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學習的條件反射學說(經典性條件反射):1902年,巴甫洛在狗的消化腺分泌反應的實驗中發現了條件反射現象。
21.學習的操作條件反射學說:20世紀2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創立了行為主義學派的心理學理論體系。
22.經典性條件反射:由條件刺激引起反應的過程,寫成公式是S→R
23.操作性條件反射:先作某種操作反應,再得到強化的過程。寫成公式是R→S
24.斯金納提出:人和動物有機體有兩種習得性行為①應答性行為,通過建立經典式條件反射的方式習得②操作性行為,通過操作式條件反射獲得。
25.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頓悟說:格式塔心理學是1912年創立于德國柏林大學的一個心理學派別,其創始人是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是“形狀”和“形式”的同義詞,可以理解為一種心理的模式。當客觀外界的某一事物呈現在我們的感官面前時,內心就有一個格式塔與之對應。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所謂學習過程就是面對當前問題情境,在內心經過積極的組織,從而形成一個格式塔過程。
26.怎樣解釋頓悟學習:所謂頓悟就是對問題情境的突然理解。
27.學習頓悟說與學習聯結說相比有兩個優點:①注意學習的認知特性,強調學習內部認識過程的重要性,即觀察、理解、頓悟等認識功能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這無疑是正確的。②強調學習者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作用,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積極主動和有目的的過程。
28.怎樣科學對待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頓悟說:強調學習的認知過程研究,并重視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目的性,反對機械的、盲目的學習觀點。
29.學習頓悟說與啟發式教學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
30.布魯納:布魯納是美國研究認知學習和認知發展的著名心理學家。
31.布魯納的認知心理學的基本思想:人們通過認知過程把獲得的信息和以前構成的心理框架聯系起來,積極的構成它的知識框架,這種框架是一種“表象系統”或稱為“內在模式”。人類具有三種表象模式,即動作模式、映像模式和象征性模式。這些模式由定律或概括性的體系組成。
32.布魯納的觀點:所謂知識的學習就是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結構。知識結構具有一定的層次,它可以通過一個人所發展的編碼體系從三種表象模式的每一種模式中表現出來。人的編碼系統是在學習過程中構成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的概念化或類型化的活動,才使人們弄懂了所覺察到的一大堆雜亂的事實。人們通過概念化或類型化的思維活動過程,從幾乎數量無限的可區別的物體和事件中,去選擇那些具有某種共同之處的事物,并把這些事物或看作一個單獨的種類,或看作容易處理的若干類型。可以說學習過程就是認知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的概念化或類型化過程,經過多次所形成的編碼系統是有層次的,它在眾多同類事物的基礎上形成更概括、更抽象的概念。
33.布魯納提倡:在教學中運用發現學習,這種學習不僅有利于學好知識,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積極的思考和創造精神。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組織或處理教學內容。學校的任務就是把知識轉化成各種年齡的學習者都能理解的結構,并以所學材料的最佳順序去安排這些結構。
34.布魯納學習理論的貢獻:它對于指導課堂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學習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是值得重視的一種學習理論。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強調學習的認知過程,重視認知結構、知識結構和學生的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學習理論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課堂教學方面來。
35.托爾曼:托爾曼是美國心理學家、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自稱為“目的性”行為主義者。雖自稱為行為主義者,但他大量的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學的認知觀點和麥獨孤的目的心理學觀點。
36.托爾曼的觀點:學習就是對行為的目標、取得目標的手段、達到目標的途徑和獲得目標的結果的認知,就是期待或認知觀念的獲得。因此,有的心理學家稱他的學習理論為“期待說”。他的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目的性和認知性,所以又有人稱之為“認知—目的說”。
37.潛伏學習:潛伏學習是托爾曼和杭齊克在1930年的白鼠迷津的試驗中發現的一種無強化學習現象。潛伏學習的事實說明,動物在無強化條件下也在進行學習。
38.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所謂觀察學習理論就是人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獲得示范行為的象征性表象,并導學習者做出與之相對應的行為的過程。
39.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的貢獻:又稱為社會學習理論,它揭示了人類和動物的一種極為普遍的學習形式。尤其在解釋學生在學校學習間接經驗方面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它告訴我們,榜樣在形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上的重要作用。
40.啟示: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的優點是應該肯定的,但必須指出,觀察學習只是學習活動的一種方式,學習過程是極為復雜的,在重視觀察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其他方面的學習方式或模式,不然又會出現的片面發展,對于學習理論的研究是不利的。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