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日前,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報告公布了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500強、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一級學科排行榜和2014中國大學最牛研究生導師排行榜等榜單。報告顯示,北京大學雄居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名列第二,復旦大學位居第三;南京大學列第四,首次問鼎全國四強;武漢大學居第五,中國人民大學列第六,上海交通大學居第七,浙江大學列第八,吉林大學居第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前十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榮膺2014中國六星級大學研究生院美譽,躋身中國頂尖大學研究生院隊列。在最新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一級學科排行榜中,北京大學表現最佳,共有29個一級學科入選2014中國頂尖研究生學科(六星級)、13個學科入選中國一流研究學科(五星級),雄居榜首;清華大學名列第二,中國科學院大學位居第三,中國人民大學名列第四,復旦大學居第五。值得關注的是,第二軍醫大學曹雪濤教授總計有12名博士生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含提名獎)名單,雄居2014中國大學最牛研究生導師排行榜榜首,堪稱“中國大學最牛研究生導師”;樊代明、郭光燦、李德仁、賀林和保錚等教授緊隨其后,名列前五強。
一、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的目的與意義
研究生教育質量是高校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塔尖部分,作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延伸,分為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肩負著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創造性人才的重任,是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和奪取世界知識經濟制高點的重要支撐力量。研究生教育質量已經成為體現高校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研究生教育位于國民教育體系的最高端,不僅是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更是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研究生教育評價是大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綜合辦學實力、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的重要指標。
首發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為全國考研考生挑大學、選導師提供權威參考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開展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的目的與意義在于:(1)引導中國大學提升教書育人質量,重視研究生教學工作,提高人才培養的層次及規格,培養更多擁有鉆研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優秀畢業生,真正提升中國大學的“立德樹人”水平、優秀人才與杰出人才的貢獻能力。(2)促進中國大學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明晰高校辦學類型和辦學定位,鼓勵高校在國家和區域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提高高校對國家、行業和社會的貢獻力及其在社會上的影響力。(3)幫助考生家長選好大學挑對專業,對比畢業生職業成就和職場表現,對大學的人才培養水平和畢業生在職場中層次及規格進行分類定位,可為考研學生及家長選擇大學、挑選專業和做好未來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權威參考,同時可以為一些有大學情結和城市情結的考生“選大學、挑導師”提供精準資訊。(4)踐行大學分類指導分區評價理念,率先提出技術型、應用型、專業型、研究型大學分類新標準,服務中國高校科學定位合理分類和制定發展戰略規劃,有效引導高校自主創新、錯位發展、打造特色、樹立品牌,積極適應并引領一國或一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努力建設成為畢業生質量高、學術研究水平高、杰出師資數量多的一流大學。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CUAA-Team of China University Evaluation)是中國率先致力于大學評價和創業創富研究的第三方專業研究機構,起源于1989年組建成立的“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高校研究比較課題組”,是目前中國持續開展大學評價研究時間最長的研究團隊,至今已有25年時間;以艾瑞深公司旗下品牌網站——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為網絡服務、數據支持和成果展示平臺,重點開展中國大學評價、創業創富研究和高校發展咨詢等服務。2003年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發布世界范圍內唯一以“校友”、“質量”、“影響”為主題特色的大學排行榜,并率先發布首個覆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地區高校的“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星級排名)”。艾瑞深總監、研究團隊總負責人趙德國指出,25年來,團隊的研究成果結論和數據被我國兩岸四地教育部門、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專家學者、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等廣泛轉載、參考報道和正面引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排行榜已成為目前中國最具特色、最有公信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大學排行榜公益領導品牌。
25年來,以中國多指標綜合大學排行榜創始人、中國大學評價資深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為首席學術專家的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始終致力于大學評價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已經構建起了既符合世界標準、國家政策導向、時代要求,又具中國特色、公開透明、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大學評價指標體系。與國內其他大學排行榜相比,擁有五大特色優勢:
