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1.2025年我校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2.考生報名時須填報專業、研究方向。考生被錄取后,按照考試成績和我校相關規定,再選擇具體研究方向和導師,導師和考生之間,按招生限額,實行雙向選擇。
3.各地考生網報時,均須選擇魯迅美術學院報名點(報名點代碼2165),否則不允許參加考試。
4.考生在網報前須先核實本人的學歷是否能在學信網上查到,建議考生本人做一次學歷查詢,獲得驗證碼。
5.報名時間和網上確認時間,以國家和遼寧省招考辦規定的時間為準。
6.政治理論和外國語考試時間按國家規定執行,考試地點設在魯迅美術學院沈陽校區。
7.業務課考試時間以我校《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考試日程表》為準,考前發布,請關注魯美官網,業務課考試地點設在魯迅美術學院沈陽校區,屆時請下載業務課準考證參加我校業務課考試。
8.復試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9.有關事宜詳見我校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10.具體研究方向和招生導師詳見魯美官網。
11.網址:www.lumei.edu.cn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三好街19號 郵政編碼:110816
參考書目:
攝影研究方向:攝影理論科目
1.《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專業教程》中國攝影出版社,2008年。
2.《當代攝影六十人》孫小川,萬卷出版公司,2016年。
3.《世界攝影史》(美)奧內米.羅森布拉姆,中國攝影出版社,2012年。
4.《為什么是藝術攝影》(英)露西·蘇特(Lucy Soutter)著;毛衛東譯,中國民族攝影出版社。
5.《當代藝術的主題》(美)羅伯森 邁克·丹尼爾 著;匡驍譯,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年。
影視攝影研究方向:電影理論科目
1《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大衛·波德維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8年。
2.《世界電影史》(第2版)大衛·波德維爾,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3.《中國電影史》李少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中國美術史方向、外國美術史方向、現當代美術研究、美術批評與理論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中國繪畫美學、中國書畫鑒定方向
1.中國美術史:馬工程教材《中國美術史》中國美術史編寫組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外國美術史:《外國美術簡史》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年
藝術理論方向、藝術教育研究方向
1.藝術學基礎理論:馬工程重點教材《藝術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中西美學與藝術理論:《西方美學與藝術》彭鋒,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華夏美學》李澤厚,版本不限。
文化產業方向、藝術管理研究方向、藝術項目策劃與機構運營管理方向
1.藝術學基礎理論:馬工程重點教材《藝術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藝術管理與產業概論:《藝術管理學概論(第2版)》,田川流,東南大學出版社,2021年;
《文化產業管理概論(第2版)》,李向民、王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22年第2版。
設計史與設計理論、設計史論與文化研究、創意產業策劃與管理研究、現代博物館策展理論與實踐研究
1.設計歷史:《中國藝術設計史(增補版)》出版書號978-7-5586-2055-3夏燕靖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22;
《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出版書號978-7-5153-3983-2王受之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2.設計理論:《設計學概論(全新版)》尹定邦,邵宏,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
《設計管理(第 2版)》出版書號:978-7-5198-4303-8李艷著,中國電力出版社,十三五規劃教材,2020年
魯迅美術學院2025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學術型)
單位代碼:10178 聯系部門:研招辦 聯系人: 張老師 劉老師 聯系電話:024—23932106
專業代碼 名稱 |
院(系) |
研究方向 |
專業考試科目 |
統考科目 |
藝術學 (130100) |
006人文學院
|
