專業能力測試、綜合面試、同等學力加試等內容。復試期間還將組織體檢。復試階段的具體安排及相關工作辦法將通過研招網和研究生院網站公布。
十、錄取
學校根據教育部關于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規定進行錄取工作。錄取類別分為非定向就業和定向就業兩種。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須在被錄取前與學校和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錄取類別碩士研究生培養協議》。
經考生確認的報考信息在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對報考資格不符合規定者不予錄取。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錄取的所有考生均須繳納學費。
被錄取的考生(錄取資格無效的除外),如需保留入學資格,可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學校相關部門同意后,保留入學資格1至2年。
十一、其他有關事項
(一)研究生招生簡章如有與教育部新出臺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教育部新政策為準。
(二)初試自主命題科目、復試與加試科目的參考書目詳見《專業目錄》。
(三)錄取的非全日制考生和定向就業考生原則上不提供住宿。
(四)有關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將在研究生院網站發布,請考生隨時關注。
十二、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豐和南大道696號南昌航空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逸夫樓218室)
聯系人:王老師
聯系電話:0791-83863725
研究生院網址:http://yjs.nchu.edu.cn/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