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結合我校學科發展實際,現將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專業目錄調整情況公告如下:
一、招生專業調整情況
1.0501中國語言文學和0710生物學調整為按一級學科招生。
2.03050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下設研究方向由01毛澤東思想研究、02鄧小平理論研究,調整為0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研究、0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經驗和基本規律研究。
3.070503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調整為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科學。
4.040200心理學下設研究方向由01基礎心理學、02發展與教育心理學、03應用心理學,調整為01基礎-認知心理學、02發展與教育-教育心理學、03應用-臨床與咨詢心理學。
5.050300新聞傳播學下設研究方向由01新聞學、02廣播電視學與數字傳播、03媒介文化與傳媒產業,調整為01新聞學、02傳播學、03廣播電視與融媒體。
6.060200中國史專業中國歷史地理學方向調整為歷史地理學。
7.135200音樂專業研究方向調整為聲樂演唱(美聲、民族)和鋼琴演奏;器樂演奏(古箏)方向不再招生。
8.070200物理學下設研究方向由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調整為計算物理;077300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新增復合材料研究方向。
9.法律碩士新增035102法律(法學)方向招生。
10.0101哲學和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11.化學和工程學院初試科目考試取消了對計算器的使用要求。
二、考試科目調整情況
1.045115小學教育,045116心理健康教育,045118學前教育和045101教育管理初試第四科統一調整為816課程與教學論;復試科目分別考核:9011小學教育學、9074學校心理健康教育、9019學前教育學、9075教育管理學;加試科目中將教育哲學調整為德育原理。
初試科目816課程與教學論的參考書目為:《課程與教學論》,李森 陳曉端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2.050202俄語語言文學、050205日語語言文學和050210亞非語言文學專業第四科統一調整為821外語實踐,以中文命題,考生使用本人所學語種答題。該科目不指定參考書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外語翻譯、寫作及歸納總結、觀點闡述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3.0501中國語言文學調整為按一級學科命題,初試科目為617語言綜合和819文學綜合;復試科目為9026中國古代文化史;加試科目為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和寫作實踐。
初試科目參考書目為:
617語言綜合:《現代漢語》(上、下冊),黃伯榮、廖序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增訂六版);《古代漢語》(1—2),王力主編,吉常宏等編,中華書局,1999年(校訂重排本);《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著,王洪君、李娟修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修訂版)。
819文學綜合:《中國文學史》(1—4 冊),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第三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冊),朱棟霖、朱曉進、吳義勤,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第三版);《外國文學史》(上、下冊),鄭克魯、蔣承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第五版。
4.130100藝術學(02和03方向)、135600美術與書法初試第四科分別為501命題創作(美術)和502命題書法創作(五體),考試時間設置在碩士研究生初試考試第三天上午,由學校統一為考生郵寄考試用紙,文具需考生自備。
5.0710生物學調整為按一級學科命題,初試科目為630生物化學和834普通生物學;復試科目分別考核9091植物生理學、9063微生物學、9064遺傳學、9092分子生物學。
630生物化學:《生物化學》(上下冊),朱圣庚、徐長法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4版。
834普通生物學:《陳閱增普通生物學》吳相鈺,陳守良,葛明德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四版。
6.0774電子科學與技術和0775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初試第三科統一調整為601數學(自命題)。
參考書目為:《高等數學》(上、下冊),同濟大學數學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七版。
三、學制調整情況
自2025級開始,全日制教育碩士(17個領域)、翻譯碩士(4個領域)、旅游管理碩士學制調整為3年。
四、說明
教育部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尚未下達,具體情況以2024年9月份發布的招生章程和專業目錄為準。請廣大考生及時關注吉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主頁(https://www.jlnu.edu.cn/yjsy/index.htm)獲取最新招生信息。
吉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24年7月26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