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上海中醫藥大學2015年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院系所
|
專業
|
研究方向
|
導師
|
備注
|
001基礎醫學院
|
100501中醫基礎理論
|
03證候物質基礎
|
潘志強
|
復試科目:中醫基礎理論
|
04內經病證理論臨床應用
|
鄒純樸
|
復試科目:內經選讀
|
||
100502中醫臨床基礎
|
02中藥抗炎的活性成份及其機制研究
|
吳中平
|
復試科目:金匱要略
|
|
100503中醫醫史文獻
|
01近代醫學史,中醫藥文化
|
陳麗云
|
復試科目:中國醫學史
|
|
02新疆出土醫藥文獻整理研究
|
王興伊
|
復試科目:醫古文
|
||
100505中醫診斷學
|
01中醫四診客觀化、標準化研究
|
李福鳳
|
復試科目:中醫診斷學
|
|
02四診客觀化
|
劉國萍
|
復試科目:中醫診斷學
|
||
03中醫四診客觀化規范化研究
|
許朝霞
|
復試科目:中醫診斷學
|
||
04中醫脈診客觀化、標準化研究
|
燕海霞
|
復試科目:中醫診斷學
|
||
05中醫診斷技術臨床應用研究
|
張志楓
|
復試科目:中醫診斷學
|
||
100601中西醫結合基礎
|
01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
包怡敏
|
復試科目:生理
|
|
02中醫藥調控干細胞分化
|
國海東
|
復試科目:正常人體解剖學
|
||
05中醫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
劉愛華
|
復試科目:生理學
|
||
06中醫藥抗感染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
呂嶸
|
復試科目:免疫學
|
||
07針灸修復神經損傷研究
|
邵水金
|
復試科目:正常人體解剖學
|
||
08中藥防治神經系統疾病的機制研究
|
徐穎
|
復試科目:生理學
|
||
002中醫文獻研究所
|
100503中醫醫史文獻
|
03中醫學與傳統文化、文獻的研究
|
金芷君
|
復試科目:中國醫學史
|
04中醫藥與傳統文化(佛學)
|
李兆健
|
復試科目:醫史文獻學
|
||
05中醫臨床文獻研究
|
梁尚華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中國醫學史
|
||
06中醫藥文獻信息
|
袁敏
|
復試科目:中醫藥文獻信息
|
||
003針灸推拿學院
|
100512針灸推拿學
|
01電針效應與機制研究
|
蒯樂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02推拿鎮痛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
李征宇
|
復試科目:推拿學
|
||
03針刺效應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
劉勝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04穴位功能特性與艾灸紅外輻射特性
|
沈雪勇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05穴位特異性及針灸效應研究
|
趙玲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005Z3中醫工程
|
01針灸診療技術及器材研究
|
高明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004氣功研究所
|
100503中醫醫史文獻
|
07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
|
李潔
|
復試科目:中醫綜合
|
100512針灸推拿學
|
06外科疾病的養生保健研究
|
應薦
|
復試科目:中醫基礎理論或中醫養生學
|
|
005學科建設辦公室
|
100503中醫醫史文獻
|
08醫療文化史、疾病史研究
|
張葦航
|
復試科目:中醫文化學
|
09中醫文化學、近代醫療文化史
|
章原
|
復試科目:中醫文化學
|
||
100506中醫內科學
|
01慢性肝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
王曉檸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00601中西醫結合基礎
|
09醫學分子與生物信息學
|
陳啟龍
|
復試科目:分子生物學
|
|
10中藥藥理學
|
蘇式兵
|
復試科目:中藥藥理學
|
||
11中醫證和中藥藥理研究
|
張輝
|
復試科目:中藥藥理
|
||
100702藥劑學
|
01納米及靶向藥物制劑研究
|
胡凱莉
|
復試科目:藥劑學
|
|
100800中藥學
|
01中藥藥理學
|
李后開
|
復試科目: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
|
|
02糖尿病血管損傷的中藥干預研究
|
李亞娟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03新型中藥給藥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
謝燕
|
復試科目:藥劑學或中藥藥劑學
|
||
04心血管分子藥理學與長壽醫藥學
|
許錦文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05中藥藥效物質基礎與質量評價
|
楊莉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或生物化學
|
||
06腫瘤相關性炎癥及中藥機制研究
|
章丹丹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07臨床藥理學
|
鄭青山
|
復試科目:臨床藥理學
|
||
08中藥藥理學與代謝組學
|
周明眉
|
復試科目:藥理學或分析化學
|
||
007科技實驗中心
|
100505中醫診斷學
|
06中醫四診信息現代研究與標準化
|
湯偉昌
|
復試科目:中醫診斷學
|
100601中西醫結合基礎
|
12中醫藥防治糖尿病的實驗研究
|
陸雄
|
復試科目:病理學
|
|
100706藥理學
|
01中藥藥性理論的實驗研究
|
俞仲毅
|
復試科目:中藥學 藥理學
|
|
02免疫調節和抗病毒藥物藥理學研究