一、數據權威,評價全部采用第三方權威機構數據,保證評價結果客觀公正、公開透明、可重復驗證、符合社會共識和國家政策導向。未采用缺乏公信力和權威性的自建數據庫指標數據,規避了因采用“自建數據庫”指標數據導致評價結果因人為操縱失去公正性、透明性、不可重復驗證而引發廣泛質疑的弊端。二、思想先進,25年來,跨學科、跨領域組合的研究團隊虛心聽取高等院校、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保證了評價指導思想符合高等教育規律、大學評價標準和社會公認的教育常識,規避了外行評價內行的弊端。三、質量優先,不以學生數量代替教學質量,從教學水平和畢業生質量兩大方面考核大學教學質量,畢業生質量重點強調畢業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引導高校回歸“立德樹人”的辦學根本。四、評價科學,不以論文專利數量代替科研水平,科學研究重點強調學術成果的世界影響、學術水平、國家貢獻與區域貢獻,有利于引導高校科技研發更加注重“頂天立地”。五、結果合理,不重理輕文、不重學輕術、不重科研輕教學,首倡大學分類分層分區分級評價,避免了對不同類型層次高校的人為硬性同質化歸一排名,有效實現了教學與科研、文科與理科、不同類型人才評價指標并重,保證了各項評價結果的合理性,有利于引導高校科學定位合理分類錯位發展辦出特色。
二、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的指導思想
首發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展示大學研究生教育風采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基于中國大學分類、分級、分層和分區評價的原則,考慮到中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院校的辦學差異和辦學特色,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在國內率先對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生一級學科展開綜合評價和星級評價,并發布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星級排名、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一級學科排行榜和2014中國大學最牛研究生導師排行榜等榜單,期望構建起與國際接軌、具有中國特色、適合不同辦學類型和層次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可比較、可量化、可復核的辦學水平評價體系,以發揮中國大學評價的分類、激勵和引導功能。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從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兩大核心職能入手,評價體系涵蓋教學評價和學術評價兩大方面。與國內其他單純強調辦學規模、學生人數和論文數量為特色的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不同的是,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排行榜指標選取側重體現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的教學質量、學術水平和辦學特色。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排行榜采用三級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由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兩大指標構成;二級指標由教學質量、培養基地、師資隊伍、科研成果、科研項目和研究基地等構成;三級指標包括教學水平、杰出校友、杰出師資、學科建設、學術成果、基研項目、創新基地和學術平臺等高端質量指標。
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星級排名是對中國高校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一級學科的辦學成就與辦學水平的分級和分層評價,即用星(★)的數量表示大學的等級,從高到低分為八個星級,即八星級(★★★★★★★★)、七星級(★★★★★★★)、六星級(★★★★★★)、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二星級(★★)和一星級(★)。其中,最低為一星級,最高為八星級。評定的星級越高,表示該大學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一級學科的辦學水平越高、人才和科研貢獻力越強、辦學特色最為鮮明,對于取得同一星級的大學和學科表明它們的辦學水平處于同一層次上。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星級排名主要依據指標綜合得分按照百分比進行劃分。其中,六星級(★★★★★★)為中國頂尖大學研究生院,為居前1%的大學;五星級(★★★★★)為中國一流大學研究生院,為居前5%~1%的大學;四星級(★★★★)為中國高水平大學研究生院,為居前15%~5%的大學;三星級(★★★)為中國知名大學研究生院,為居前15%~30%的大學;二星級(★★)為中國區域高水平大學研究生院,為居前50%~30%的大學;一星級(★)為中國區域知名大學研究生院,為居前100%~50%的大學。
2014年參與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星級評定的院校為中國普通本科院校和部分軍事類院校,今年僅評定三星級至六星級的大學和學科專業。考慮到音樂、美術、影視、戲劇、舞蹈、傳媒、警察、外事等特色型大學的辦學目標、人才培養規格等與綜合型大學等其他類型院校大不相同,因此,采取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方法,對此類型院校進行星級評價,選取了具有國際代表性和中國特色的藝術體育領域的評價指標,指標涵蓋師資水平、杰出校友和科學獎勵等方面,杰出校友是指國際、國內藝術、體育領域重大獎勵獲得者、國際重大體育賽事獲獎者等。
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及一級學科星級劃分
星級排名 | 大學研究生院辦學層次 | 一級學科層次 |
八星級 ★★★★★★★★ | 世界頂尖大學研究生院 | 世界頂尖學科專業 |
七星級 ★★★★★★★ | 世界一流大學研究生院 | 世界一流學科專業 |
六星級 ★★★★★★ | 世界高水平大學研究生院
亞洲一流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頂尖大學研究生院 |
世界高水平學科專業
亞洲一流學科專業 中國頂尖學科專業 |
五星級 ★★★★★ | 世界知名大學研究生院
亞洲高水平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一流大學研究生院 |
世界知名學科專業
亞洲高水平學科專業 中國一流學科專業 |
四星級 ★★★★ | 亞洲知名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高水平大學研究生院 |
亞洲知名學科專業
中國高水平學科專業 |
三星級 ★★★ | 中國知名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區域一流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知名學科專業
中國區域一流學科專業 |
二星級 ★★ | 中國區域高水平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區域高水平學科專業 |
一星級 ★ | 中國區域知名大學研究生院 | 中國區域知名學科專業 |
三、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及計算方法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權重 | 指標參數 |
人才培養 | 教學質量 | 教學水平 | 8.00% | 1)、研究生創新教育
2)、國家級、省級研究生獎勵 |
杰出校友 | 20.00% | 1)、世界級杰出校友
2)、國家級杰出校友 3)、部省級、地市級杰出校友 |
||
師資隊伍 | 杰出師資 | 15.00% | 1)、世界級、國家級和部級杰出科學家和專家學者
2)、國家級教學名師 |
|
培養基地 | 學科建設 | 12.00% | 1)、學科層次
2)、世界和國家級高水平學科 3)、研究生院 |
|
