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國內重點高校聯合承辦的“國際研究生獎學金信息說明”西安站活動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期間,國家留學基金委的相關人員向陜西高校學生介紹2015年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選派相關要點,并就國家政策解讀及各種注意事項等為高校學生答疑。
據悉,2015年公派研究生項目人數預計比今年增加1000人。目前,在外自費留學生也可向國家留學基金委申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的公費留學。
申報
申請者需在明年3月20日前獲得邀請信
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工作人員劉磊透露說,按照以往慣例,2015年公派研究生項目的選派申報時間從2015年3月20日開始,截至4月5日結束。2015年公派研究生項目人數預計會比2014年增加1000人。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繼續面向全國及在國外就讀的自費留學人員公開選拔;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面向全國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選拔。攻讀博士學位生,無論利用國家留學基金委現有合作渠道派出還是利用所在單位或個人合作渠道派出,均需自行對外聯系,取得入學通知書/邀請信等材料;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主要通過所在院系、導師聯系落實國外留學單位和導師,制定聯培計劃并取得邀請信。
“派出渠道”包括“所在單位或個人合作渠道”和“國家留學基金委現有合作渠道”兩類。劉磊解釋說,國外留學單位不僅限于國家留學基金委現有合作渠道,申請人亦可利用所在單位或個人合作渠道聯系國外留學單位派出。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同時申請“所在單位或個人合作渠道”和“國家留學基金委現有合作渠道”。對外申請階段,申請人可自行選擇派出渠道,但網上報名時,只能選擇其中一種進行申報。
獲得國外一流高校通知書或邀請函后,就可以按照相應流程申報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公費資助。也就是說,在申報公費留學時,申請者需要在2015年3月20日之前取得外方正式的邀請信或錄取通知書。
資助
攻讀博士學位資助期限不超過48個月
申報成功后,留學期限和資助期限如何確定?國家留學基金委相關人士解答說,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的留學期限具體以擬留學院校或單位學制為準,資助期限原則上不超過48個月。聯合培養博士生的留學期限和資助期限為6-24個月,具體由國內外導師商定。另外,申請時為在外自費留學博士一年級的人員,被錄取后留學期限和資助期限從博士二年級開始算起。
據了解,資助內容包括一次國際往返旅費及獎學金生活費,其中獎學金生活費是指國家公派留學人員在外學習的基本生活費用,包括:伙食費、住宿費、交通費、電話費、書籍資料費、醫療保險費、交際費、一次性安置費、零用費等。
國家留學基金委工作人員表示,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為例,如在俄羅斯,有些專業可能要讀六年,也就是72個月,美國的一些醫學專業是五年,60個月。在順利拿到國外申請高校的邀請函后,在申報國際留學基金委的資助時,其資助期限上限仍是48個月。QueenMaryUniversityofLondon理工學院院長王文說,依據經驗,支付給公費留學生的費用,其實是有結余的。只要合理計劃其每月結余的部分,仍然可以支付超過48個月學時后的一、兩年的生活費。
錄取
公派生留學資格有效期截止到次年3月底
國家留學基金委工作人員提醒說,被錄取后申請人會收到留學基金委正式錄取通知復印件、《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資格證書》、英文資助證明(一式二份)、《資助出國留學協議書》(六份/人)等。國家公派研究生的留學資格有效期一般為申請當年,最遲不超過次年3月底,過期無效。未經批準擅自放棄資格或不按期派出者,5年內不得再申請國家公派出國留學。
被國家留學基金委錄取后,原則上可以申請變更留學單位、導師或國別。若確有特殊情況,需經所在單位向基金委歐亞非或美大事務部提出申請。
支招
申請時不要單純看學校排名
華商報記者在說明會現場發現,咨詢出國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同學占大多數。很多人都是有備而來,入場后直奔意向學校,就申請標準、專業方向、生活和學習環境及獎學金情況進行詳細咨詢。
現場一位國家留學基金委工作人員表示,國外高校和機構理工科的科研經費充足,文科方面較弱一些,每年拿到錄取通知書的理工科學生在人數上更多。但受國際范圍內文化創意產業迅速崛起的影響,選擇文科和藝術類專業的中國留學生數字逐年增多。所以,中國學生在申請國外學校時,不要只看學校排名,還要注重個人綜合素質與意向學校的契合度,才能為今后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在外自費留學也可申請公費研究生。2015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繼續面向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以色列、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捷克、德國、法國、瑞士、比利時、奧地利、荷蘭、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丹麥、挪威、芬蘭、英國、愛爾蘭、古巴等30個國家選拔,其他國家的自費留學人員暫不能申請本項目。
申報時,對在外自費留學人員沒有名額限制,在外自費人員和國內申請人公平競爭。國外高校或科研機構正式注冊的自費留學應屆碩士畢業生(已畢業離校的學生除外)、攻讀博士學位第一年的學生可以申報。申請時,應屆碩士畢業生已獲得攻讀博士學位入學通知書(邀請信)、免學費或獲得學費資助證明;攻讀博士學位第一年的學生須出具就讀院校注冊證明、免學費或獲得學費資助證明。申請時在國外已碩士畢業離校的人員不能申請。對于滿足申報條件的各類申請人,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均按統一標準、擇優錄取的原則評審錄取。
提醒
入鄉隨俗才能與導師處好關系
在說明會現場,有不少同學提出,如果遇到和導師關系緊張,應該如何處理呢?
理工學院院長王文表示,在一些國家,研究生與導師更像“雇傭關系”,但關系比較簡單,沒有什么等級觀念。一般美國的大學導師都是比較和善的,存在的個別案例,其矛盾的引起更可能是來自文化背景的差異。有些事情,國人認為是小事,而老外覺得是“大事件”。例如,在中國,交通違章被交警扣照,和交警拉拉扯扯、推推搡搡,一般都不會引起什么大麻煩。但在美國、加拿大,這會被高度警惕的警察視作大問題,一旦判斷為“襲警”,也許會毫不猶豫拔槍射擊。中國留學生因為有不恰當的言行或文字表達,也容易引起沖突。以中美為例,兩國文化不同,一些中國人認可的言論會被美國人當成是威脅。所以,既入鄉,就要隨俗。正視文化差異,尊重異國法律和習俗非常重要。
如果上述問題學生都做到,還是和導師關系緊張,該如何處理?王文說,自己遇到學生和導師關系緊張的案例中,80%的責任在導師。但是有一點,和導師關系緊張會影響學業,嚴重者可能會導致無法畢業。這個時候,學生應該果斷的換導師。可以選擇本校的,也可以換相關專業別的高校。必要時,可以求助留學基金委。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