|
左建平
|
復試科目:免疫藥理學
|
||
100800中藥學
|
09藥物分析
|
賈益群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
|
|
10中藥復方有效物質基礎的研究
|
李風華
|
復試科目:中藥藥理或中藥化學
|
||
11免疫藥理
|
楊以阜
|
復試科目:免疫藥理學
|
||
009中藥學院
|
100504方劑學
|
01方劑配伍規律研究
|
都廣禮
|
復試科目:方劑學
|
02中藥方劑心血管藥理研究
|
韓向東
|
復試科目:方劑學
|
||
03方劑配伍規律及方藥、方證關系
|
文小平
|
復試科目:方劑學
|
||
04中藥在方劑中的配伍應用規律
|
楊柏燦
|
復試科目:中藥學
|
||
100702藥劑學
|
02中藥新型給藥系統
|
劉穎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藥劑學
|
|
100703生藥學
|
01中藥資源與品種鑒定
|
趙志禮
|
復試科目:生藥學
|
|
100706藥理學
|
03藥效活性物質及作用機制研究
|
高建平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100800中藥學
|
12藥物分析與中藥體內過程研究
|
安叡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
|
|
13基于中藥活性成分的創新藥物研究
|
陳凱先
|
復試科目:中藥化學
|
||
14中藥制藥技術及體內過程研究
|
丁越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15中藥新型給藥系統
|
馮年平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16中草藥活性成分研究
|
付文衛
|
復試科目:中藥化學或天然藥物化學
|
||
17中藥活性成分研究
|
郭夫江
|
復試科目:中藥化學
|
||
18中藥新藥研發
|
黃誠
|
復試科目:中藥藥理學
|
||
19中藥活性成分與結構修飾研究
|
賈琦
|
復試科目:中藥化學
|
||
20中藥有效成分篩選及作用機制
|
可燕
|
復試科目:中藥藥理學
|
||
21中藥抗腫瘤藥理研究
|
勞遠至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22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
|
李醫明
|
復試科目:中藥化學
|
||
23中藥制劑技術與生物藥劑學
|
林曉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或藥劑學
|
||
24中藥藥代動力學
|
馬秉亮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25中藥藥代動力學
|
馬越鳴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26中藥制劑關鍵技術及體內過程研究
|
沈嵐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或藥劑學
|
||
27中藥藥代動力學研究
|
石榮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28中藥新藥研發
|
譚紅勝
|
復試科目:中藥化學
|
||
29中藥微粒給藥系統研究
|
王冰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30中草藥對糖尿病腎損害的作用研究
|
王海穎
|
復試科目:中藥學
|
||
31中藥的活性成分與質量標準研究
|
王瑞
|
復試科目:中藥化學
|
||
32藥物分析
|
王新宏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
|
||
33中藥制藥新技術與新劑型
|
魏莉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34中藥炮制前后成分和藥效的研究
|
修彥鳳
|
復試科目:中藥炮制學
|
||
35中藥藥效評價及新藥研發
|
徐宏喜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36中藥制藥及中藥分析技術研究
|
張彤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37中藥新型給藥系統
|
張永太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38中藥新型給藥系統
|
趙繼會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105600中藥學
|
01天然產物分離與合成
|
沈征武
|
復試科目:有機化學
|
|
02中藥制藥新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
|
吳佩穎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03新藥研發與評價
|
玄振玉
|
復試科目:中藥學
|
||
010中藥研究所
|
100800中藥學
|
39中藥化學成分與中藥質量標準研究
|
侴桂新
|
復試科目:中藥化學
|
40寡糖和多糖化學及生物活性研究
|
單俊杰
|
復試科目:天然藥物化學或分析化學
|
||
41中藥活性成分及藥理機制
|
竇薇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
|
||
42中藥改善肝損傷及血管新生的研究
|
季莉莉
|
復試科目:生物化學
|
||
43中藥生物技術與資源開發利用
|
黎萬奎
|
復試科目:中藥生物技術
|
||
44中藥藥理學
|
石海蓮
|
復試科目: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
|
||
45生物活性物質研究、基因基因表達
|
王富軍
|
復試科目:生物技術
|
||
46中藥新制劑與體內過程研究
|
王長虹
|
復試科目:藥劑學或中藥藥劑學
|
||
47中藥活性成分與質量標準
|
王崢濤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
|
||
48中藥制劑分析及新劑型研究
|
尉小慧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49中藥神經精神藥理
