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師范學院建立健全研究生獎助體系為提高育人質量保駕護航
研究生獎助體系是保障研究生生活、學習,使其全身心投入科學研究的一種帶有激勵作用的經費使用體系。近年來,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為更好地激勵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到科學研究工作中來,使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加強他們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合肥師范學院遵循“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逐步建立并完善研究生獎助體系。
從零做起,學習兄弟院校經驗做法
2012年9月,合肥師范學院作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單位,首批招收了5個方向領域的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同年底,首次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開始試行,下撥到該校1個名額。該校高度重視,立即成立組織機構,廣泛向省內兄弟院校及同一批次首次招生院校調研、咨詢,同時通過網上調研,先后搜集了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12所高校評審文件作為參考,起草評審辦法初稿。經過充分討論,細化方案,最終制定出臺《合肥師范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管理辦法》。2013年,進一步優化國家獎學金評審細則。2014年,總結經驗,在“六步評審程序”的基礎上增加了“學院互查”程序,并且細化“社會實踐”一項分值,使之更加適應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確保研究生獎學金評選結果實至名歸。
適應改革,健全獎助體系制度化
2012年,該校積極啟動了研究生獎助體系建設,相繼出臺了《合肥師范學院江博教育碩士獎學金評審實施辦法》等文件。2014年秋季學期起,我國全面實施研究生教育收費制度。同年省里下發《安徽省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及《安徽省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結合學校研究生培養實際情況,確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的覆蓋面、等級、獎勵標準和評定辦法。為保證獎助學評審工作順利進行,該校成立了校研究生國家獎助學金評審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副校長曹卓良任組長。小組成員結合研究生培養實際,在充分討論、多次修訂的基礎上,最終出臺《合肥師范學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辦法(試行)》及《合肥師范學院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明確了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及國家助學金發放對象、評選要求、獎勵標準、評選程序等重要事項。
多項并舉,實現獎助體系多元化
該校研究生獎助體系包括獎學金、助學金、“三助”津貼三個部分。獎學金主要指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新生入學獎學金以及江博教育碩士獎學金等。助學金主要包括國家助學金及校內補助等。研究生“三助”津貼主要指助管、助研、助教。近一年來,學校加大了研究生獎助力度,其中國家獎學金2萬元,學業獎學金0.6-0.8萬元,國家助學金0.6萬元,校內助學金0.3萬元,新生入學獎學金0.3-0.8萬元,江博教育碩士獎學金0.2萬元,“三助”津貼最低保障300元/月。新的獎助政策實施后,該校全日制研究生每學年最高能獲得3.7萬元,最低能獲得1.5萬元。因此,所有全日制非定向的研究生獲得的各類獎助學金遠遠超過其所交學費,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待遇。
同時為加強對研究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該校研究出臺了《合肥師范學院研究生創新基金管理辦法(試行)》,有效發揮了研究生在學校學科建設和科研產出方面的積極作用。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為學生自愿申請,其中人文社科類一般項目2000元,重點項目4000元;理工科類一般項目3000元,重點項目6000元,立項覆蓋面達60%。
規范管理,實現信息透明化
該校實行多渠道信息公開化,通過學校網站、qq群、飛信群等網絡平臺,將政策文件、名額分配、評選標準、評選過程、評選結果等全面公開,接受學生的監督。并且成立學生審核小組,互查其他學院的材料,做到信息公開透明化。經過“個人申請”、“導師推薦”、“學院初評”、“學院互查”、“學院復核”“評審答辯”及“全校公示”等七個評審工作程序,完成研究生獎助學金的評審工作。截至2014年,該校已評審出研究生國家獎學金3人、研究生學業獎學金25人、研究生國家助學金61人、新生入學獎學金10人、校內獎學金10人、江博教育碩士獎學金20人,資助金額達52.14萬元,同時嚴格執行國家關于獎助金專款專用的規定,并接受財政、審計、紀檢部門的檢查與監督。
通過建立完善研究生新型獎助體系,該校研究生獎助學金的力度與覆蓋面大幅度的提高,解決了研究生學費及生活費的后顧之憂,使學生充分發揮個人潛能,能更好地激勵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到科學研究工作中來,從而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