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大綱發布,《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毛中特)變化最大。新大綱把五位一體合并成為第八章的內容“建設社會主義總布局”,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其它四大文明建設并列各自成為一節內容,而不是像舊大綱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經濟建設的內容中。為了幫助同學們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政治教研室朱弘雋老師梳理了以下重要知識點:
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生態文明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程度。
生態文明的核心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文明建設,是指人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主動保護自然,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健康有序的生態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強調,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必須把節約資源放在首位,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做好生態保育工作,建設循環經濟。
二、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黨的十八提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應秉持的首要態度,要求人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報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創造和存在,絕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
順應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要求人順應自然的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保護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應承擔的重要責任,要求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發展之需的同時,呵護自然,回報自然,保護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把人類活動控制在自然能夠承載的限度之內,給自然留下恢復元氣、休養生息、資源再生的空間,實現人類對自然獲取和給予的平衡。
三、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第一,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在資源開發和利用中,把節約資源放在首位;在環保工作中,把預防為主、源頭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中,把利用自然力量修復生態系統放在首位。這三個方面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和重點。
第二,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第三,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第四,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