|
吳曉俊
|
復試科目: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
|
||
50中藥資源評價與質量標準
|
徐紅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
|
||
51生物技術與中藥新資源
|
趙淑娟
|
復試科目:分子生物學
|
||
105600中藥學
|
04中藥活性成分與質量標準
|
谷麗華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
|
|
05中藥活性成分與質量評價
|
張紫佳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或中藥化學
|
||
06中藥質量標準研究
|
朱恩圓
|
復試科目:分析化學或中藥化學
|
||
011社會科學部
|
1005Z2中醫倫理學
|
01醫學倫理生命倫理中醫倫理審查
|
李久輝
|
復試科目:英語
|
012外語中心
|
055100翻譯
|
01醫學(中醫)應用文翻譯
|
丁年青
|
復試科目:英漢互譯
|
02中醫文獻翻譯
|
蘭鳳利
|
復試科目:英漢互譯
|
||
03中醫藥國際標準翻譯
|
桑珍
|
復試科目:英漢互譯
|
||
04中醫跨文化翻譯
|
周恩
|
復試科目:英漢互譯
|
||
013體育中心
|
1006Z1中西醫結合康復學
|
01傳統保健體育與養生
|
胡鶯
|
復試科目:養生功法與理論
|
015龍華臨床醫學院
|
100506中醫內科學
|
02中醫腦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
安紅梅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03中醫老年醫學研究
|
陳川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4中醫藥防治慢性腎臟病
|
鄧躍毅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5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機理研究
|
沈克平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6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的研究
|
王菊勇
|
復試科目:中醫腫瘤學
|
||
07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基礎與臨床
|
王佑華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或心血管病學
|
||
08中醫藥治療腫瘤侵襲轉移
|
王中奇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9中醫脾胃病研究
|
謝建群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0中醫藥防治慢性病毒性肝炎
|
邢練軍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11中西醫結合肝病
|
張瑋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00508中醫骨傷科學
|
01中醫藥防治骨腫瘤作用和機制研究
|
楊燕萍
|
復試科目:醫學免疫學、生物化學
|
|
100509中醫婦科學
|
01中醫藥診治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
|
徐蓮薇
|
復試科目:中醫婦科學
|
|
100510中醫兒科學
|
01中醫兒科肺系疾病及肝膽疾病
|
姜之炎
|
復試科目:中醫兒科基礎理論及臨床技能
|
|
100602中西醫結合臨床
|
01中西醫結合腫瘤基礎與臨床
|
胡兵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00800中藥學
|
52中醫藥防治乳腺癌轉移的基礎研究
|
韓向暉
|
復試科目:中藥藥理學、生物化學
|
|
53醫院藥學與中藥藥理
|
周昕
|
復試科目:中藥藥理
|
||
105118中醫內科學
|
01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
|
鄧海濱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2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血管疾病
|
方邦江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西醫內科學
|
||
03風濕病的中醫診療與中醫傳承
|
顧軍花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4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
|
李和根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5中藥防治甲狀腺、糖尿病疾病研究
|
李紅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6中醫藥治療肝病的臨床研究
|
李瑩
|
復試科目:專業課
|
||
07中醫綜合治療提高晚期肺癌療效
|
劉苓霜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8中醫藥治療胃腸病
|
柳文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9中醫治療風濕病
|
茅建春
|
復試科目:風濕病學
|
||
10中醫藥治療肺癌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
孫建立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免疫學
|
||
11內分泌代謝學
|
唐紅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2中醫藥防治胃腸疾病
|
唐志鵬
|
復試科目:消化病學
|
||
13中醫藥治療腫瘤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