科學研究 | 科研成果 | 科研成果 | 18.00% | 1)、世界級科學獎勵
2)、國家級、部省級科研獎勵(獎勵、著作、專利、標準等) 3)、國際級、國家級高水平學術論文 |
科研基地 | 創新基地 | 10.00% | 1)、國家級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基地
2)、教育部科研創新基地 |
|
學術平臺 | 5.00% | 1)、國家級、部級學術期刊獎勵和資助項目
2)、國際三大索引、國內七大核心收錄學術期刊 3)、大學出版社 |
||
科研項目 | 基研項目 | 12.00% | 1)、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自然及社科基金和軟科學項目
2)、教育部科技、社科、博士點、博士后基金項目 |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三級評價指標的內涵:
1)、“教學水平”包括研究生創新教育和國家級、省級研究生教學獎勵等。
(1)研究生創新教育: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獎、教育部推薦研究生教學用書、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碩士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等。
(2)研究生獎勵: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提名獎、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優秀博士、優秀碩士學術論文等。
2)、“杰出校友”包括世界級杰出校友、國家級杰出校友和部省級、地市級杰出校友等,校友指高校畢業生中杰出和優秀的政界、學界、商界、公益慈善和文化藝術體育等領域人才。
(1)杰出政要: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國家級正副職領導、國務院各部委正副部長、各省市自治區正副書記省長、新疆建設兵團書記司令政委等;中國八大民主黨派(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國家級正副職領導,全國各省自治區地級市書記市長、各直轄市地級區書記區長等。
(2)杰出科學家: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阿貝爾獎等世界科學獎勵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長江學者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成就獎等獲得者,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和發展中國家等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入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及講座教授,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等。
(3)杰出企業家:《財富》世界500強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總裁,福布斯、胡潤等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榜企業家,胡潤、福布斯、南方周末和新財富等中國富豪榜上榜企業家,國內外上市公司、中央直管企業、國有重點企業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董事長、行長等企業領導者,中國大學創業富豪排行榜上榜校友企業家(資產上億者),公益時報、胡潤和福布斯等中國慈善榜、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榜等上榜校友企業家(捐贈50萬以上者)等。
(4)公益慈善模范人物: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獲獎者,中央有關部門組織評選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入選者,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婦聯等主辦第一屆至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獲獎者,公益時報、胡潤和福布斯等中國慈善榜上榜慈善家和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榜等上榜校友(捐贈10萬以上者)等。
(5)文體杰出人才:諾貝爾文學獎、中國金話筒獎、奧運會金牌、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中國電影金雞獎與百花獎、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獲得者。
3)、“杰出師資”包括世界級、國家級和部級科學家、專家學者和教學名師等。
(1)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阿貝爾獎等世界科技獎勵獲得者、湯森路透(ThomsonReuters)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和發展中國家等國外院士、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第一完成人、國家****入選者、中國兩院院士增選第一輪有效候選人、何梁何利獎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及講座教授、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學者等。
(2)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國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中南海講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等。
(3)教學名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國家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教學團隊、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導師等。
(4)人才計劃與獎勵:國家萬人計劃學者、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獲得者、國家青年****入選者、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等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等。
4)、“學科建設”包括學科層次、世界、國家級高水平學科和研究生院等
(1)學科層次:國家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國家一二級重點學科及培育學科、國家一二級學科博士點及碩士點、教育部卓越教育培養計劃學科等。
(2)高水平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學科專業、教育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等。
(3)研究生院:教育部批準試辦的高等學校研究生院。
5)、“科研成果”包括世界級科研獎勵、國際高水平學術論文、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獎勵成果等。
(1)世界級科研獎勵: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邵逸夫獎、阿貝爾獎等世界級科學獎勵。
