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霧霾頻頻來襲,嚴重的天氣污染對身體健康和人們的出行造成及其不利的影響,這也使得環境問題被推在了風口浪尖。都教授認為,生態文明建設將會成為考研政治熱點,有可能會與馬原部分的原理共同考察。下面就對生態文明建設考點做詳細的分析。
一、資源節約型社會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以能源資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進行生產、以節約的方式進行消費為根本特征的社會。他要求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通過采取法律、經濟和行政等綜合性措施,以節約使用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環境友好型社會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具體來說,它是一種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合理進行功能區劃分,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
三、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
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循環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為核心,以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通過調整結構、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等措施,大幅度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物排放、提高勞動生產率。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通過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調整和制度創新,形成能源資源節約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和消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進一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志和決心。
四、相關真題鏈接
與生態文明建設在歷年考研真題中屢見不鮮,14、13、10、07年份均有設題,下面我們就14年真題為例。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把耶穌大學發表演講并回答學生提問時說: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段話生動地反映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即()
A.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取代經濟建設
B.生態文明建設應與經濟建設協同發展
C.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D.生態優勢可以轉化為經濟優勢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毛中特第八章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相關考點。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都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建設的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要協同發展。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經濟建設肯定會大受影響,因而可以說“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而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到位,會反過來優化投資環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可以轉化為經濟優勢,但不能認為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取代經濟建設,這種說法太絕對,違背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基本方針的。本題答案為BCD。
通過今天都教授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講解,各位考生是不是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雖然備考時間相當緊張,但是考生們也要在關注時事政治的基礎上勤于思考,善于總結。預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