田建輝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4中醫藥防治難治性腎病的研究
|
王琳
|
復試科目:腎臟病學
|
||
15中西醫結合腦病
|
王秀薇
|
復試科目:神經病學
|
||
16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
|
許玲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17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
|
游捷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8中醫藥防治呼吸系統疾病
|
張惠勇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9中醫藥治療間質性肺疾病臨床研究
|
鄭敏宇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105119中醫外科學
|
01肛腸疾病的臨床研究
|
曹永清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02中醫藥防治乳腺疾病的研究
|
陳紅風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03中醫藥治療肛腸病臨床與基礎研究
|
郭修田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
|
||
04中醫藥防治乳腺病
|
劉勝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05肛腸疾病的臨床研究
|
潘一濱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06中醫防治血管病及促創面修復研究
|
闕華發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07肛腸良性疾病微創治療
|
王琛
|
復試科目:中醫肛腸病學
|
||
08中醫泌尿男科學
|
郁超
|
復試科目:中西醫結合男科學
|
||
105120中醫骨傷科學
|
01中醫藥治療頸椎病的循證醫學研究
|
崔學軍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02脊柱退變性疾病的臨床研究
|
馬俊明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03急慢性脊柱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
|
莫文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04脊柱骨與關節等慢性筋骨病的研究
|
施杞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05脊柱、骨與關節等慢性筋骨病研究
|
王擁軍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06中醫藥防治骨與關節退變性疾病
|
葉秀蘭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105121中醫婦科學
|
01中醫藥對生殖內分泌調節
|
李佶
|
復試科目:中醫婦科學
|
|
02中醫藥對生殖內分泌調節
|
鄭錦
|
復試科目:中醫婦科學
|
||
105124針灸推拿學
|
01針灸鎮痛與免疫調節的研究
|
孫德利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02針灸治療神經及腦源性疾病
|
趙海音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
|
01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
唐靖一
|
復試科目:中醫綜合
|
|
02焦慮狀態研究
|
袁燦興
|
復試科目:神經病學
|
||
04中西醫結合防治惡性腫瘤
|
朱瑩杰
|
復試科目:腫瘤學
|
||
105400護理
|
01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臨床護理
|
周文琴
|
復試科目:成人護理
|
|
016曙光臨床醫學院
|
100506中醫內科學
|
12中醫藥防治慢性肝病
|
胡義揚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13中醫藥治療慢性肝病的基礎與臨床
|
慕永平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或西醫內科學
|
||
14中醫急救
|
沈曉紅
|
復試科目:中西醫結合急救
|
||
15中醫腫瘤
|
王文海
|
復試科目:腫瘤學
|
||
100509中醫婦科學
|
02婦科腫瘤
|
齊聰
|
復試科目:婦產科學,英語
|
|
100602中西醫結合臨床
|
02脊柱微創、創傷骨科、骨腫瘤
|
常躍文
|
復試科目:骨外科學
|
|
03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肝病
|
高月求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西醫內科
|
||
04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肝病
|
劉成海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或西醫內科學
|
||
05中西醫結合冠心病防治
|
王英杰
|
復試科目:中西醫結合內科學
|
||
06中西醫結合抗肝纖維化
|
徐列明
|
復試科目:肝臟病理
|
||
100706藥理學
|
04中藥藥代動力學
|
裘富榮
|
復試科目:藥代動力學
|
|
105118中醫內科學
|
20中醫肝病、中醫傳染病
|
陳建杰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21脾胃病及中醫證侯研究
|
竇丹波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22中醫藥防治慢性腎臟病
|
高建東
|
復試科目:中醫腎臟病學
|
||
23腎病
|
何立群
|
復試科目:腎臟病學
|
||
24中醫脾胃病臨床、實驗及評價研究
|
