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對教師的論述正確的是()
A.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C.誦說而不陵不犯。
D.師者,人之模范也。
【參考答案】B.
這是一道關于孔子對教師論述的選擇題
A.“尊嚴而憚,可以為師”出自《荀子·致士》。這句話的意思是,教師需要保持自己的尊嚴和威嚴,才能成為別人的良師。故不選。
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直接出自《論語·為政》,原文是“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這完全符合孔子對教師的要求,強調教師應具備不斷學習和創新的能力。故選擇。
C.“誦說而不陵不犯”出自《茍子·致士》。要有講授儒家經典的能力,能夠根據教材的內在邏輯,循序漸進,誦說時有條有理,不凌不亂。
D.“師者,人之模范也”出于西漢著名學者揚雄的《法言》首篇《學行》。臺因此,正確答案是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家學教材屬于宋元時期的是()
A..《三字經》、《百家姓》、《童蒙訓》
B..《三字經》、《百家姓》、《干字文》
C..《三字經》、《蒙求》、《太公家教》
D..《百家姓》、《兔園策》、《》
【參考答案】A.
這是一道關于識別宋元時期蒙學教材的問題。
A.選項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和《童蒙訓》。《三字經》據傳是宋代王應麟所作,是一部流傳甚廣、影響極大的蒙學教材:《百家姓》按姓氏筆畫編排,成為中國古代兒童進行識字教育的教材;《童蒙訓》則是宋代呂本中所著,主要記錄了一些名人賢士的嘉言善行,作為兒童教育的范本。因此,A.選項中的三部教材均符合宋元時期的特點。
B.選項中的《三字經》和《百家姓》確實屬于宋元時期的蒙學教材,但《千字文》則更早,據傳是南朝梁武帝時期周興嗣所作,不屬于宋元時期。
C.選項中的《三字經》符合宋元時期的特點,但《蒙求》是唐代李翰所作。而《太公家教》則是隋代文人所著,均不屬于宋元時期。
D.選項中的《百家姓》符合宋元時期的特點,但《兔園策》是唐代杜嗣先所作的一部類書,不屬于宋元時期,且最后一個空格未給出具體教材名稱,無法判斷其時代歸屬
綜上所述,A.選項中的《三字經》、《百家姓》和《童蒙訓》均屬于宋元時期的蒙學教材。因此,正確答案是A。
3.黃宗羲對學校的看法()
A.
B.無人才則無政事
C.公其非是于學校
D.則政立而后教可施焉
【參考答案】C
A選項:、
B選項:“無人才則無政事”:這句話是顏元的觀點
C選項:“公其非是于學校”:這句話反映了黃宗羲主張學校應該成為公眾議論政事、評判是非的場所,體現了他的民主思想和對學校功能的拓展。這與黃宗羲的教育和政治觀點相吻合。
D選項:"則政立而后教可施焉":這句話是王夫之的觀點,他強調政治穩定是教育實施的前提。
綜上所述,C.選項“公其非是于學校”正確反映了黃宗數對學校的看法,即學校應該成為公眾討論政治、評判是非的公共場所因此,答案是C
4.1922年新學制在《學校系統改革案標準》基礎上。增加了一項新標準,該標準是()
A.重視預科教育
B.重視理科教育
c.強調升學教育
D.注意生活教育
【參考答案】D
1922年新學制,也稱為“壬戌學制”,是在《學校系統改革案》的基礎上提出的,它標志著中國近代學制體系建設的基本完成。
A.重視預科教育:預科教育通常是為了適應某種特殊需求或為了進入更高層次的教育而設立的預備教育階段。在1922年新學制中,并沒有特別強調預科教育的重要性。
B.重視理科教育:雖然理科教育在當時的教育中占有一定地位,但1922年新學制并未將理科教育作為新增的重點或標準。
C.強調升學教育:升學教育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如何更好地進入高等教育階段。然而,1922
年新學制更注重的是教育的實用性和普及性,而非單一的升學目標。
D.注意生活教育:1922年新學制在《學校系統改革案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項新標準,即“謀個性之發展,注意生活教育”。這一標準強調了教育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生活技能。
綜上所述,1922年新學制在原有基礎上增加的新標準是“注意生活教育”,因此正確答案是D。
5.中國抗日軍事大學是干部學校的典范,它重要的辦學傳統是()
A.理論聯系實際
B.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C.自學為主,教學為輔
D.政治和軍事并重
【參考答案】這是一道關于中國抗日軍事大學辦學傳統的問題。
中國抗日軍事大學(簡稱“抗大”)在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培養抗日軍政干部的重要基地。它強調培養既有政治覺悟,又有軍事技能的干部,以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
A選項(理論聯系實際):雖然理論聯系實際是許名學校都強調的教學方法,但它并非抗大的獨特辦學傳統。這個原則在許多教育機構中都得到應用
B選項(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是某些社會主義國家教育體制中的傳統,但并不是抗大的主要辦學特色
C選項(自學為主,教學為輔):這個選項與抗大的教學模式不符。抗大注重的是系統的教育和訓練,而非自學。
D選項(政治和軍事并重):這個選項符合抗大的辦學特色。抗大強調培養既有政治覺悟,又有軍事技能的干部,這正是政治和軍事并重的體現。
綜上所述,中國抗日軍事大學作為干部學校的典范,其重要的辦學傳統是政治和軍事并重。因此,答案選D。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