(2)高水平學術論文:ESI學術論文被引頻次(被引用頻次居世界前1%)、發表在《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雜志學術論文、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最具影響力國際和國內百篇學術論文、《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學術論文等。
(3)國家級科研獎勵:國家最高科技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獎、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原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入選成果、國防院校科研特殊貢獻等。
(4)部省級科研獎勵: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專利獎)、中國專利獎、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全國各省市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學技術獎勵和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
6)、“創新基地”包括國家級、部級知識生產基地、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
(1)知識生產基地: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教育部(含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教育部(含省部共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全國各省市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等。
(2)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含省部共建)、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和國家大學科技園等。
7)、“學術平臺”包括高水平學術期刊和大學出版社。
(1)期刊獎勵與資助:國家期刊獎、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項目和英文版期刊國際推廣項目、教育部中國高校精品優秀特色科技期刊獎、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學術期刊專項基金資助期刊、國家社科基金學術期刊資助期刊等。
(2)高水平期刊:國際三大索引(SCI、EI、ISTP)來源期刊,國內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大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信所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等)收錄期刊等。
8)、“基研項目”包括國家級、部級重大科研基礎性研究項目和基金項目。
(1)國家級基礎研究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等。
(2)部級基礎研究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立項課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計算方法
本排行榜最終綜合評價和單項評價結果均歸一化處理以百分制分數形式給出
計算方法
1)、三級評價指標得分的計算。
計算公式:上榜高校的三級評價指標得分=100×∑(各三級評價指標參數×系數)/MAX(∑(各三級評價指標參數×系數))
2)、一/二級評價指標得分的計算。
計算公式:上榜高校的二級評價指標得分=100×∑(各三級評價指標得分×權重)/MAX(∑(各三級評價指標得分×權重))
計算公式:上榜高校的一級評價指標得分=60+40×∑各二級評價指標得分/MAX(∑各二級評價指標得分)
3)、綜合排名得分的計算。
計算公式:上榜高校的最終綜合排名得分=60+40×∑(三級評價指標得分×權重)/MAX(∑(三級評價指標得分×權重))
四、評價對象及數據來源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4年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評價對象為教育部2013年度批準并公布的具有研究生招生資格的普通高校和部分軍事院校。其中,音樂、美術、影視、戲劇、舞蹈、傳媒、警察、外事等特色型大學沒有納入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綜合評價,僅參與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星級排名和研究生一級學科排名。考慮到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的上海科技大學的情況特殊,今年未對其做任何評價。另外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在國內率先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等6所理工和醫學類軍事院校納入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星級評價和研究生一級學科排名,待時機成熟時再參加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綜合評價。
與其他大學排行榜不同的是,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行榜評價指標數據全部采用第三方權威機構公布和認定的數據,未采用缺乏公信力和權威性的自建數據庫指標數據,讀者均可通過國家教育、科技、人事等主管部門網站、高校官方網站、權威媒體報道、報刊雜志書籍和高校相關職能部門等渠道獲得。2014年評價指標數據基本上為高校2013年度的相關數據,部分為2012年的數據或累積性數據。由于本評價報告是對中國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綜合選優排序,對評價指標數據覆蓋不到的高校,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暫不做評價,敬請諒解。
《2014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由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編制完成,在編寫報告過程中,得到了多位資深教育專家、高校領導的指導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同時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謹向作者和資料提供者表示衷心感謝。由于在指標數據的調查整理過程中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所采用的數據難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使其日臻完善。對于那些無法獲取與核實的調查數據,基于寧缺勿濫的原則,本次報告暫不統計,等獲取確切數據后再納入評價報告中。如果您在閱讀本報告過程中,發現實際情況與本報告所掌握的情況有出入,請及時反饋給“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并提供更為準確的數據,以便及時修正,確保本評價報告能更準確的反映我國高校的辦學成就和發展狀況,在此衷心表示感謝!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
聯系電話:0755-81330839,89802906
電子郵件:pingweihui@126.com cuaa2011@126.com
網址:http://www.cuaa.net/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