蔣健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25功能性胃腸疾病
|
林江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26中醫藥治療慢性肝病的基礎與臨床
|
劉平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或西醫內科學
|
||
27糖尿病中醫藥臨床及實驗研究
|
陸灝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28肝病有效方藥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
聶紅明
|
復試科目:中醫肝病
|
||
29中醫藥防治肝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孫明瑜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30肥胖、糖尿病臨床和實驗研究
|
陶楓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31中醫藥防治慢腎衰腎纖維化的研究
|
王琛
|
復試科目:中西醫內科學及中醫基礎理論
|
||
32中醫藥防治慢性腎功能不全
|
楊雪軍
|
復試科目:腎臟病學
|
||
33中醫內科、呼吸病、全科
|
余小萍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34中醫肺系病
|
張煒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35中醫治未病理論與臨床研究
|
張曉天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36中醫藥防治腫瘤研究
|
朱惠蓉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37中醫肝病
|
卓蘊慧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05119中醫外科學
|
09中醫外科技術治療糖尿病足
|
柳國斌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周圍血管疾病)
|
|
10乳腺疾病
|
萬華
|
復試科目:英語口試、技能操作、專業理論
|
||
11乳腺疾病
|
吳雪卿
|
復試科目:英語口試、技能操作、專業理論
|
||
12中醫肛腸疾病
|
楊巍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13皮膚病的中西醫結合防治研究
|
張慧敏
|
復試科目:皮膚性疾病
|
||
14良性肛門直腸病的診治與研究
|
鄭德
|
復試科目:中醫肛腸病學
|
||
105120中醫骨傷科學
|
07針刀技術在骨傷臨床的應用研究
|
陳東煜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09中醫藥防治慢性骨損傷修復疾病
|
趙詠芳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10骨關節病、運動損傷
|
鄭昱新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105121中醫婦科學
|
03不孕癥、針灸針在婦科的應用
|
殷岫綺
|
復試科目:中醫婦科學
|
|
04中醫藥結合輔助生殖技術
|
張勤華
|
復試科目:中西醫結合婦科學
|
||
105122中醫兒科學
|
01小兒內分泌、小兒呼吸系統疾病
|
趙鋆
|
復試科目:中醫兒科學
|
|
105124針灸推拿學
|
03針灸臨床機制研究
|
沈衛東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
|
05神經病學
|
蔡定芳
|
復試科目:神經病學
|
|
06中西醫結合神經外科
|
費智敏
|
復試科目:外語
|
||
07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研究
|
李琦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或西醫內科學
|
||
08帕金森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
潘衛東
|
復試科目:神經病學
|
||
09中西醫結合診治慢性腎病
|
沈沛成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10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肝病
|
孫學華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西醫內科
|
||
11輔助生殖技術:不孕不育
|
童國慶
|
復試科目:中西醫結合婦科
|
||
12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疾病的診治
|
王肖龍
|
復試科目:中西醫結合內科學
|
||
13危重病及感染
|
熊旭東
|
復試科目:中西醫臨床內科
|
||
14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疾病研究
|
薛金貴
|
復試科目:內科學
|
||
15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肝病
|
張斌
|
復試科目:西醫內科學
|
||
17中西醫結合心胸外科
|
周嘉
|
復試科目: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或針灸學
|
||
105400護理
|
02中醫肝病康復護理
|
張雅麗
|
復試科目:成人護理
|
|
017岳陽臨床醫學院
|
100507中醫外科學
|
01肛腸病的病因學及診療方案研究
|
劉華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100510中醫兒科學
|
02中醫藥防治兒童呼吸系統疾病
|
朱慧華
|
復試科目:中醫兒科學
|
|
100512針灸推拿學
|
08針灸治療免疫相關性疾病的研究
|
馬曉芃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09針灸治療的免疫學機制研究
|