01中國美術史 |
3、611中國美術史(3小時) 4、801外國美術史(3小時)
|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203日語
任選
|
02外國美術史 |
||||
03現當代美術研究 |
||||
04美術批評與理論研究 |
||||
05中國近現代美術史 |
||||
06中國繪畫美學 |
||||
07中國書畫鑒定 |
||||
08藝術理論 |
3、612藝術學基礎理論(3小時) 4、802中西美學與藝術理論(3小時) |
|||
09藝術教育研究 |
||||
10文化產業 |
3、612藝術學基礎理論(3小時) 4、803藝術管理與產業概論(3小時) |
|||
11藝術管理研究 |
||||
12設計史與設計理論 |
3、613設計歷史(3小時) 4、804設計理論(3小時) |
|||
015人文學院(大連) |
13設計史論與文化研究 |
|||
14創意產業策劃與管理研究 |
||||
15現代博物館策展理論與實踐研究 |
||||
設計學 (140300) |
007建筑藝術設計學院
|
16建筑藝術設計及理論 |
3、614創意色彩(限水粉或水彩表現)(3小時) 4、910專業設計(4小時) |
|
17城市景觀設計及理論 |
||||
010大連校區 視覺傳達設計學院 |
18視覺傳達設計與視覺傳播研究 |
|||
011大連校區 傳媒動畫學院 |
19交互敘事(藝術)設計研究 |
|||
012大連校區 工藝美術設計學院 |
20工藝美術設計研究 |
|||
013大連校區 中英數字媒體(數字媒體)藝術學院 |
21數字媒體藝術與創新設計研究 |
魯迅美術學院2025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專業學位)
單位代碼:10178 聯系部門:研招辦 聯系人: 張老師 劉老師 聯系電話:024—23932106
專業代碼名稱 |
院(系) |
研究方向 |
專業考試科目 |
統考科目 |
美術與書法 (135600) |
001 中國畫學院 |
01中國畫藝術研究 |
3、615專業創作(3小時) 4、911專業寫生(4小時) |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203日語
任選
|
02書法藝術研究 |
3、615專業創作(3小時) 4、901專業臨摹(3小時) |
|||
03文物保護與修復藝術研究 |
3、616畫稿臨摹(3小時) 4、902專業實踐(4小時) |
|||
002 繪畫藝術學院
|
04版畫研究與實踐 |
3、617素描寫生(3小時) 4、912命題創作(4小時) |
||
05油畫研究與實踐 |
3、618色彩寫生(3小時) 4、912命題創作(4小時) |
|||
06水彩畫研究與實踐 |
3、618色彩寫生(3小時) 4、912命題創作(4小時) |
|||
07造型藝術研究與實踐 |
3、617素描寫生(3小時) 4、912命題創作(4小時) |
|||
003 雕塑藝術學院 |
08雕塑創作研究 |
3、619雕塑創作(3小時) 4、903雕塑習作(4小時) |
||
004 影像藝術學院 |
09攝影創作研究 |
3、620攝影理論(3小時) 4、904攝影創作(3小時) |
||
10影視攝影創作研究 |
3、621電影理論(3小時) 4、905故事創意寫作與故事分鏡頭(3小時) |
|||
005 實驗藝術系 |
11當代藝術創作研究 |
3、622繪畫創作(3小時) 4、913裝置草圖(4小時) |
||
12敘事性圖像語匯研究 |
3、623素描半身像寫生(3小時) 4、914四格連環畫命題創作(4小時) |
|||
006 人文學院 |
13藝術項目策劃與機構運營管理 |
3、612藝術學基礎理論(3小時) 4、803藝術管理與產業概論(3小時) |
魯迅美術學院2025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專業學位)
單位代碼:10178 聯系部門:研招辦 聯系人: 張老師 劉老師 聯系電話:024—23932106
專業代碼 名稱 |
院(系) |
研究方向 |
專業考試科目 |
統考科目 |
設計 (135700) |
007 建筑藝術設計學院 |
14環境藝術設計研究 |
3、614創意色彩(限水粉或水彩表現)(3小時) 4、910專業設計(4小時) |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203日語
任選
|
15城市景觀設計研究 |
||||
16建筑藝術設計研究 |
||||
17展示空間設計研究 |
||||
008 染織服裝藝術設計學院 |
18染織藝術設計研究 |
|||
19服裝設計研究 |
3、624設計效果圖(3小時) 4、906立體裁剪(4小時) |
|||
009 工業設計學院 |
20產品設計研究 |
3、625創意基礎表現(3小時) 4、907計算機輔助創意設計(4小時) |
||
010大連校區 視覺傳達設計學院 |
21視覺傳達設計實踐研究 |
3、614創意色彩(限水粉或水彩表現)(3小時) 4、910專業設計(4小時) |
||
22圖畫書語匯研究 |
3、623素描半身寫生(3小時) 4、915圖畫書設計(4小時) |
|||
011大連校區 傳媒動畫學院 |
23動態敘事(藝術)設計研究 |
3、614創意色彩(限水粉或水彩表現)(3小時) 4、910專業設計(4小時)
|
||
24靜態敘事(藝術)設計研究 |
||||
012大連校區 工藝美術設計學院 |
25工藝美術實踐研究 |
|||
013大連校區 中英數字媒體(數字媒體)藝術學院 |
26數字媒體藝術實踐研究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