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是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重點建設的理工類學院,也是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111基地”的建設單位。學院先后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優秀教育創新集體、北京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北京市高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學院黨委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63人,其中包括“全球2%頂尖科學家”“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等杰出學者。學院擁有一流的實驗設施與科研平臺,實驗室總面積達5127平方米,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擁有核磁、高分辨質譜及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高端設備,總價值超過1.3億元,其中單價50萬元以上儀器有40臺。
近五年,我院畢業生整體就業情況良好,畢業生就業質量與升學成績實現雙突破,形成“高就業率、優就業去向、強升學實力”的鮮明特色,充分彰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深度契合。研究生就業方向以國家機關、高校及科研院所為主。
一、申請專業
見https://mp.weixin.qq.com/s/blsn4tKN7YgaYrA1CDwclQ
二、申請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思想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
(二)誠實守信,學風端正,無任何違反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的行為,未受過任何處分。
(三)有望獲得畢業學校推薦免試資格的2026屆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研究生新生入學前能獲得本科畢業和學位證。
(四)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具有培養潛質。
(五)身心健康,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相關要求。
(六)外語水平:國家英語水平考試六級(CET-6)成績達到425分及以上,或雅思6.0分及以上,或托福80分及以上,或通過專業英語八級考試,或具備同等水平的其他種類外語國家級考試成績。
三、申請材料
申請人須在中央民族大學推免生招生系統(https://yjszs.muc.edu.cn/)中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及《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學信網下載);
(二)《中央民族大學2026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申請表》(從我校推免系統下載后打印,并加蓋相關公章);
(三)《中央民族大學2026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個人陳述》;
(四)本科期間成績單(須蓋畢業學校教務處或所在學院公章);
(五)外語水平證明復印件;
(六)能夠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科研能力、綜合素質的學術科研成果、獲獎證書等材料掃描件。
四、工作程序
(一)學校推免生招生系統報名:請登錄我校推免生招生系統(https://yjszs.muc.edu.cn/)進行注冊報名,上傳材料。報名時間為7月20日—8月10日17:00。
(二)公布進入復試考生名單:學院認真審核申請人的申報條件和申請材料,選定進入復試考生,并于8月12日前在學院網站上公布進入復試考生名單。
(三)開展復試工作:學院根據工作辦法,認真組織開展復試工作,復試工作于8月17日至20日線下舉行。
(四)復試成績公示。復試結束后,學院在核查成績無誤后,向考生公布復試成績,公示期為3天。
(五)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報名及確認。根據教育部規定,推免生正式報名和錄取工作須通過“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轉段)信息公開管理服務系統”(簡稱“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進行。待“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開通后,取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資格的申請者須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中填報中央民族大學,我校根據復試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進行擬錄取。申請者須在規定時間內按照相關程序接收復試通知、待錄取通知,否則視為放棄中央民族大學接收資格。“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的開通時間以教育部通知為準。
(六)開展第二輪推免復試工作。首輪推免生復試工作后,如接收計劃未完成,學院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在9月份是否組織第二輪推免生的復試工作。
五、復試安排
(一)復試時間和地點:8月17日—8月20日,地點為海淀校區。各專業的具體復試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二)申請者資格復審
學院安排研究生教學秘書和各學科專任教師在復試工作開展前對申請者所提供的材料進行復審,尤其是外國語成績、本科期間成績、應屆生的學籍驗證報告、申請表蓋章情況、推薦信等,不符合申請條件者不允許參加復試,已經參加復試者取消復試成績。
(三)復試的形式與成績
1.復試形式包括面試和筆試。筆試時間2小時,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和科學研究能力;每名考生的面試時間為20分鐘。
2.復試成績由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按比例構成。復試成績=筆試成績(百分制)×40%+面試成績(百分制)×60%。
面試成績=外國語水平(百分制)×50%+專業能力(百分制)×50%。
六、聯系方式
耿老師 gengji2075@163.co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