施征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1針灸治療胃腸疾病及機制
|
王曉梅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2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
|
徐鳴曙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4針刺治療哮喘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
|
尹磊淼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5針灸延緩衰老研究與針灸效應研究
|
趙琛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006Z1中西醫結合康復學
|
03運動和步態異常及康復評定
|
姜淑云
|
復試科目:康復醫學
|
|
04傳統康復
|
嚴雋陶
|
復試科目:傳統康復
|
||
05傳統功法與脊柱手法研究
|
張宏
|
復試科目:康復醫學 或 推拿學
|
||
100702藥劑學
|
03藥物新劑型,皮膚藥理,臨床藥學
|
朱全剛
|
復試科目:藥劑學
|
|
105118中醫內科學
|
38中醫藥防治脾胃病及消化道腫瘤
|
方盛泉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39中醫藥防治脾胃病研究
|
郝微微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40中醫血液病研究
|
陸嘉惠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41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
|
沈雁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42中醫老年病學
|
史曉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43中醫老年病學
|
肖姝雲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44風濕病的中西醫診斷和治療
|
薛鸞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或西醫內科學
|
||
45中醫呼吸病學
|
姚亮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46心血管內科,心身疾病
|
張振賢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47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中醫臨床研究
|
鄭敏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49中醫血液病實驗研究
|
朱文偉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05119中醫外科學
|
15中西醫結合防治皮膚病
|
李福倫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16中西醫結合治療良性肛門大腸病
|
王振宜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17中醫藥防治皮膚病
|
張明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105120中醫骨傷科學
|
11中西醫結合治療骨關節疾病
|
李勃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105121中醫婦科學
|
05中西結合治療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
|
董莉
|
復試科目:中醫婦科
|
|
105124針灸推拿學
|
04針刺治療腦病的臨床及機理研究
|
鮑春齡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05針灸治療泌尿生殖疾病及機理研究
|
陳躍來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06中風病針刺手法與效應特性規律
|
東貴榮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07小兒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馮燕華
|
復試科目:推拿學
|
||
08關節疾病推拿臨床與基礎研究
|
龔利
|
復試科目:推拿學
|
||
09推拿學術流派傳承和脊柱病研究
|
顧非
|
復試科目:中醫推拿
|
||
10老年疾病的針灸治療
|
李璟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1針刺鎮痛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
梁艷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2脊柱病臨床研究
|
呂強
|
復試科目:解剖學
|
||
13神經系統疾病的中西醫康復
|
齊瑞
|
復試科目:康復醫學
|
||
14推拿治療骨傷內兒雜病
|
孫武權
|
復試科目:推拿學
|
||
15脊柱病臨床研究
|
吳嘉容
|
復試科目:推拿學
|
||
16奚氏針灸流派特色技術傳承研究
|
徐佳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
|
18中西醫結合防治皮膚病
|
陳潔
|
復試科目: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
|
|
19消化道腫瘤
|
韓克起
|
復試科目:腫瘤學
|
||
20中西醫結合泌尿科
|
彭煜
|
復試科目:外科學
|
||
22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
湯杰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
|
||
23乳腺疾病防治
|
薛曉紅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或西醫外科學
