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收對象
獲得本科所在學校2025年推免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
二、申請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紀守法,身心健康,品行優良,無任何違法、違紀和受處分的記錄,無任何考試作弊和剽竊他人學術成果的記錄。
2.學術研究興趣濃厚,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本科期間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成績優秀。
3.英語基礎較好,應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425分及以上)。
三、招生專業
1.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碩)
2.材料工程(專碩)
四、學習方式
錄取的推免碩士生學習方式均為全日制,就業方式為非定向。申請人在“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s://yz.chsi.com.cn/tm,以下簡稱推免服務系統)中報名時選擇報考學習方式為“全日制”。
五、報名方式及復試
報名方式:推免咨詢群(QQ群):602780833
申請人將相關報名材料(電子版)于2024年9月23日前發送到364258082@qq.com,郵件主題為“姓名-本科學校-申請專業”,將以下材料的掃描件合并為一個PDF文件,以附件形式發送,包括:
1.《河北工業大學2025年接收推免研究生申請表》(https://yjs.hebut.edu.cn/zsgz/zzsszszl/tzgg6/7d61972f4cd04c66bd75397cc7f35d68.htm)可以搜索下載。
2. 本人學生證、身份證。
3. 學籍在線驗證報告(有效期內,學信網自行下載)。
4. 本科階段1-6學期的大學成績單(須加蓋教務部門公章)。
5. 體現學生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其他相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英語水平考試成績單、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科研成果或獲獎證書等)。
復試: 學院審核報名材料后,將盡快組織復試工作。復試形式為線下面試,時間預計在9月24日-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管理服務系統報名截止日期。具體面試安排以郵件形式發送至郵箱,請申請人隨時關注郵箱并及時回復相關郵件。
六、學院介紹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始于1952年設立的金相熱處理專業,學院建有材料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博士點和全國優秀博士后流動站以及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三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擁有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項目獲得者(杰青)、教育CJ學者特聘教授、海外優青、河北省高端人才等在內的專任教師140余人。
學院聚焦國家和京津冀地區重大需求,在高性能金屬材料、輕合金成形技術、生態環境功能材料、電子信息材料、能源材料與器件等特色方向為國家和京津冀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材料學科為河北工業大學“先進裝備工程與技術”世界一流學科群核心支撐學科之一, 截止2024年7月ESI排名全球前2%。建有生態環境與信息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材料層狀復合與界面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河北省新型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北省微納氮化硼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北省光電晶體材料工程實驗室和河北省“一帶一路”國際材料合作基地。建有先進材料測試與分析中心,擁有國際領先的三維原子探針、球差矯正透射電鏡、Gleeble熱模擬試驗機等大型分析測試設備多臺套,設備總值近2億元。近5年,主持承擔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重點(聯合重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JKW等國家級項目百余項,發表“Nature”、“ Adv. Mater.”、“ActaMater”等高水平論文千余篇,獲得省部級科研獎30余項。
七、其他說明
1. 推免生必須保證全部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一經發現提交的材料內容不真實或不準確,將取消其復試、錄取或入學資格。
2. 如推免碩士生在2025年9月1日前未取得本科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或受到處分的,或體檢不合格的,將被取消錄取資格。
3. 推免碩士生可按學校有關規定申請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等。在申請碩博連讀時,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考慮。
4.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指導教師信息見河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師資隊伍介紹。(https://clxy.hebut.edu.cn/szdw/js/index.htm)
5. 本通知未盡事宜,以教育部、河北省和河北工業大學2025年推免工作有關文件為準。
歡迎報考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溫馨提示:河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相關信息請以學校、學院官方網站及公眾號發布的通知為
準!切勿相信任何個人以學校或者學院名義發布或提供的信息。
咨詢電話:022-60202006(侯老師),QQ:364258082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4-9-14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