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新大綱中“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部分的考點為兩部分: 一、形勢與政策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年度間(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 二、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兩級格局解體;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綜合國力競爭;大國關系;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地區局勢與熱點問題;西方干涉主義的新特點;聯合國等主要國際組織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挑戰;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關系;南南合作;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和諧世界;中國對外工作新思想、新論斷。
結合今年的考點要求以及往年特別是去年的試題命制特點,以下幾點值得考生注意:
1.以國內為主,緊密貼合當年的國內外熱點,注重反映重大突破性事件
就國內而言,主要圍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公布的重要文件,以國家主要領導人的重要文章和講話的內容為重點而展開命題。具體來講,每年的“兩會”,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中共中央全會特別是通過的有關文件;黨的主要領導人的講話;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當年的重大事件;重大社會現實、理論熱點,這些往往是命題的重要信息源和出題點。如2014年第15題考查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013年第15題考查了“南海問題”;2012年第15題考查了“天宮與神舟對接”;2011年第15題考查了“嫦娥二號”發射;2010年第15題考查了“首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2014年第32題考查了“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的意義”;2013年第32題考查了“神九飛天和蛟龍探海”;2012年多選題考查了胡錦濤紀念共產黨成立90周年講話;2011年第32題考查了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2010年第32題考查黨第十七屆四中全會。
就國際而言,以中國國家民族利益為外交政策的出發點,圍繞中國對國際形勢的認知和主張,內容涉及大國外交,中外關系特別是中美關系、中日關系、中俄關系和中歐關系等,國際重大事件特別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G20、APEC等。如2014年第16題考查了習近平安納伯格莊園會談“首次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第33題考查了“俄蒙印三國總理來訪”;2013年第16題考查了“第67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第33題考查了“胡錦濤在核安全會議上的講話”;2010年第16題就考查了“二十國領導人匹茲堡峰會”;第33題考查了“第八次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如果將近年國際部分試題歸類的話,大致可分為以下兩類:一是考查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國際局勢的把握,特別是中國對發展對外關系、應對國際重大事件、回答國際重大問題等方面的立場、觀點和看法。二是國際關系特別是大國關系的新變化和大突破,特別是中美、中日、中歐。
2.命題方式由原來的單一知識記憶型為主開始向復合材料分析型轉換
從歷年試題分析來看,時事與政策作為考研政治理論的組成部分,相對而言是考生花費時間較少而又得分率比較高的科目。這與命題的思路和方式有很大關系,即重大時事重點命題,命題方式單一直接,造成考查點較為集中和記憶型選擇題目多的命題特點。隨著2010年考研政治大綱的較大修訂,以及2015年保持2014年大綱的穩定性,命題也會相應出現一些新的趨向,開始注重與多學科交叉出題,復合式分析性命題增加,特別是在大題上利用時政材料結合其他學科進行綜合考查成為一大常用模式。從題目分布來看,單選題和多選題難度會保持不變,但同時會出現于時事政策結合較強的分析性題目;綜合考查放在分析題目上,時事政治被命題者作為材料運用,為考查其他知識點提供相關背景和材料。
大概了解了時事政治部分試題的命題特點,各位考生就可以對癥下藥,多關注當年的新聞熱點,看一下相關的模擬試題,這幾分就不在話下啦。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