|
||
24中西醫結合臨床內分泌學
|
楊宏杰
|
復試科目:專業課
|
||
25中西醫結合治療耳鳴耳聾的研究
|
張劍寧
|
復試科目:耳鼻咽喉科學
|
||
26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病學
|
張秋娟
|
復試科目:專業課
|
||
27神經疾病
|
張云云
|
復試科目:西醫內科學
|
||
105400護理
|
03護理管理、護理教育、中醫護理、臨床護理
|
陸靜波
|
復試科目:成人護理
|
|
105600中藥學
|
07醫院藥學
|
王凌
|
復試科目:中藥學
|
|
018市中醫臨床醫學院
|
100506中醫內科學
|
16中醫藥阻抑惡性腫瘤的研究
|
方志紅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17腎小管間質疾病的機制及中藥干預
|
龔學忠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8中醫藥治療神經變性疾病研究
|
李文濤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9中醫藥治療神經變性病
|
劉毅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20中醫藥防治支氣管哮喘
|
王麗新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21睡眠疾病、神志病
|
徐建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22胃食管反流病的中醫中藥研究
|
朱凌云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23慢性肝病的中醫防治
|
祝峻峰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100507中醫外科學
|
02周圍血管病、乳腺病、瘡瘍
|
王小平
|
復試科目:英語一、中醫外科學
|
|
100512針灸推拿學
|
16針灸治療腦病的臨床與機制研究
|
徐世芬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
100602中西醫結合臨床
|
08消化道腫瘤中醫藥防治研究
|
侯風剛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或西醫內科學
|
|
09中醫藥防治腫瘤基礎及臨床研究
|
任建琳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00800中藥學
|
55中藥抗腫瘤藥理
|
徐燕豐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105118中醫內科學
|
50中醫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
|
石克華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51中西醫治療風濕病
|
蘇曉
|
復試科目:中醫基礎
|
||
52慢性尿路感染中西醫結合治療
|
張長明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05122中醫兒科學
|
02中醫兒科肺病、腦病
|
薛征
|
復試科目:中醫兒科
|
|
03小兒呼吸系統疾病
|
周靜冬
|
復試科目:中醫兒科學
|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
|
28消化系統疾病臨床及基礎研究
|
李勇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29疼痛與康復
|
王開強
|
復試科目:疼痛學
|
||
019普陀臨床醫學院
|
100506中醫內科學
|
24中醫藥防治腫瘤的臨床及實驗研究
|
石曉蘭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25中醫藥防治腫瘤術后復發和轉移
|
張勇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
|
||
100602中西醫結合臨床
|
10肝纖維化、炎癥性腸病、胃腸腫瘤
|
曹勤
|
復試科目:中西醫內科
|
|
11胃腸道腫瘤中西醫結合防治研究
|
陳騰
|
復試科目:西醫外科學
|
||
12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
|
奉典旭
|
復試科目:西醫外科學
|
||
13腫瘤發病機理診斷及實驗治療研究
|
康向東
|
復試科目:內科腫瘤學
|
||
14冠心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
劉宗軍
|
復試科目:西醫內科學
|
||
15中西醫結合防治腎臟病研究
|
彭文
|
復試科目:西醫內科學
|
||
16中西醫結合防治腎臟病
|
王浩
|
復試科目:西醫內科學
|
||
17呼吸內科學,哮喘
|
王雄彪
|
復試科目:呼吸內科學
|
||
105124針灸推拿學
|
18慢性脊柱病、中風后遺癥
|
劉桂珍
|
復試科目:針灸
|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
|
30中西醫結合防治冠心病
|
李英梅
|
復試科目:內科學
|
|
31骨科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
龐金輝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
32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彭屹峰
|
復試科目:影像醫學
|
||
33骨與關節創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
石繼祥
|
復試科目:實用骨科學
|
||
34膿毒癥的中西結合治療
|
孫燕妮
|
復試科目:西醫內科學
|
||
35危重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
王毅鑫
|
復試科目:人體解剖學 西醫外科學
|
||
36眼表淚液學疾病,白內障,青光眼
|
項敏泓
|
復試科目:眼科
|
||
37中西醫結合防治腫瘤
|
殷佩浩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或 內科學
