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報名即將開始,在歷年報名火熱、屢創紀錄、引發社會關注的同時,很多同學還在各大論壇上熱烈討論要不要報名,報哪個專業的問題,很多人報名是為了謀求更好的未來,在功利心態的推動下,不少人抱著考考也無妨的心態,反正考上的概率很低,如果沒考上也算對自己的想法有所交代。網上各種咨詢的帖子也暴露了不少人的心態:“自己已經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有必要考研嗎?” “猶豫要不要考研?”
大學本科的大量擴招讓本科畢業生承擔著極大的就業壓力,為了逃避這種壓力,考研成為他們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學生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壓力選擇考研,究竟是一種理性的進取還是一種盲目的逃避?針對這一現象,廣西教育學院的梁秀清副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認為,考研應該基于自身的職業規劃,并非所有專業都適合考研。
梁秀清副教授表示,如果考研是學生職業規劃的一部分,那考研當然值得其付出心血;但是,如果學生選擇考研僅為了逃避壓力,那考研對其長遠的發展就不見得有利了。當今的中國雖然在很多行業還是只看重學歷,但在很多領域已經降低了對從業者學歷的硬性要求,更加注重個人的真實能力。社會歷練和讀書深造這兩者都對學生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學生立志做有明確高學歷要求的工作,讀研是其必備的條件;如果學生立志在沒有明顯學歷要求的行業就業,讀研反會令其付出更大機會成本。
出于對基礎理論的熱愛或因為不可控的調劑,很多學生在本科階段讀基礎學科專業。而基礎學科的就業率往往不盡如人意,考研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很有可能成為一場轉機。
文科學生相比于理工科學生,在就業方面承擔著更大的壓力,讀研是否會越讀就業面越窄呢?浙江工業大學的湯智副教授認為,對于那些有學術追求的學生,可以繼續選擇基礎學科專業作為自己深造的方向,如果能獲得博士及博士以上的學位,就很有可能被國家的科研機構錄用。而對于那些對學術研究不那么感興趣,急于在碩士畢業后參加工作的學生,不妨跨考有明確行業背景的相關專業。比如本科階段讀數學專業,研究生階段讀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后就比較好就業。
對于文科學生的考研,湯智持相似觀點。他認為跨考像金融學、對外漢語等這些行業對接度高的專業,能為畢業生就業帶來不小的便利,同時對那些有文科理論研究熱情的學生,湯智副教授也鼓勵他們在理論學科專業繼續深造,以期進入相關學術機構。
其實,對于熱衷于研究生的同學來說,大家不妨靜下心來多想幾個問題。比如為什么考研?考生要對自己的能力有準確定位,發現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再去考慮報考專業。報一個自己想發展的且較為適合自己的專業,比起追逐所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熱門,或許要實際得多。
在考研大軍中,有一類考生可以稱為“名校一族”。這類考生非名校不報、非名校不考。他們中有的人明明可以上一個普通院校,但卻選擇再次考研;有的人為了考上心目中的名校,畢業后不找工作,已經成為專職考研一族多年;有的人為了考上名校的研究生,在大學期間不惜放棄興趣愛好以及一切社會活動而專注于名校考研題的攻克......這種對名校的癡情可以用“名校情結”來形容。他們中理性一族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對于理想的追求和堅持是他們一考再考的重要原因。成功屬于那些能夠堅持到最后的人。
如果缺乏支撐自己考試的動力,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沒有明晰的想法,對自己的能力和實力不明確不自信,或者把考研當成一種謀求地位的考試,那么就請不要再熱衷充當跟風的“分母”,或是感慨被淪為“炮灰”。至于那些把“考研”看做人生挑戰的考生,覺得“當一次‘分母’,人生完整了”,那就好好認真地備考吧。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