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區已有9所“一本”院校相繼在學校官方網站曬出2014屆畢業生就業率,其中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就業率均低于本科生。業內人士分析,由于畢業時間不統一,研究生就業率到12月份統計會更準確。
當今社會,“高學歷意味著高收入”這種認識怕是已經深入人心。許多研究生在求職過程中,依仗著自己的高學歷,一般的工作不愿做,好的工作找不著,其實工作沒有好壞之分,一份工作只要對社會有益,那就都是好工作。可在研究生身上,這種“平民觀點”似乎就失了靈,“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也就免不了在研究生這個畢業群體里變得愈加突出。研究生就業“失寵”,是“攀高枝思維”作怪。想要解決這個難題,改變自身觀點似乎相當重要。
研究生有著高人一頭的學歷基礎,許多研究生往往抱著一種小驕傲的思維,認為學歷就是能力,卻往往忽視了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更多社會經驗的累積。沒有社會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即使擁有再高的學歷也只是“外強中干”罷了。 一部分研究生畢業之后,往往抱著學歷越高,越好找工作的錯誤心態,對一些與自己心里預期有差距的工作單位或職位“不屑一顧”,而相對于自己向往的工作單位或職位又缺乏相關的經驗,最終形成就業率低于本科生的局面。
現在的大學生在父母架起的“溫室”中待慣了,被父母那種“鐵飯碗”思維同化了,很多畢業生畢業之后都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認為這樣的話,生活就有了一個穩定的保障,因而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少之又少。雖然國家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和經濟支持,但也難改畢業生們腦子里業已形成的“鐵飯碗”思維。試想,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雛鳥或許永遠也不會歷經風雨從而展翅翱翔。失去了闖勁,怕是在哪里都不會有大作為。
其實人生的舞臺十分廣闊,研究生畢業之后何不先在基層鍛煉自身的能力,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之后再“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把自己煉成一名真正的人才,而不是抱著那張畢業證書四處碰壁。是不是要先改變那種“安穩”、“鐵飯碗”的思維,勇敢的在社會中闖一闖,即使失敗了,那種闖蕩的經驗也足以讓自己在以后的職場上立身。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