|
||
38泌尿系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張青川
|
復試科目:泌尿外科學
|
||
020 長海醫院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
|
39中醫西醫結合防治腫瘤
|
李柏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或西醫內科
|
40中醫藥防治肺間質疾病的研究
|
李霞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23四五五醫院
|
105118中醫內科學
|
54急性腎損傷的基礎與干預研究
|
王巍巍
|
復試科目:腎臟病專業基礎知識
|
024市第六人民醫院
|
100512針灸推拿學
|
18腰突癥的臨床與相關基礎研究
|
吳耀持
|
復試科目:針灸學
|
100602中西醫結合臨床
|
18中醫防治慢性肝病和代謝綜合征
|
王兵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025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100507中醫外科學
|
03脈管病及其相關代謝、免疫疾病
|
曹燁民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100800中藥學
|
56新型中藥給藥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
李國文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
105118中醫內科學
|
55中醫藥治療慢性疲勞
|
盛昭園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
|
41冠心病
|
謝春毅
|
復試科目:心血管內科和中醫臨床
|
|
42神經外科
|
于朝春
|
復試科目:外科學
|
||
43中西醫結合臨床
|
鐘萍
|
復試科目:神級病學
|
||
027光華醫院
|
105126中西醫結合臨床
|
44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
何東儀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或西醫內科學
|
45中西醫結合治療骨與關節疾病
|
歐陽桂林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46中西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并發癥
|
沈杰
|
復試科目:中醫風濕病學,風濕病學,臨床免疫學
|
||
47人工關節置換與RA骨破壞
|
肖漣波
|
復試科目:骨科學
|
||
031蘇州市中醫院
|
100506中醫內科學
|
26心血管疾病
|
趙笑東
|
復試科目:心血管內科
|
100508中醫骨傷科學
|
02中醫西結合治療頸腰痛的研究
|
姜宏
|
復試科目:中醫骨傷科學
|
|
048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
100501中醫基礎理論
|
05醫學信息方向
|
車立娟
|
復試科目:英語,計算機應用,中醫基礎
|
051護理學院
|
105400護理
|
04中醫護理,人文護理,護理教育
|
張翠娣
|
復試科目:成人護理
|
05護理心理,社區護理
|
李麗萍
|
復試科目:成人護理
|
||
06護理教育,護理倫理
|
周潔
|
復試科目:成人護理
|
||
07護理教育,臨床護理
|
陸海英
|
復試科目:成人護理
|
||
08社區護理、老年護理、慢性病護理
|
呂偉波
|
復試科目:成人護理
|
||
053藥物安全評價中心
|
100706藥理學
|
05毒理學與毒代動力學
|
鄧中平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100800中藥學
|
57中藥肝毒性的分子機理
|
盛雨辰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58中藥毒理與安全性評價
|
謝家駿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056中藥工程研究中心
|
105600中藥學
|
09中藥制劑關鍵技術
|
阮克鋒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10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
|
徐朝暉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或中藥化學
|
||
11中藥制劑新技術、新產品開發
|
張繼全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或中藥分析
|
||
060康復醫學院
|
1006Z1中西醫結合康復學
|
07老年康復及運動康復
|
胡軍
|
復試科目:康復醫學
|
08嗓音吞咽康復
|
萬萍
|
復試科目:康復醫學
|
||
09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康復
|
王健
|
復試科目:老年醫學或康復醫學
|
||
062上海市嘉定中醫醫院
|
105119中醫外科學
|
18中醫肛腸疾病的診治研究
|
應光耀
|
復試科目:中醫外科學
|
063中藥產學研合作中心
|
105600中藥學
|
12中藥新藥研發及新劑型研究
|
劉梅
|
復試科目:中藥藥劑學
|
13中藥生物活性及其安全性評價
|
姚廣濤
|
復試科目:藥理學
|
||
14中藥新藥研究
|
袁秀榮
|
復試科目:中藥制劑
|
||
064第七人民醫院
|
100506中醫內科學
|
27中醫男性病
|
孫建明
|
復試科目:中醫內科學
|
100507中醫外科學
|
04中醫肛腸臨床及診療器械產業化
|
陳少明
|
復試科目:肛腸專科理論
|
|
065溫嶺市中醫院
|
100512針灸推拿學
|
19脊柱源性疾病的推拿治療研究
|
李正祥
|
復試科目:中醫推拿學
|
067上海市中醫文獻館
|
100503中醫醫史文獻
|
10中醫婦科古今文獻研究
|
楊悅婭
|
復試科目:醫古文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